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洪湖市燕窩鎮的由來
洪湖地處長江中下游,江漢平原腹地。1951年7月,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批准設立洪湖縣。其組成如下:原沔陽縣東荊河南岸5個區、嘉魚縣江北2個區與監利縣一部份(主要是螺山、界牌等地)。1957年7月,再次將監利瞿家灣劃歸洪湖管轄。但洪湖西岸的汴河、橋市、棋盤、福田、白螺、柘木等鄉鎮仍然隸屬於荊州監利。因此,「一湖跨兩地,兩市共一湖」成為洪湖水域獨有的特色。
2樓
這也成為洪湖過去唯一上市公司倒閉的原因,(由於水域之爭,洪湖強勢,導致經常性的血案發生,當然也確實有一些弊案,但不至於倒閉)
1987年7月31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130號)撤銷洪湖縣,設立洪湖市(縣級),以原洪湖縣的行政區域為洪湖市的行政區域。1994年由荊沙市(1996年更名為荊州市)代管至今
也就是說1987-1994年之間,洪湖市除3大國營農場歸荊州市管轄外,洪湖市是由湖北省直管的。但是由於90年代初洪湖鄉鎮企業的衰敗,以及洪湖水域等諸多原因,省里將洪湖交由荊州代管,便於管理湖北第一大湖(洪湖)。當時只是「緩兵之計」想先拖一下洪湖問題,但是未想一拖就是15年,洪湖經濟走向衰敗的死胡同。然當今之形式,即使想分割洪湖與荊州的關系也很難,因為洪湖畢竟落魄了,還有洪湖水域問題,洪湖管理局可是設置在荊州市的。如果考慮將洪湖重新省管,必須先將洪湖西岸的汴河、橋市、棋盤、福田、白螺、柘木等鄉鎮劃到洪湖市管轄范圍,這是不可逾越的障礙。而且就說不劃上述鄉鎮,那麼也要名正言順的勘界,規定洪湖市和荊州市的轄區。可是這個問題也一直拖了很多年。
概況
郵編:433200代碼:421083區號:0716 (原來是027)
洪湖市位於湖北省南部,長江與東荊河之間,西南隔長江與湖南省臨湘縣相鄰。東經113?7′-114?5′,北緯29?9′-30?2′。面積2519平方千米。2004年末總人口897186人。
東、南、北三面為長江,東荊河環繞,西面的洪湖與荊北水系相連,地勢平坦低窪,全境自西北向東南呈緩傾斜,且南北高,中間低,地面一般海拔高度在23~28米之間。河、湖、渠交織成稠密水網,水面約占總面積30%。
洪湖市以其境內最大的湖泊——洪湖而命名。洪湖作為地名,最早始見於明朝《嘉靖.沔陽志》所載:「上洪湖,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又十里為下洪湖,受鄭道、白沙、壩潭諸水,與黃蓬相通」,「夏洪湖大水,湖河不分,容納無所,泛濫沿岸,諸垸盡沒,湖垸不分」。
今洪湖市境域,夏商時代為古雲夢地,屬「禹貢」荊州之域;西周時期為州國,都城在今黃蓬山;楚武王四十年(公元前701年),州國和江漢間其它小國都被楚國吞並;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後,古州國地屬南部。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更南郡為臨國;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恢復南郡,設置州陵縣,縣治在黃蓬山。新莽代漢(公元9年),南郡改稱南順郡,州陵改為江夏,縣治在今新灘口;東漢建武元年(25年),恢復西漢郡縣原名;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州陵轄屬東吳夏郡;西晉永興二年(305年),因蜀亂割南郡的華容、州陵、監利三縣,別立豐都合四縣僑置成都都,隸屬成都王穎國;南朝時州陵縣先後屬巴陵郡、州城郡;北朝西魏大統十七年(551年),裁撤州陵、惠懷二縣,改置建興縣,隸屬沔陽郡,縣治遷到今仙桃市沔陽老城。
❷ 燕窩鎮的地理位置
燕窩鎮位於合川市西北部,距合川城區54公里。由原燕窩鎮、爐山鎮、合隆鎮三鎮合並而成,北與四川省武勝縣的農林鄉,我市二郎鎮、龍鳳鎮毗鄰,東與武勝縣萬隆鎮、烈緬鎮、清平鎮、新學鄉接壤,西與我市的三廟鎮、古樓鎮接壤。轄區內有國道212線7.5公里,縣道15.3公里,村道42.3公里,全鎮村村通公路,是合川西北部通往南充、遂寧、潼南、蓬溪、古溪等的交通樞紐。
❸ 燕窩鎮的沿革
原分屬漢陽、嘉魚兩縣。據《續輯漢陽縣志》載:「燕子窩清代賂懷澤三里,在縣西南百五十里,村落九」,其餘為嘉魚縣轄。1951年6月,燕子窩地區從漢陽縣劃歸洪湖縣轄,設為第三區。因區公所駐地集鎮燕子窩又名燕窩區。1958年改燕子公社。1959年公社駐地遭火焚,公社機構遷址上河口。1961年復置燕窩區。1975年撤區並社,復稱燕窩公社。1987年建鎮。
1996年,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轄永樂、燕窩、邊洲、河口、九洲、新建、洲腳、紅光、幸福、調源、姚湖頭村、姚湖二村、姚湖三村、姚湖四村、姚湖五村、弓五潭、中心、高豐、蒿洲、民河、新河、挖溝、慶豐、前進、洪豐、解放、團結、豐樂、友愛、翻身、葉家邊、田家口32個行政村和上河口居委會。
2004年,鎮政府駐上河口,人口38587人,面積152.2平方千米,轄燕窩1個居委會和新河、挖溝、慶豐、前進、洪豐、解放、團結、豐樂、友愛、翻身、頭村、二村、三村、四村、五村、中心、高豐、公五壇、蒿州、民河、永樂、燕窩、邊洲、河口、九洲、新建、洲腳、紅光、幸福、調源、葉家邊、田家口32個行政村。2005年,人口39581人。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1083103:~001 121燕窩街道居委會 ~200 220永樂村 ~201 220燕窩村 ~202 122邊洲村 ~203 122河口村 ~204 220九洲村 ~205 220新建村 ~206 122洲腳村 ~207 122紅光村 ~208 220幸福村 ~209 220調源村 ~210 220頭村村 ~211 220二村村 ~212 220三村村 ~213 220四村村 ~214 220五村村 ~215 220公五壇村 ~216 220中心村 ~217 220高峰村 ~218 220蒿樓州村 ~219 220新河村 ~220 220民河村 ~221 220挖溝村 ~222 220慶豐村 ~223 220前進村 ~224 220洪豐村 ~225 220解放村 ~226 220團結村 ~227 220豐樂村 ~228 220友愛村 ~229 220翻身村 ~230 220葉家邊村 ~231 220田家口村
❹ 四川省 重慶市 合川縣有哪些鄉鎮
截至2019年8月,合川區有23個鎮:錢塘鎮、沙魚鎮、官渡鎮、淶灘鎮、龍市鎮、肖家鎮、古樓鎮、三廟鎮、燕窩鎮、二郎鎮、龍鳳鎮、太和鎮、隆興鎮、銅溪鎮、渭沱鎮、雙鳳鎮、獅灘鎮、清平鎮、土場鎮、小沔鎮、三匯鎮、香龍鎮、雙槐鎮。
2006年10月22日,國務院批准:撤銷合川市,設立重慶市合川區。以原合川市的行政區域為合川區的行政區域,合川區人民政府駐南津街街道。
合川區下轄7個街道辦事處、23個鎮:合陽城街道辦事處、釣魚城街道辦事處、南津街街道辦事處、雲門街道、大石街道、草街街道、鹽井街道。城市建成區面積50平方公里、人口56萬,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7.2%。有黨員5.3萬余名,基層黨組織1981個。
(4)燕窩鎮屬於什麼縣擴展閱讀:
合川區的歷史沿革:
1950年,合川縣屬川東行署壁山專員公署轄。
1951年,壁山專區更名江津專區,合川縣屬四川省江津專區轄。
1952年4月,劃出合川縣城關區增設合川市。
1958年1月,經國務院批復,合川市建置撤銷,原合川市所轄地域改為合川縣城關鎮。
1981年,江津地區更名為永川地區。
1983年3月,撤銷永川地區,將原永川地區8縣劃入重慶市,合川縣屬重慶市轄。
1992年8月4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89號)批復同意撤銷合川縣,設立合川市。
1997年,重慶恢復中央直轄市,合川隸屬於重慶直轄市。
2000年6月2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0]131號)批准同意合川市人民政府駐地由合陽城蘇家街31號遷至南津街中南村。
2000年,合川市轄6個街道、50個鎮、8個鄉。
2001年6月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同意合川市將原有的50個鎮、8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36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調整後,鄉鎮平均面積由調整前的37.7平方千米擴大至60.7平方千米,鄉鎮平均人口由調整前的2.2萬人增至3.6萬人。
2002年,合川市轄3個街道辦事處、36個鎮,95個居委會、529個村委會。年末戶籍總人口150.99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6.32萬人。
2005年4月1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合川市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的批復》同意合川市將36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調整為27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
2006年2月23日,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合川市部分村跨鎮調整的批復》又對合川市部分村進行了跨鎮調整。
❺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燕窩鎮郵編
郵編查詢
山東省 東營市 利津縣燕窩鎮 25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