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辛巴燕窩事件的整個過程是怎樣的
10月底的時候,直播間賣了一款燕窩飲品,11月初有消費者將產品視頻發到了網上,說是糖水,之後開直播對此進行了回應,出示了質檢報告。後來過了一陣子,職業打假人稱裡面沒有燕窩成分,辛選將產品送檢,最後發現產品燕窩含量不足2g,與品牌方所稱不符,是風味飲品而不是燕窩保健品。事後由於品牌方不積極溝通,辛選決定兜底退一賠三,先行賠付。
2. 辛巴燕窩事件到底是什麼起因經過
辛巴燕窩事件也比較簡單。就是辛巴在直播平台上賣燕窩,然後消費者買到之後呢,就是質疑買到的,其實都是水,沒有真正的燕窩。然後辛巴就在網上非常強勢的進行了回應,說是誣告,一定要追責到底。這個時候爆料的人就有點害怕了。然後職業打假人王海出面了,拿出檢測報告,正式辛巴所賣的燕窩質量根本就不達標,只是燕窩飲料,就跟我們說的乳飲料一樣,跟真正的牛奶不是一回事,辛巴的燕窩跟真燕窩也相差十萬八千里。這個時候辛巴就有點慫了,發表解釋說明,稱自己願意承擔責任,會退一賠三。然後王海還是沒有放手,說辛巴知假買假,應該退一賠十
3. 燕窩事件後辛巴高調回歸,13小時就賣出了20億,為何還會有這樣的成績
直播短視頻火了以後,有很多人加入了直播賣貨行列,連大衣哥的兒媳都想趁著這股東風,火上一把。
但她再怎麼折騰,也不是直播賣貨的頭部,頭部是薇婭、李佳琦、辛巴這些人。前兩位基本上沒有爭議,而辛巴的爭議非常大。
辛巴就是那個獅子王,可以在直播界傲視群雄了。你喜歡這個小獅子嗎?在他直播的時候,你會購買他的產品嗎?
4. 央視評假燕窩事件源於什麼
央視評假燕窩事件源於職業打假人王海突然在微博上爆出「快手網紅辛巴售賣假燕窩」。作為全網僅次於薇婭、李佳琦的第三大直播賣貨大V,辛巴賣假貨的消息,一下子刷屏了網路。
隨後,辛巴立即開啟直播,在直播間撕開售賣的XXX燕窩包裝,親自為觀眾過濾所謂的「 燕窩絲 」,還當場出示檢驗證明,以證清白。最後,更是當場在直播間憤怒的說出,將追究造謠者,起訴造謠者!
就當無數吃瓜群眾都以為事情塵埃落定了,打假者將搬起石頭砸斷自己腳的時候,沒想到打假者王海爆出「 殺手鐧 」,進一步直接放出「 檢驗證明 」,並直言辛巴燕窩根本就不是燕窩產品,只能算是一個飲料。
11月27日,辛巴回應燕窩事件,稱辛選現提出先行賠付方案,「召回辛選直播間銷售的全部『茗摯』 品牌燕窩產品、承擔退一賠三 責任」(共銷售 57820 單,銷售金額 15, 495, 760 元,共需先退賠 61, 983, 040 元),先解決問題。
辛巴表示:「這款 「茗摯」晶牌燕窩產品實為一款燕窩風味飲品,不應當作燕窩製品進行推廣。此事件中,辛選團隊在選品、質檢方面因為對燕窩行業相關專業知識儲備不夠 , 未能甄別出品牌方提供的產品信息存在誇大宣傳的內容,存在疏漏,以及我本人沖動回復,引發輿論風波,對此我再次向廣大消費者和社會各界誠摯道歉。」
(4)辛巴燕窩是什麼時候賣的擴展閱讀
央視評主播賣假燕窩事件:
11月30日下午,央視《晚間新聞》就「辛巴賣假燕窩」一事作出評論,稱有些直播帶貨更多是靠營銷制勝,而非商品的質量、品牌或者性價比。太多的所謂互聯網創業故事都一再地證明:過分注重營銷往往長不了。
目前這個行業出現的問題已經需要引起大家的警惕了。實業興國、製造強國光靠吆喝是吆喝不來的,要靠堅忍不拔的創新,要靠持之以恆地追求質量,要靠腳踏實地地干出來。別讓無序的「帶貨」給中國製造轉型升級添亂。
5. 「燕窩事件」終裁辛巴勝訴,他賣假貨為什麼他能勝出
辛巴「燕窩事件」發生在去年的11月份,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該事件終於有了定論。廣州仲裁委員會作出終局仲裁:辛巴勝訴。其真實情況是如何的呢?
首先來看參與本次仲裁的雙方。參與仲裁的雙方是,和翊公司與融昱公司,辛巴是和翊公司旗下的主播;融昱公司為「燕窩」供貨商。仲裁發生在兩家公司之間。
網路直播為很多人提供了出名和積累財富的機會。利用好直播平台也是一件好事。但是,隨著網路直播和短視頻社交的火爆,其中暴露出越來越多的問題。低俗表演、虛假宣傳、直播帶假貨等情況層出不窮。尤其是「假燕窩」事件,也為直播平台的監管機制提了醒、敲了鍾。最起碼,我們應該認識到:
6. 辛巴燕窩事件,真相是什麼呢
所謂的網紅為家人打價格,無非就是割韭菜式的營銷罷了,在他們的交易背後,有著更多鮮為人知的丑聞。
辛巴直播翻車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了,在之前辛巴翻車的次數也是許多的。而對於這次的事件,辛巴在直播間也是翻車了,那就是燕窩事件,有許多的人爆出在辛巴的直播間買到的燕窩其實就是一灘糖水,毫無營養所言,可以說是一場欺騙消費者的性質的。
而且對於辛巴的團隊是一個商業性的團隊的,他們的團隊就是以賺錢為目的的,如何將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的。而且羊毛始終都是處在羊身上的,每一個主播都說自己賠錢為家人做福利,哪一個以賺錢為目的的公司會去賠錢給家人做福利的,所以辛巴這次的事件是很有可能就是因為自己賣假貨被拆穿了,但是對於辛巴這樣的大網紅而言,只要自己不承認就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因為總會有一大批粉絲願意去相信他,願意去購買他帶的東西的。
7. 辛巴燕窩事件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辛巴團隊疑似售假事件
2020年12月23日,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通報了對「辛巴直播帶貨即食燕窩」事件相關當事人調查處理情況。
因在直播間售賣的燕窩被質疑為「糖水」,網紅主播辛巴團隊疑似售假事件引發關注。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3日通報,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翊公司」)作為涉事直播間的開辦者,受商品品牌方廣州融昱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昱公司」)委託,於2020年9月17日、10月25日,安排主播「時大漂亮」通過快手直播平台推廣商品「茗摯碗裝風味即食燕窩」。
(7)辛巴燕窩是什麼時候賣的擴展閱讀:
辛選公司:接受處罰積極整改
辛選公司針對旗下公司——廣州和翊就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辛巴直播帶貨即食燕窩」事件調查處理情況通報在官方微博發布聲明。辛選發布聲明稱,辛選接受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燕窩事件」的行政處罰決定,積極整改,並對此事給社會公眾造成的影響致歉。
辛選在聲明中還表示,在品控和管理上,公司正在推進幾項管控舉措:成立質量專家委員會;完善審核流程,提高供應商和產品導入門檻;針對供應商提供的產品信息與賣點信息,升級審核機制,以確保產品能夠被真實准確地展現給消費者等。
8. 辛巴燕窩事件是怎麼回事
辛巴團隊疑似售假事件
2020年12月23日,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通報了對「辛巴直播帶貨即食燕窩」事件相關當事人調查處理情況。
因在直播間售賣的燕窩被質疑為「糖水」,網紅主播辛巴團隊疑似售假事件引發關注。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3日通報。
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翊公司」)作為涉事直播間的開辦者,受商品品牌方廣州融昱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昱公司」)委託,於2020年9月17日、10月25日,安排主播「時大漂亮」通過快手直播平台推廣商品「茗摯碗裝風味即食燕窩」。
廣州市場監督部門公布「辛巴直播帶貨即食燕窩」事件處理情況,辛巴旗下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八條第一款的規定,被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被處以罰款90萬元的行政處罰。
處理結果發布後,辛選回應表示接受行政處罰決定,同時表示辛選已經成立質量專家委員會,並完善了審核流程,提高供應商和產品導入門檻,通過多種升級管控舉措進行整改。
隨後,快手電筒商官方微博發布關於「辛巴直播帶貨即食燕窩」事件的處置公告。公告顯示,封停辛巴個人賬號60天,封停公司旗下27名電商主播15天。
(8)辛巴燕窩是什麼時候賣的擴展閱讀
人物成就
2019年3月,獲評2019年度天貓金妝獎「年度紅人」獎。
2020年4月,被授予第22屆「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
2020年6月14日單場帶貨超過12.5億。
2020年7月,辛有志當選黑龍江省青年電子商務協會會長,並被聘任為「黑龍江省農產品推廣大使」。
9. 辛巴辛有志燕窩事件是什麼瓜
2020年11月19日,「職業打假人」王海發出一份質檢報告,質疑辛巴團隊把糖水當燕窩忽悠粉絲,稱涉事品牌的燕窩產品燕窩酸含量極低。
次日,辛有志團隊的廣州和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發聲明回應稱,10月25日,辛選主播「時大漂亮」在直播間推廣的該產品來自融昱公司的茗摯網店,公司不涉及任何采購銷售行為。公司是按照品牌方提供的產品信息進行推廣,事件發生後已第一時間將產品送檢。
11月27日,辛有志及其所在的廣東辛選控股有限公司再次公開回應稱,經檢測,茗摯燕窩產品在直播間推廣時確實存在誇大宣傳,燕窩成分不足每碗2克。
對此,辛選將先行賠付,召回辛選直播間銷售的全部茗摯燕窩產品,承擔退一賠三責任,涉及的訂單共57820單,銷售金額1549萬余元,共需先退賠6198萬余元。
(9)辛巴燕窩是什麼時候賣的擴展閱讀:
事件的反思
辛巴燕窩事件告一段落,如何通過這次事件引領行業越來越好、越來越規范,才更有意義。長遠來看,不斷的規范化對辛巴來說,並不是壞事。
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發展和完善,都需要一個過程,直播電商也一樣。這次辛巴燕窩事件無疑會給整個行業帶來一次長久的警示和更大規模的整改,但這一切終將會引導行業從野蠻生長走向發展成熟。
10. 網曝辛巴賣燕窩:4元進貨40元出售,如此明顯的欺詐行為為何還有人買單
一方面是粉絲出於對這個網紅的信任而選擇購買了其推廣的產品,另一方面在於這些網紅直播帶貨時所具有的熱烈氛圍讓網友們一時沖動購買了這些產品。其實如果這種產品和“擊穿底價”的活動出現在日常的商場中,所取得的售賣效果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除了對帶貨主播的信任外,很多人在直播間買買買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其氛圍具有很強的煽動性。而且在這些直播間會有很多賣貨套路,當主播們高喊著這款產品太火了,一秒就盡數賣光時,觀看直播的人們很容易就會沖昏頭腦趕緊搶優惠下單。而正是這樣的煽動力讓消費者們沒有時間判斷這到底是套路還是真正的低價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