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各類畜禽肉的營養特點是什麼
畜禽肉是指畜類和禽類的肉,畜類指豬、牛、羊、兔、馬、騾、驢、犬、鹿、駱駝等牲畜的肌肉、內臟及其製品;禽類是指雞、鴨、鵝、火雞、鵪鶉、鴕鳥、鴿等的肌肉及其製品。畜禽肉的營養價值較高,飽腹作用強,可加工烹製成各種美味佳餚,是一種食用價值很高的食物。
水分
畜禽肉的肌肉中水分含量約為75%,以結合水、不易流動的水和自由水的形式存在。結合水約占肌肉總水分的5%,與蛋白質分子表面藉助極性集團與水分子的靜電引力緊密結合,形成水分子層;不易流動的水約占肌肉總水分的80%,以不易流動水狀態存在於肌原絲、肌原纖維及肌膜之間;自由水約占肌肉總水分的15%,存在於細胞外間隙,能自由流動。
蛋白質
畜禽肉的蛋白質含量為10%-20%,因動物種類、年齡、肥瘦程度以及部位而異。在畜肉中,豬肉的蛋白質含量平均在13.2%左右;牛肉高達20%;羊肉介於豬肉和牛肉之間;兔肉、馬肉、鹿肉和駱駝肉的蛋白質含量也達20%左右;狗肉約為17%。在禽肉中,雞肉的蛋白質含量較高,約20%;鴨肉約16%;鵝肉約18%;鵪鶉的蛋白質含量也高達20%。
動物不同部位的肉,因肥瘦程度不用,其蛋白質含量差異較大。例如:豬通脊肉的蛋白質含量約為21%,後臀尖約為15%,肋條肉約為10%,奶脯僅為8%;牛通脊肉的蛋白質含量為22%左右,後腿肉約為20%,腑肋肉約為18%,前腿肉約為16%;羊前腿肉的蛋白質含量約為20%,後腿肉約為18%,通脊和胸腑肉約為17%;雞胸肉的蛋白質含量約為20%,雞翅約為17%。
一般來說,心、肝、腎等內臟器官的蛋白質含量較高,而脂肪含量較少。不同內臟的蛋白質含量也存在差異。家畜不同內臟中,肝臟含蛋白質較高,為18%-20%,心、腎含蛋白質14%-17%;禽類的內臟中,肝和心含蛋白質13%-17%.
畜禽肉的蛋白質為完全蛋白質,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並且必需氨基酸的構成比例接近人體需要,因此易被人體充分利用,營養價值高,屬於優質蛋白質。
畜禽的皮膚和筋膜主要由結締組織構成。結締組織的蛋白質含量為35%-40%,而其中絕大部分為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例如:豬皮含蛋白質28%-30%,其中85%是膠原蛋白。由於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缺乏色氨酸和蛋氨酸等人體必需氨基酸,為不完全蛋白質,需要和其他食品配合,補充必需氨基酸。
骨是一種堅硬的結締組織,其中的蛋白質含量約為20%,骨膠原佔有很大的比例,為不完全蛋白質。骨可被加工成骨糊添加到肉製品中,以充分利用其中的蛋白質。
畜禽血液中的蛋白質含量分別為:豬血約12%、牛血約13%、羊血約7%、雞血約8%、鴨血約8%。畜血血漿蛋白質含有8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和組氨酸,營養價值高,其賴氨酸和色氨酸含量高於麵粉,可以作為蛋白強化劑添加在各種食品和餐菜中;血細胞部分可應用於香腸的生產,其氨基酸組成與膠原蛋白相似。用膠原蛋白酶水解時,克得到與膠原蛋白水解物同樣的肽類。
脂肪
畜禽肉的脂肪含量因動物的品種、年齡、肥瘦程度、部位等不同有較大差異,低著為2%,高者可達89%以上。在畜肉中,豬肉的脂肪含量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例如:豬瘦肉中的脂肪含量為6.2%,羊瘦肉為3.9%,而牛瘦肉僅為2.3%。兔肉的脂肪含量也較低,為2.2%。在禽肉中,火雞和鵪鶉的脂肪含量較低,在3%以下;雞和鴿子的脂肪含量類似,在14%-17%之間;鴨和鵝的脂肪含量大20%左右。
畜肉脂肪組成以飽和脂肪酸為主,主要由硬脂酸、棕櫚酸和油酸組成,熔點較高。禽肉脂肪含有較多的亞油酸,熔點低,易於消化吸收。膽固醇含量在瘦肉中較低,每100克含70mg左右,肥肉比瘦肉高90%左右,內臟中更高,一般約為瘦肉的3-5倍,腦中膽固醇含量最高,每100克可達2000mg以上。
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與組成是衡量食物油脂營養價值的重要方面。動物脂肪所含有的必需脂肪酸明顯低於植物油脂,因此營養價值低於植物油脂。在動物脂肪中,禽類脂肪所含必需脂肪酸的量高於家畜脂肪;家畜脂肪中,豬脂肪的必需脂肪酸含量又高於牛、羊等反芻動物的脂肪。總的來說,禽類脂肪的營養價值高於畜類脂肪。
碳水化合物
畜禽肉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為1%-3%,平均為1.5%,主要以糖原的形式存在於肌肉和肝臟中。動物在宰前過度疲勞,糖原含量下降,宰後放置時間過長,也可因酶的作用,使糖原含量降低,乳酸相應增高,PH下降。
礦物質
畜禽肉的礦物質含量為0.8%-1.2%,瘦肉中的含量高於肥肉,內臟高於瘦肉。鐵的含量為5mg/100g左右,以豬肝最豐富。畜禽肉中的鐵主要以血紅素形式存在,消化吸收率很高。在內臟中還含有豐富的鋅和硒。牛腎和豬腎的硒含量是其他一般食品的數十倍。此外,畜禽肉還有較多的磷、硫、鉀、鈉、銅等。鈣的含量雖然不高,但吸收利用率很高。
禽類的肝臟中富含多種礦物質,且平均水平高於禽肉。肝臟和血液中鐵的含量十分豐富,高達10-30mg/100g以上,可稱鐵的最佳膳食來源。禽類的心臟和胗也是含礦物質非常豐富的食物。
維生素
畜禽肉可提供多種維生素,主要以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為主。內臟含量比肌肉中多,其中肝臟的含量最為豐富,特別是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B2,維生素A的含量以牛肝和羊肝為最高,維生素B2含量則以豬肝中最為豐富。在禽肉中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E。
⑵ 蛤粉炒阿膠簡介
gé fěn chǎo ā jiāo
蛤粉炒阿膠為阿膠的炮製品。阿膠的炮製漢代已有,見《金匱玉函經》。阿膠為馬科動物驢Equus asinus Linnaeus.的皮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1]。阿膠味甘,性平,歸肺、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的功效,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肌痿無力,心煩不眠,虛風內動,肺燥咳嗽,勞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阿膠生品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失眠,虛風內動,溫燥傷肺,乾咳無痰[1]。蛤粉炒後呈圓球形,質松泡,外表灰白色或灰褐色,內部呈蜂窩狀,氣微香,味微甘[1]。炒制後降低了滋膩之性,同時也矯正了不良氣味[1]。蛤粉炒阿膠善於益肺潤燥[1]。用於陰虛咳嗽,久咳少痰或痰中帶血[1]。
漢代有炙令盡沸(《金匱玉函經》)[1]。
南北朝劉宋時代有豬脂浸炙(《雷公炮炙論》)[1]。
唐代出現了炙珠(《外台秘要》)[1]。
宋代增加了蛤粉炒(《全生指迷方》)、炒黃(《太平聖惠方》)、米炒(《聖濟總錄》)、麩炒(《產育寶慶集》)、水浸蒸(《類編朱氏集驗醫方》)等方法[1]。
明、清增加了草灰炒(《普濟方》)、面炒(《本草綱目》)、蒲黃炒、牡蠣粉炒(《本草述鉤元》)、酒蒸(《得配本草》)等方法[1]。
現在主要的炮製方法有蛤粉炒、蒲黃炒等[1]。
阿膠丁的製法:取阿膠塊,置文火上烘軟,切成小丁塊[1]。
蛤粉炒阿膠的炮製方法為:取蛤粉適量置熱鍋內,用中火加熱炒至靈活狀態時,投入阿膠丁,不斷翻動,炒至鼓起呈圓球形,內無溏心時取出,篩去蛤粉,放涼[1]。
每100kg阿膠丁,用蛤粉30~50kg[1]。
阿膠為長方塊或小方塊,呈黑褐色,具光澤,斷面光亮,對光照視呈棕色,半透明,質硬脆,氣微腥,味微甘[1]。
蛤粉炒後呈圓球形,質松泡,外表灰白色或灰褐色,內部呈蜂窩狀,氣微香,味微甘[1]。
阿膠生品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失眠,虛風內動,溫燥傷肺,乾咳無痰[1]。如治陰虛火旺,心煩失眠的黃連阿膠湯(《註解傷寒論》);治療溫燥傷肺,乾咳無痰,咽喉乾燥,心煩口渴,舌干無苔的清燥救肺湯(《醫門法律》)[1]。
炒制後降低了滋膩之性,同時也矯正了不良氣味[1]。
蛤粉炒阿膠善於益肺潤燥[1]。用於陰虛咳嗽,久咳少痰或痰中帶血[1]。如治肺虛火盛,咳喘咽於痰少,或痰中帶血的補肺阿膠湯(《小兒葯證直訣》)[1]。
阿膠多由骨膠原及其部分水解產物組成,總氮量為16%,含17種氨基酸、糖胺聚糖類硫酸皮膚素及鈣、硫等18種無機元素等[1]。炮製對其成分有一定的影響[1]。
阿膠及其炮製品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分析表明,阿膠含甘氨酸最多,其次為脯氨酸,不同的產地含量不一[1]。炮製後某些氨基酸含量稍有下降,某些氨基酸含量略有增加,對大多數氨基酸含量基本無影響,微量元素含量因產地不同而有明顯差異[1]。
阿膠珠與阿膠丁的比較研究表明,相同條件處理的水解液,經用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測定其所含氨基酸,兩者均含相同種類的氨基酸,但阿膠丁氨基酸總量為63.55%,阿膠珠氨基酸總量為73.13%[1]。阿膠珠較阿膠丁含量高,是因經燙珠後水分大大降低,同時燙珠溫度可達140℃,肽鍵易斷裂,亦使氨基酸含量提高[1]。而燙炒受熱時間短,氨基酸種類並無變化[1]。阿膠燙珠後,可入湯劑煎煮,而且易於粉碎制備丸、散等制劑[1]。
對阿膠丁、烤阿膠珠、燙阿膠珠進行了總氨基酸測定,以及烊化速率、溶出度的比較實驗,結果表明:含氨基酸量三者無明顯差異,但阿膠丁溶出慢,燙阿膠珠因表面部分蛋白質焦化、變質,含量略低,而烤阿膠珠質量較好[1]。
(1)實驗證明,阿膠的燙制條件與蛤粉溫度和燙制時間呈函數關系[1]。蛤粉溫度在145℃~160℃之間,時間在3~5分鍾時,炮製品質量較好[1]。
(2)將阿膠塊在80℃烘箱內烘10分鍾,取出切「阿膠丁」[1]。在專用烤盤內裝適量蛤粉(或滑石粉)鋪平(約5cm厚),放入烤箱內預熱,待預熱到150℃,取出烤盤,放入阿膠丁,再置烘箱內烤制10分鍾,取出,篩去蛤粉(或滑石粉)[1]。
⑶ 驢皮一斤多少錢
150-180左右,驢皮膠 一為馬科動物驢的皮,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世人常把驢皮膠和阿膠視為同物,其實不然。
其區別便在於驢皮膠非使用阿井水所煎制。現有的醫學研究證明,阿膠分子量為8萬~20萬,阿膠含有明膠原、骨膠原、多肽、蛋白質、硫酸皮膚素、生物酸及金屬鈣、鉀、鈉、鎂、鋅、鐵、銅、錳等27種元素,蛋白質水解產生18種以上氨基酸,如賴氨酸、組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亮氨酸等多種氨基酸。
去掉驢皮上的毛:
開水燙過以後馬上用刮毛(不是用刀)的工具刮,這樣能把毛根一起去掉。一般廠家採取刮毛方法「去毛」。近年來隨著生產的發展,驢皮前處理工藝也有所改進,有的廠家採取蛋白酶脫毛方法「去毛」,也有的不去毛帶毛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