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膠原酶的配置
膠原酶溶液同胰蛋白酶一樣配製、消毒滅菌和儲藏。
注意:
因為Ⅰ型膠原酶分子顆粒比胰酶大,不容易過濾,因此可以用蔡式濾器過濾除菌。
鈣、鎂離子和血清成分不會影響膠原酶的消化作用,因而可用BSS(如D-hanks或者PBS)或含血清的培養液配製。
㈡ 什麼物質可以溶解膠原纖維
由於膠原蛋白的特殊分子結構: Gly-Pro-X or Gly-X-Hyp. X為其他氨基酸,酶解膠原纖維最好使用膠原酶(Collagenase)。
根據特異性不同,膠原酶可分為膠原酶I, II, III, IV 和 V型。
當然,膠原纖維是蛋白質,可以用強酸非特異性水解。
㈢ 如何配置膠原酶2u/ml的膠原酶溶液,需要多少毫克膠原酶
梯度的配置一般高往低逐步稀釋,一般現配一個大濃度的儲備液你可以配1g/ml的,方法是稱取100g的樣品溶解後用100ml的容量瓶定容
50mg/ml的配置:量取5ml的1g/ml儲備液稀釋後,用100ml的容量品定容
40mg/ml:量取4ml的1g/ml儲備液稀釋後,用100ml的容量品定容
30mg/ml:量取3ml的1g/ml儲備液稀釋後,用100ml的容量品定容
,20mg/ml:量取2ml的1g/ml儲備液稀釋後,用100ml的容量品定容
10mg/ml:量取1ml的1g/ml儲備液稀釋後,用100ml的容量品定容
望採納,謝謝
㈣ 膠原酶溶解術的概況
膠原酶溶解術是將膠原酶注射到椎間盤突出部位,利用膠原酶對椎間盤中膠原組織的特異性溶解作用,使突出的椎間盤變小、消失,從而解除神經壓迫,改善臨床症狀的一種生物微創技術。
㈤ 膠原酶溶解術
你好,膠原酶溶解術是將膠原酶注射到椎間盤突出部位,利用膠原酶對椎間盤中膠原組織的特異性溶解作用,使突出的椎間盤變小、消失,從而解除神經壓迫。
㈥ 鼠尾膠原蛋白I型,用那一種膠原酶可以溶解
醋酸就可以.
1.將膠原加入到0.1M 的醋酸中,制備成濃度為0.1%的溶液。在室溫中攪拌1-3小時直到完全溶解。
2.建議將溶液轉移到擰口的玻璃瓶中,並小心的在瓶底鋪上一層氯仿。氯仿的量約為膠原溶液的10%。不要晃動或攪拌。在2-8度中放置過夜。在無菌條件下轉移上層的膠原溶液。我們不建議用過濾的方法無菌化。已經發現該方法會導致丟失蛋白。
3.稀釋一定數量的膠原溶液。
4.按照6-10ug/cm2的濃度包被培養瓶。在室溫或37度結合數小時或者2-8度過夜。
5.從包被表面除去多餘的液體。過夜乾燥。如果膠原溶液不是無菌的,這時候可以在無菌細胞操作室中暴光在紫外線下過夜消毒。 在接種細胞前用無菌的水漂洗。
㈦ 膠原酶的使用
1.將漂洗、修剪干凈的組織剪成1~2mm3左右小塊
2.將組織塊放入離心管(三角燒瓶)中加入30~50倍體積的膠原酶溶液,旋緊蓋子(密封燒瓶)。
3.將燒瓶放入37℃水浴或者37℃孵箱內,每隔3min振搖一次,如能放在37℃的恆溫震盪水浴箱中則更好。
消化時間與組織的類別很有關系,對於某些腫瘤組織或其他較緻密結締組織,消化時間4~48h,對於容易消化的組織可以採用37℃震盪消化15~45min,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組織塊已分散而失去塊的形狀,一經搖動即成細胞團或單個細胞,可以認為已消化充分。上皮組織經膠原酶消化後,由於上皮細胞對此酶有耐受性,可能仍有一些細胞團未完全分散,但成團的上皮細胞比分散的單個上皮細胞更易生長,因此,如無特殊需要可以不必再進一步處理。
4.收集消化液(有時含個別組織塊及沒有充分消化的組織碎屑則需用100目不銹鋼網過濾),離心1000r/min,5min,去除上清,用Hanks液或者無血清培養液離心漂洗1~2次,去除上清,加培養液製成細胞懸液,接種培養瓶。
㈧ 膠原酶化學溶解術怎麼樣
膠原酶化學溶解術,是有很多優點的:
可以達到根治椎間盤突出所致疾病的目的。膠原酶具有特異溶解性,可以溶解突出的椎間盤組織,解除其對神經根和脊髓的壓迫。術後注意休息和康復鍛煉,一般不易復發。
安全性高。在CT引導下准確進入注射部位,不損傷神經、血管等重要結構。
創傷小,痛苦小。不損傷骨質和韌帶,保持了脊柱的完整性。操作中無痛苦。
費用低廉,住院時間短。一般情況下,5~9天可以出院,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膠原酶化學溶解術,亦稱膠原酶溶核術是在C型臂X線機、CT引導下,將膠原酶准確地注射到突出的椎間盤內及其周圍,使突出的椎間盤溶解並吸收,解除其對神經根的壓迫,達到與手術摘除椎間盤突出物同樣的效果。優良率可達90%以上。由於該治療方法創傷小,並發症少,療效可靠,已成為治療椎間盤突出所致的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的微創介入治療方法之一。
治療原理
膠原酶溶解術是將膠原酶注入病變的椎間盤內或突出物的周圍,依靠膠原酶分解膠原纖維的葯理作用來溶解膠原組織,使突出物減小或消失,以緩解或消除其對神經組織的壓迫,從而使患者的臨床症狀得到改善。膠原酶是一種主要溶解膠原蛋白的酶,能有效地溶解髓核和纖維環中的Ⅰ型和Ⅱ型膠原,與人體組織滲透壓相等的膠原酶溶液不破壞組織細胞和神經細胞,對血紅蛋白、乳酪蛋白、硫酸角質素等蛋白無損害,能在正常的生理環境和酸鹼度下分解膠原纖維,使其降解為相關的氨基酸並被血漿所吸收。
將膠原酶注入病變的椎間盤內或突出物的周圍,依靠膠原酶分解膠原纖維的葯理作用來溶解膠原組織,使突出物減小或消失,以緩解或消除其對神經組織的壓迫,從而使患者的臨床症狀得到改善,這種治療方法稱為膠原酶溶解術。
椎間盤髓核組織主要由粘多糖、膠原蛋白構成,瑞典學者Carl Hirsch於1959年進行了木瓜凝乳蛋白酶,則無應用抗生素的必要。倘若在X線室及無消毒條件的CT室進行操作,患者體質情況又較差時,治療後應當應用抗生素1周。因為一旦椎間隙發生感染或發生硬膜外腔感染,處理上較為棘手。預防的方法是在嚴格無菌環境下進行操作。
㈨ gibco17104-019如何溶解
gibco17104-019的溶解方法如下:
gibco是膠原酶。
膠原酶溶解術是將膠原酶注射到椎間盤突出部位,利用膠原酶對椎間盤中膠原組織的特異性溶解作用,使突出的椎間盤變小、消失,從而解除神經壓迫,改善臨床症狀的一種生物微創技術。
膠原酶對膠原組織有著特異性的溶解作用。膠原分子呈穩定的三維螺旋形狀,其它的酶無法破壞這一堅固結構;而膠原酶可以使膠原分子的三維螺旋結構發生斷裂,進而被分解、吸收。
人體椎間盤的主要組分就是膠原組織,利用膠原酶對膠原分子的特異溶解性,通過將膠原酶注射到椎間盤突出部位,使突出物中的膠原組分被破壞、溶解,完全可以達到使突出物變小、消失,從而解除神經壓迫、改善臨床症狀的目的。
㈩ 膠原酶腰椎間盤溶解術的介紹
膠原酶化學溶解術,亦稱膠原酶溶核術是在C型臂X線機、CT引導下,將膠原酶准確地注射到突出的椎間盤內及其周圍,使突出的椎間盤溶解並吸收,解除其對神經根的壓迫,達到與手術摘除椎間盤突出物同樣的效果。優良率可達90%以上。由於該治療方法創傷小,並發症少,療效可靠,已成為治療椎間盤突出所致的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有效的微創介入治療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