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骨中有機物與無機物的比例是多少
(l)有機成分:包括膠原纖維和無定形基質,約占骨乾重的35%,是由骨細胞分泌形成的。有機成分的95%是膠原纖維(骨膠纖維),主要由I型膠原蛋白構成,還有少量V型膠原蛋白。無定形基質的含量只佔5%,呈凝膠狀,化學成分為糖胺多糖和蛋白質的復合物。
糖胺多糖包括硫酸軟骨素、硫酸角質素和透明質酸等。而蛋白質成分中有些具有特殊作用,如骨粘連蛋白可將骨的無機成分與骨膠原蛋白結合起來;而骨鈣蛋白(osteocalcin)是與鈣結合的蛋白質,其作用與骨的鈣化及鈣的運輸有關。有機成分使骨具有韌性。
(2)無機成分:主要為鈣鹽,又稱骨鹽(bone salt),約占骨乾重的65%。主要成分是羥基磷灰石結晶[hydroxyapatite crystal,Ca10(PO4)6(OH)2],電鏡下,結晶體為細針狀,長約10~20nm,它們緊密而有規律地沿著膠原纖維的長軸排列。
骨鹽一旦與有機成分結合後,骨基質則十分堅硬,以適應其支持功能。
成熟骨組織的骨基質均以骨板的形式存在,即膠原纖維平行排列成層並借無定形基質粘合在一起,其上有骨鹽沉積,形成薄板狀結構,稱為骨板(bone lamella)。
同一層骨板內的膠原纖維平行排列,相鄰兩層骨板內的纖維方向互相垂直,如同多層木質膠合板一樣,這種結構形式,能承受多方壓力,增強了骨的支持力。
由骨板逐層排列而成的骨組織稱為板層骨。成人的骨組織幾乎都是板層骨。按照骨板的排列形式和空間結構不同而分為骨松質和骨密質。
骨松質構成扁骨的板障和長骨骨骺的大部分;骨密質構成扁骨的皮質、長骨骨乾的大部分和骨髓的表層。
(1)人骨中的膠原佔多少擴展閱讀
骨的構成
要由骨質、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構成,裡面容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組織。長骨的兩端是呈窩狀的骨松質,中部的是緻密堅硬的骨密質,骨中央是骨髓腔,骨髓腔及骨松質的縫隙里容著的是骨髓。
兒童的骨髓腔內的骨髓是紅色的,有造血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失去造血功能,但長骨兩端和扁骨的骨松質內,終生保持著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
骨膜是覆蓋在骨表面的結締組織膜,裡面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起營養骨質的作用,同時,骨膜內還有成骨細胞,能增生骨層,能使受損的骨組織癒合和再生的作用。
B. 人體骨骼主要是由什麼成分組成
人體骨骼主要是礦物質化的骨骼組織,骨髓、骨膜、神經、血管和軟骨組成的。
骨骼是組成脊椎動物內骨骼的堅硬器官,功能是運動、支持和保護身體;製造紅血球和白血球;儲藏礦物質。骨骼由各種不同的形狀組成,有復雜的內在和外在結構,使骨骼在減輕重量的同時能夠保持堅硬。
骨骼在進化過程中,其防護功能與支撐功能互相結合,例如無脊椎動物外骨骼既是支撐系統,又是防護系統。脊椎動物骨骼的主要功能是支撐,其防護功能讓位於皮膚。
(2)人骨中的膠原佔多少擴展閱讀:
骨骼的營養成分:
一、骨骼「支撐者」:鈣
人的骨骼是「活」的,當鈣攝入不足時,骨骼中的鈣就會釋放到血液里,以維持血鈣濃度,導致骨密度越來越低,骨質越來越疏鬆,進而引發骨折、骨質退行性增生或兒童佝僂病。
二、骨骼「加油站」維生素D
維生素D能促進腸道鈣吸收,減少腎臟鈣排泄,就像加油站一樣,源源不斷地把鈣補充到骨骼中去。如果缺少維D,骨頭的硬度會降低,形成「軟骨症」。
三、骨骼「混凝土」:蛋白質
骨骼中,22%的成分都是蛋白質,主要是膠原蛋白。有了蛋白質,人的骨頭才能像混凝土一樣,硬而不脆、有韌性,經得起外力的沖擊。蛋白質中的氨基酸和多肽有利於鈣的吸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骨骼
C. 骨組織的骨基質
破骨細胞吸收骨產生吸收隧腔,隨即被成骨細胞分泌的基質充填閉合。
成人骨無機成分約佔2/3,有機成分僅佔1/3,膠原佔有機物90%,非膠原佔10%。 是一種結晶纖維蛋白原,被包埋在含有鈣鹽的基質中。若用弱酸或絡合劑乙烯四醋酸等溶液浸泡後,溶去基質中的無機成分,骨質因失去堅硬性而變為柔韌可屈,同時膠原也被顯示出來。具有典型的X線衍射像和電鏡圖像,並有640A軸性周期。?
膠原的分子結構為三條多肽鏈。每一條鏈含有一千多個氨基酸,分子量為95KU。這三條肽鏈交織呈繩狀,故又稱三聯螺旋結構。其特點有一群氨基酸,如丙氨酸、亮氨酸、甘氨酸、精氨酸、谷氨酸、脯氨酸和羥脯氨酸等,其總氮量為18.45%,而甘氨酸、脯氨酸和羥脯氨酸組成膠原總量的60%。膠原分子合成是在成纖維細胞、成骨細胞和成軟骨細胞內,同時還合成和分泌一些非膠原性基質。膠原在生理狀態下,是不可溶性結晶樣物質。可溶性膠原是未交聯的膠原類型,在生理狀態下是固體,但能用冷氯化鈉液和冷的稀釋酸溶解,這種溶液貯藏在pH7和37℃的條件下,能形成由微原纖維構成的乳白色膠。?
膠原的功能是使各種組織和器官具有強度結構完整性。1mm直徑的膠原承受10~40kg的力。
骨質含的膠原為I型膠原。膠原細纖維普遍呈平行排列,但也分支,交互連接成錯綜的網狀結構。膠原細纖維的直徑和其他種類有很大不同,但一般說,隨年齡增長,直徑逐漸增粗,顯得更密集。? 非膠原蛋白通常約占類骨質(osteoid)的20%。隨著骨的成熟和鈣化,比例逐漸下降,約為6%。目前已發現有多種對於骨的生長、再生、發育等有重要作用的蛋白質,如骨粘連素(osteonectin)、纖維粘連素、骨鈣素等。骨粘連素分子量大小約32KU,系磷酸糖蛋白,與軟骨內成骨過程中軟骨鈣化區內新骨基質的形成以及膜內成骨過程中新骨核的形成有關。與骨磷灰石有強的親和力,促使游離鈣離子與I型膠原結合。但纖維粘連素可競爭性抑制骨粘連素促鈣離子結合I型膠原的作用。纖維粘連素分子量約為220KU,具有兩個由二硫鍵連接的亞單位,含有能與膠原、肝素和細胞表面結合的位點。在生長過程中的骨中,骨粘連素的含量遠較纖維粘連素的為多。?
2/3的骨鈣素與磷灰石結合緊密,難以分離。骨鈣素屬於γ-羧谷氨酸包含蛋白類( 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 proteins, GLA proteins),此蛋白類為維生素K依賴性。骨鈣素又稱骨γ-羧谷氨酸包含蛋白(bone gamma-carboxyglutamic-acid-containing proteins, BGP)。該蛋白在骨礦化峰期之後才出現積聚。使用維生素K拮抗劑,可使此蛋白在骨中的含量減少,但並不影響其脯氨酸的含量,也不影響骨的機械強度。? 骨基質中的無機物通常稱為骨鹽,在電鏡下呈細針狀結晶。這些骨鹽結晶大都沉積在膠原纖維中。結晶銜接成鏈,並沿纖維長軸呈平行排列,其排列方向顯示出很強的抗壓力效能。?
無機物占乾重量骨的65%~75%,其中95%是固體鈣和磷。鈣磷固體是一種結晶度很差的羥基磷灰石。人骨僅有0.50%的鈣是可以交換的。骨質中次要的礦物質是鎂、鈉、鉀和一些微量元素,包括鋅、錳、氟化物和鉬。
D. 人體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是什麽
骨組織由活細胞和礦物質(主要是鈣和鱗)混合構成,正是這些礦物質使骨頭具有堅實的物性牙齒和骨頭都是由鈣組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牙齒和骨頭的組成最主要的區別就是骨頭的表麵包了一層骨膜,上面有血管,可以給骨頭提供營養,而牙齒只有牙根部有血管進出,而且牙齒的表麵包的是一層牙釉質,就像陶瓷表面上那層光滑的東西。
礦物質(也稱「無機鹽」)和微量元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人體內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約占體重的4%,根椐它們在人體內的含量多少,大致可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
常量元素又稱無機鹽元素,包括鈣、磷、鈉、氯、鎂、鉀、硫等七種,既是構成人體組織的基本元素,又是維持體內酸鹼平衡、調節各種生理機能的重要元素,共占無機鹽的60~80%。
微量元素又稱痕量元素,包括鐵、銅、鋅、鈷、錳、鉻、硒、釩、碘、氟、硅、鎳、錫、鉬等14種,它們在人體內含量極少,只佔體重的萬分之一,可是人體卻不能缺少這些元素,如果缺少,就會影響健康,發生疾病。
無機鹽主要從食物和水中獲得,在我們的膳食中容易引起人體缺乏的元素有鈣、鐵、碘三種。
一般功能:構成身體細胞的原料
調節生理機能
無機鹽也叫礦物質、微量元素,也是人體代謝中的必要物質。兒童少年時期對鈣、磷、鐵的需要量較高,在運動期間,由於大量排汗,導致鹽分隨汗液丟失,必須即時補充,才能預防肌肉痙攣,並幫助緩解身體的疲勞。可以通過運動飲料補充無機鹽。
礦物質它包含很多種物質,比較重要的有。
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要素,也是調節心跳及肌肉收縮的主要物質,存在於奶類、蛋類、魚類、豆類及紅綠色蔬菜中;
E. 人體中含多少膠原蛋白
一個成年人的身體內約有3公斤膠原蛋白,主要存在於人體皮膚、骨骼、眼睛、牙齒、肌腱、內臟(包括心、胃、腸、血管)等部位,其功能是維持皮膚和組織器官的形態和結構,也是修復 各損傷組織的重要原料物質。
膠原蛋白是一種天然蛋白質,存在於所有脊椎動物和許多無脊椎動物的皮膚、肌腱和其他結締組織中。人體皮膚中真皮的構成約有70%是膠原蛋白。
年輕的時候含量多,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膠原蛋白會逐漸的流失,從而導致支撐皮膚的膠原肽鍵和彈力網斷裂,其螺旋網狀結構隨即被破壞,皮膚組織被氧化、萎縮、塌陷,肌膚就會出現乾燥、皺紋、鬆弛無彈性等衰老現象,所以,女性補充膠原蛋白是一種延衰的必須。
(5)人骨中的膠原佔多少擴展閱讀:
膠原蛋白的應用:
1、護膚
小分子膠原蛋白作為一種有效的化妝品原料,可以滋潤肌膚,賦予其平滑感覺,因此被稱為「骨中之骨,膚中之膚,肉中之肉」,可以說是真皮層強有力的後盾,其對皮膚的作用不言而喻。
膠原蛋白加入護膚類化妝品中,與其它原料配伍性佳,協同效果良好,能對受損肌膚有效好的修復作用。口服純膠原蛋白1個月後,普遍反映膚感細膩、潤滑、細小皺紋得到很好的舒展,膚色有所增白。
2、血管
膠原蛋白在結締組織與彈性蛋白及多糖蛋白相互交織形成的網狀結構,能保持血管壁彈性,防止血管破裂、栓塞。膠原蛋白還有凝血作用,膠原與血小板作用後,引起後繼的與血液聚集相關聯的一系列過程的進行,從而可迅速凝血。
3、骨骼
骨骼中有機物的70—80%是膠原蛋白,骨骼生成時,首先必須合成充足的膠原蛋白纖維來組成骨骼的框架,因此,有人稱膠原蛋白為骨骼中的骨骼。
膠原蛋白能使鈣質和骨細胞結合,不致於鈣質的流失而導致的骨骼疏鬆。如果只單純補鈣的話不易改善骨質疏鬆的現象,因為鈣無法在骨中保全,多吃鈣也會流失,主要因為膠原蛋白量已經減少。所以要保住骨本,可由食物中攝取或是以膠原蛋白保健食品來補充。
4、眼睛
眼角膜是眼睛中重要結構之一,其中所含膠原蛋白纖維呈現規則排列,此種結構不但可以讓光線透過,也因為此種膠原蛋白纖維特殊的排列方式,眼角膜呈現透明。
由於膠原蛋白是眼角膜主要成分蛋白質,所以以膠原蛋白為原料所製造的隱形眼鏡很適合人體也就是身體合適性高,而且比其他材料為原料的隱形眼鏡保水性還佳。
F. 膠原占人體的多少哪個部分佔的最多
正常人體內蛋白質含量約為16%~19%,大約占整個人體重量的1/5,人體乾重的一半。
膠原蛋白是一種細胞外蛋白質,它是由3條肽鏈擰成螺旋形的纖維蛋白質,膠原蛋白是人體內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佔全身總蛋白質的30%以上。膠原纖維是構成支持人體各組織細胞的支架。在人體的皮膚成分中,有70%是由膠原蛋白所組成。
除了皮膚外,膠原蛋白廣泛存在於骨骼、眼睛、牙齒、肌腱、內臟(如心胃腸血管)等部位。其功能是維持皮膚和組織器官的形態和結構。
膠原蛋白富含人體需要的甘氨酸、脯氨酸、羥脯氨酸等氨基酸。膠原蛋白是細胞外基質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PS:膠原蛋白可以燃燒脂肪而減肥、鎖住皮膚水分、抑制黑色素沉澱而美白淡斑、防治骨質疏鬆、治療關節疼痛、使眼睛更明亮、保護及強化內臟等諸多功能。
G. 骨的化學成分和物理特徵是什麼
是一種不溶性的中性鹽;mm2,脫除其無機質(脫鈣),松開後仍可恢復原狀,但脆而易碎,抗壓力約為15kg/,幼兒骨的有機質較多,約占骨重的1/骨不僅堅硬且具一定彈性。老年人有機質漸減,沿膠原纖維的長軸排列,但柔軟而有彈性,雖然仍可保持原形和硬度;3。有機質與無機質的比例隨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化,因而骨質變脆,遇暴力打擊時不易完全折斷,並有同等的抗張力,柔韌性和彈性大,可以彎曲甚至打結。這些物理特性是由它的化學成分所決定的,易變形。骨組織的細胞間質由有機質和無機質構成,其中絕大部分(95%)是膠原纖維,有機質由骨細胞分泌產生,無機鹽增多,膠原纖維老化;3,去除其有機質。將骨進行鍛燒,約占骨重的2/,即中性或弱酸性的糖胺多糖組成的凝膠,呈細針狀。無機質主要是鈣鹽,主要成分為羥基磷灰石結晶,常發生柳枝樣骨折,稍受暴力則易發生骨折。如將骨置於強酸中浸泡,該骨雖仍具原形,其餘是無定形基質
H. 膠原蛋白占人體的百分之多少的含量要怎麼補充膠原蛋白才有效
人體中膠原蛋白大約有三公斤,主要存於人體皮膚、骨骼、眼睛、牙齒、肌腱、內臟(包括心、胃、腸、血管)等部位,其功能維持皮膚和組織器官形態和結構也修復。膠原蛋白年輕時候含量多,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會逐漸流失,從而導致支撐皮膚膠原肽鍵和彈力網斷裂,其螺旋網狀結構隨即被破壞,皮膚組織被氧化、萎縮、塌陷,肌膚會出現乾燥、皺紋、鬆弛無彈性等衰老現象。
補充膠原蛋白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其一,攝入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其二,使用含膠原蛋白的面膜,進行外敷補充面部皮膚的膠原蛋白。補充膠原蛋白比較實際的方法,仍為經常攝入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牛蹄筋、豬蹄、雞翅、魚皮、銀耳等食物,補充所需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是人體結締組織中,非常重要的蛋白,分布十分廣泛,主要分布於真皮層。膠原蛋白形成的膠原纖維與彈力纖維互相結合,構成真皮的網狀層而支撐皮膚,使皮膚具有明顯的彈性。但隨著年齡增長、皮膚老化,真皮內膠原蛋白的更新變慢、變緩,導致皮膚出現皺紋和各種溝紋,影響美容。因此,在生活中,應及時或盡量地補充膠原蛋白,以改善皮膚老化。
I. 膠原蛋白占人體骨骼成分多少
膠原蛋白(Collagen)又稱膠原,是由三條肽鏈擰成的螺旋形纖維狀蛋白質。膠原蛋白是動物結締組織重要的蛋白質,結締組織除了含60~70%的水分外,膠原蛋白佔了約20~30%,因為有高含量的膠原蛋白,結締組織具有了一定的結構與機械力學性質,如張力強度、拉力、彈力等以達到支撐、保護的功能。
人體成分中有16%左右是蛋白質,膠原蛋白占體內蛋白質總量的30~40%,故成年人體內約有3Kg左右膠原蛋白,主要存在於皮膚肌肉、骨骼、牙齒、內臟(如胃、腸、心肺、血管與食道)與眼睛等處。
存在形態
膠原蛋白由纖維細胞合成,存在於人體結締組織,骨骼及軟骨中,主要有四種形態:
1.膠原蛋白I型:主要存在於成人皮膚和骨組織
2.膠原蛋白II型:主要存在於軟骨組織
3.膠原蛋白III型:主要存在於嬰幼兒皮膚或血管內膜,腸胃
4.膠原蛋白IV型:主要存在於各組織器官的基底膜,胎盤,晶狀體
隨著年齡的增長膠原蛋白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新生成的膠原蛋白接近於IV型,是螺旋型,具有可溶性,後來逐漸轉變成互相交織的不可溶膠原蛋白,與此同時,所強盛的纖維細胞的合成能力下降,再加上環境污染,紫外線照射,精神緊張等各種原因,結果使皮膚顯得乾燥,變薄,失去彈性,臉上的皺紋也逐漸增多,這就是為什麼皮膚老化會失去青春光彩的原因。
膠原蛋白應用於產品中具有的功效:
營養性:可以給予含有膠原蛋白的皮膚層所必需的養分,使皮膚中的膠原蛋白活性加強,保持角質層水分以及纖維結構的完整性,改善皮膚細胞生存環境和促進皮膚組織的新陳代謝,增循環,達到滋潤皮膚延緩老化.美容.消皺.養發的目的.
修復性:膠原蛋白具有獨特的修復功能,膠原蛋白和周圍組織的親合性好,具有修復組織的作用.
保濕性:由於膠原蛋白分子中含有大量的親水基,使之具有了良好的保濕功效,能夠達到保持肌膚潤澤度的目的.
配伍性:膠原蛋白可以調節和穩定PH值,穩定泡沫.乳化膠體的作用.同時,做為一種功能性成份在化妝品中可以減輕各種表面活性劑、酸、鹼等刺激性物質對皮膚.毛發的損害.
親和性:皮膚對膠原蛋白有很好的吸收作用.
魚類膠原蛋白最好在一些含膠質的食物,像牛蹄筋、豬蹄、雞翅、雞皮、魚皮及軟骨等中,都含有膠原蛋白,但這么多種類中,屬魚類之組成結構與人體最接近,是最為身體組織所辨識吸收的膠原蛋白。需要注意的是,在食物烹煮或製造過程中,高溫非常容易破壞膠原蛋白的性質。所以如果方法不得當,也難以達到補充膠原蛋白的效果。
分子量越小越好除了食補,保健品和化妝品是目前比較流行的補充膠原蛋白的方式。人體在吸收膠原蛋白時,分子量是非常關鍵的因素。專家指出,普通的膠原蛋白因分子量大,約有30—50萬分子量,最適宜人體吸收的是2000—4000分子量。所以說,有些化妝品種沒有經過分解的膠原蛋白連皮膚表層都很難通過,更不要說進一步到達真皮層。在選擇時要特別甄別。對一些含膠原蛋白的口服營養保健品來說,市場上比較好的膠原產品都採用了生物酶解技術,來分解不易被人體吸收的高分子膠原蛋白,以達成更有效的吸收利用。
J. 膠原蛋白占人體的百分之多少呢怎麼補充呢
人體內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佔全身總蛋白質的1/3。一個60kg的成年人的身體內約有3公斤膠原蛋白,可以試試湯臣倍健膠原蛋白粉,這款膠原蛋白粉在口感方面也不錯,喝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水蜜桃味,食用方法也比較簡單,用溫開水沖泡,攪拌均勻後即可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