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測量較長的路程通常用什麼做單位
測量較長的路程通常用千米做單位。千米是指長度單位,俗稱公里,英文用km表示。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其國際單位是「米」。
理解長度單位,首先要理解它的上位概念——單位。《現代漢語詞典》對「單位」的解釋是:計量事物的標准量的名稱。在測量中,以同類量的某定量為基準量,測定已知量相當於基準量的多少倍,該基準量稱為單位。如厘米是計量長度的單位,克是計量質量的單位,秒是計量時間的單位。
2. 米、千米、厘米、毫米、分米的字母是怎麼表示的單位怎麼換算
米的字母表示是m、千米的字母表示是km、厘米的字母表示是cm、毫米的字母表示是mm、分米的字母表示是dm。單位換算是: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長度單位換算是長度換算的一種方式。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計量單位。
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表示膠原的距離通常用什麼作單位擴展閱讀:
常用單位詳細介紹:
1、公里
公里又稱千米,是個長度單位,縮寫為「km」,通常用於衡量兩地之間的距離。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千米(公里)= 1,000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毫米(公釐);1.61公里= 1英里。
2、米
國際單位制的長度單位「米」(meter,metre)起源於法國。1790年5月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 — 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
為了製造出表徵米的量值的基準器,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梁布爾和密伸的領導下,於1792~1799年,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
1799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桿(platinum metre bar),以此桿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這就是最早的米定義。
3、分米
分米(decimeter或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其常用換算關系如下:1分米 = 0.0001千米(km) = 0.1米(m) =10厘米(cm) = 100毫米(mm)。
4、厘米
厘米,長度單位;英文:centimetre(s),簡寫(符號)為:cm。有關厘米的單位轉換如下:1厘米 = 10毫米 = 0.1分米 = 0.01米 = 0.00001千米。
5、毫米
毫米,又稱公釐(或公釐),是長度單位和降雨量單位,符號㎜。1毫米相當於1米的一千分之一(此即為「毫」的字義)。進制關系如下:1毫米=0.1厘米=0.01分米=0.001米=0.000001千米。
3. 量較長的物體或距離時,通常用什麼作單位
一般用公里(千米)。備註:如果測量天文方面的距離,則是 光年。
4. 在表示較遠的距離時,用什麼作單位可以用字母什麼表示
遠距離一般用千米做單位,
字母是km
5. 計量比較長的路程,通常用( )作單位,是比較長。千米是較大的單位,是分米還是米
計量比較長的路程,通常用(千米 )作單位。米用於一般不太遠的距離,比如操場周長,學校老師辦公室到教室的距離,分米用於更短一些的,比如課桌高度等。
6. 量較長物體的長或測量距離通常用什麼作單位
測量較長物體單位用米,測量距離通常用千米。
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標准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
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其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納米(nm)等等。
我國古代帶有刻度的尺子叫「矩」,相傳矩(尺子)上所劃分的格,是魯班所創,魯班的另一發明是能正確畫出直角的三角板,也被稱為班尺,它能告知工匠哪些尺寸是不規則的。孟子說「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魯班對統一尺寸標准做出了巨大貢獻。
古代不同時期,一尺長短都不同。最短的是商代,一尺等於今天的16.95厘米,也就是大約17厘米,最長的在宋元時期,一尺等於今天的31.68厘米,大約32厘米。
7. 我們在量比較長的物體或距離的時候,通常用什麼作單位,它可以用什麼字母表示
用米作單位
用字母m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