『壹』 肝纖維化的診斷標準是什麼,希望最新診斷標准。
透明質酸: 參考正常值:0-100
Ⅲ型前膠原:參考正常值:<120
Ⅳ型膠原: 參考正常值:68.5±22.0
層粘連蛋白:參考正常值:116.5±16.8
1、血清透明質酸(HA)主要由肝內皮細胞攝取分解,少量小分子亦由腎小球濾過。當肝,腎功能受損時,血清HA升高,且隨病變加劇而呈升高趨勢。血清HA檢測能較好地反映肝纖維化的發展與轉歸。
2、層粘連蛋白(LN)也稱為板層素。屬結構性糖蛋白,存在於基底膜的透明層中。與肝纖維化形成有重要關系,是門脈高壓發生的主要基礎。血清LN水平常與Ⅳ型膠原、透明質酸等相平行,在肝纖維尤其門脈高壓診斷方面有重要價值。
3、Ⅲ型前膠原(pcⅢ)是Ⅲ型前膠原前體,血清PCⅢ含量與肝纖維化病變程度密切相關,反映出肝纖維合成情況。
4、Ⅳ型膠原(Ⅳ。C),血清Ⅳ。C被認為能很好地反映膠原的合成,與纖維化程度正相關。
『貳』 肝纖維化四項指標有什麼意義
1.PCIII(III型前膠原):反映肝內III型膠原合成,血清含量與肝纖程度一致,並與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顯相關。正常值<120ug/L。
2.IV-C(IV型膠原):為構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膠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較靈敏反映出肝纖過程,是肝纖的早期標志之一。正常值<75ug/L。
3.LN(層粘連蛋白):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膠原性結構蛋白,與肝纖維化活動程度及門靜脈壓力呈正相關。正常值<130ug/ml。肝纖維化的四項指標有什麼具體意義?
4.HA(透明質酸酶):為基質成分之一,由間質細胞合成,可較准確靈敏地反映肝內已生成的纖維量及肝細胞受損狀況,有認為本指標較之肝活檢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正常值<110mg/L。
5.PLD(脯肽酶)系膠原蛋白降解的關鍵酶,與肝內膠原纖維增生活躍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纖維進展的良好指標。正常值1107±19.5u/L[5][6]。
但是每個醫院的參考值會有不同,一般的生化單上面都有參考值.
『叄』 肝纖維化指標,有哪些
1. PCIII(III型前膠原):反映肝內III型膠原合成,血清含量與肝纖程度一致,並與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顯相關。正常值<120ug/L。
2. IV-C(IV型膠原):為構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膠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較靈敏反映出肝纖過程,是肝纖的早期標志之一。正常值<75ug/L。
3. LN(層粘連蛋白):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膠原性結構蛋白,與肝纖維化活動程度及門靜脈壓力呈正相關。正常值<130ug/ml。
4. HA(透明質酸酶):為基質成分之一,由間質細胞合成,可較准確靈敏地反映肝內已生成的纖維量及肝細胞受損狀況。正常值<110mg/L。
通過肝纖維化四項指標可以判斷是否患有肝纖維化。
『肆』 檢查布病的化驗單上1:200是代表什麼意思
這是代表身體里的布病血液濃度,可以肌肉注射鏈黴素來治療,比較輕微,應該屬於慢性期,這個也可以中西醫結合用葯治療。
布病表現為發熱、多汗、厭食、乏力、頭痛、肌痛、肝脾淋巴結腫大等,熱型以弛張熱最多,波浪熱雖僅佔5%~20%,但最具特徵性。多汗常見於深夜或凌晨,當體溫急劇下降時出現大汗淋漓,且常伴特殊氣味。肌肉疼痛多見於兩側大腿和臀部,可見痙攣性疼痛。體檢常非特異性,部分患者可出現肝脾腫大。約30%布魯菌病患者會出現局部感染病灶,並可累及全身任意器官或系統。其中以骨關節累及最為常見,特別是骶髂關節炎,關節疼痛常累及骶髂、髖、膝、肩等大關節,呈遊走性刺痛。病程超過6個月仍未痊癒的感染。主要表現為疲乏無力,有固定或反復發作的關節和肌肉疼痛,還可有抑鬱、失眠等精神症狀。病情可有活動,伴臨床表現的反復發作或加重。
『伍』 肝纖維化掃描多少為正常
您好!反映肝纖維化的指標通常有以下幾種:1. LN(層粘連蛋白):與肝纖維化活動程度及門靜脈壓力呈正相關,正常值<130ug/ml;2. PCIII(III型前膠原):血清含量與肝纖維化程度一致,並與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顯相關。正常值<120ug/L;3. PLD(脯肽酶):與肝內膠原纖維增生活躍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纖維化進展的良好指標。正常值1107±19.5u/L;4. IV-C(IV型膠原):反映基底膜膠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較靈敏反映出肝纖維化過程,是肝纖維化的早期標志之一。正常值<75ug/L;5. HA(透明質酸酶):可較准確靈敏地反映肝內已生成的纖維量及肝細胞受損狀況,正常值<110mg/L。
『陸』 肝纖維化四項指標有什麼意義或者是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1.
PCIII(III型前膠原):反映肝內III型膠原合成,血清含量與肝纖程度一致,並與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顯相關。正常值<120ug/L。
2.
IV-C(IV型膠原):為構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膠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較靈敏反映出肝纖過程,是肝纖的早期標志之一。正常值<75ug/L。
3.
LN(層粘連蛋白):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膠原性結構蛋白,與肝纖維化活動程度及門靜脈壓力呈正相關。正常值<130ug/ml。肝纖維化的四項指標有什麼具體意義?
4.
HA(透明質酸酶):為基質成分之一,由間質細胞合成,可較准確靈敏地反映肝內已生成的纖維量及肝細胞受損狀況,有認為本指標較之肝活檢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正常值<110mg/L。
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是我國的國粹,在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時間,它所總結出來的精華醫術,根本不是西醫可以比擬得了的,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是由若干臟器和組織、器官所組成的。各個組織、器官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功能,決定了機體的整體統一性,機體則相應地產生反應。在功能上相互協調,相互為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中葯,就具有調理陰陽平衡,改善身體環境的作用,在治療的同時達到培元固本的效果,非常的不錯,像中葯(化纖舒肝方)就據有此類的功效,效果都比較不錯。
飲食要注意以下方面:
1、熱量控制:男子一天飲食熱量不超過1800千卡,女子不超過1500千卡;
2、絕對禁酒,最好禁煙;
3、低脂低糖低鹽飲食:選用脫脂牛奶,烹調時盡量選用植物油,少食動物內臟、肥肉、魚子、腦髓等含脂肪高、膽固醇高的食物,少食煎、炸食物,少吃甜食,每天鹽的攝入量控制在5克之內;
4、保證充足蛋白質的攝入:如魚、蝦、瘦肉、海米等;
5、多食用含維生素、纖維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糧等;
6、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蔥、姜、蒜、辣椒、胡椒等;
7、晚餐不宜吃得過飽,睡前不要加餐。多飲水,可以飲綠茶、花茶等,飲水時要小口的喝。
『柒』 怎麼看肝纖四項化驗單
PCIII是III型前膠原,正常值<120;IV-C是IV型膠原,正常值<75;LN表示層粘連蛋白,正常值為<130;HA表示透明質酸酶,正常值<110。從你的結果來看有三項超標,應該是有肝纖維化,建議你立即開始治療。推薦扶正化瘀,能有效逆轉肝纖維化,還能益精養肝、活血祛瘀。
『捌』 肝纖四項的肝纖維化指標怎麼看
肝纖維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發展的必經階段。此階段,肝臟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細胞外基質(膠原、非膠原糖蛋白、蛋白多糖)大量形成並沉積在肝臟內。早期沉積只出現在肝細胞間質,但後期纖維增生則向肝實質細胞間隙延伸,並逐漸形成纖維索及纖維間隔,以至最後階段纖維間隔連接形成纖維包裹,導致典型的肝硬化的病理特徵出現——假小葉生成,此時就是肝硬化期。有的慢性肝炎患者很想了解自己的肝臟纖維化形成的情況及纖維化的程度,臨床醫師就給他開具血清纖維化四項的檢查單進行測定。這四項指標包括血清Ⅲ型膠原(PCⅢ)、血清Ⅳ型膠原(ⅤⅥ)、層粘連蛋白(LN)、透明質酸(HA)。經多年臨床驗證,這四項血清學指標基本能反映肝臟纖維化的情況。如果四項指標中,只有一項指標升高,可能肝臟已經開始出現纖維增生;如二項或三項指標升高,則有明顯的纖維增生。當然僅憑血清學纖維化指標檢測的結果,還很難判斷肝臟纖維增生的程度(即前述肝臟纖維化分期)。當所有纖維化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尤其透明質酸(HA)成數倍以上升高時,應考慮可能出現高度纖維化甚至早期肝硬化了,當然醫生有時還要結合其他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判斷。
『玖』 Ⅲ型前膠原N端肽15.23什麼意思
三型前膠原n端肽屬於肝纖維化指標之一,正常值一般小於15ng/ml,你的結果略高一點,問題不大,而且這項指標也不是肝纖維化的敏感指標。如果沒有基礎肝病,肝功,肝臟彩超等其他檢查項目也正常,不需要特殊處理,定期復查。
『拾』 肝纖維化指標到1.32
肝纖維化指標到1.32說明無肝纖維化,但是,肝臟彈性測定的成功率受肥胖、脂肪肝、肋間隙大小等多種因素影響,仍不完全准確,需要結合臨床其他檢查確定。所以建議你咨詢專業醫生,看看是否需要結合其他檢查事項來確定當前是否為肝纖維化。
肝纖維化程度按彈性數值分為F0、F1、F2、F3和F4,5個等級:F0為無肝纖維化,≥F1為輕度肝纖維化,≥F2為中度肝纖維化,≥F3為重度肝纖維化,F4為肝硬化。它們的時臨界值大約在3.5千帕、6.4千帕、9.1千帕、11.4千帕和15.4千帕左右。例如:病人測定肝臟硬度的彈性數值為9.5千帕,這位病人肝臟的纖維化程度可能是F2;病人測定肝臟硬度的彈性數值為16.2千帕,這位病人可能已經發展為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