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皮膚真皮內的纖維有哪幾類
有三類:
1、膠原纖維:
是真皮纖維中的主要成分,由直徑為70~140nm的膠原原纖維聚合而成,其直徑2~15μm,多呈束狀。
2、網狀纖維:
是幼稚、纖細的未成熟膠原纖維,直徑0.2~1.0μm,僅見於表皮下、皮脂腺、毛細血管、毛囊及汗腺周圍。
3、彈力纖維:
由微原纖維和彈力蛋白構成,直徑1~3μm,呈細束,多與膠原纖維交織纏繞。
真皮主要由成纖維細胞及其產生的纖維、基質構成,並有血管、淋巴管、神經、皮膚附屬器及其他細胞成分組成。
(1)膠原纖維分級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真皮的作用:
皮膚的免疫反應主要發生於真皮,真皮淺層內的肥大細胞、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等相互作用。
並通過其合成的細胞因子互相調節,對免疫細胞的活化、遊走、增殖分化,免疫應答的誘導,炎症損傷以及創傷修復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當細菌入侵時也可在此引起炎症反應和超敏反應。
⑵ 膠原纖維,膠原蛋白,纖維素,纖維蛋白的區別求詳細介紹啊~謝啦!
1.纖維組織包括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和網狀纖維等,其中膠原纖維肉眼觀呈白色,又稱白纖維;彈性纖維顏色呈黃色,又稱黃纖維。
2.膠原纖維、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構成膠原原纖維,膠原原纖維進一步構成膠原纖維。
3.纖維蛋白、纖維素:纖維蛋白是血中的纖維蛋白酶原在酶的作用下轉變而成的,在凝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纖維素指一種多糖,但是在臨床上常常把疾病過程中滲出的纖維蛋白稱為纖維素,如纖維素性心包炎中的纖維素就是這種用法。
⑶ 膠原蛋白的分類
膠原蛋白是一類蛋白質家族,已至少發現了30餘種膠原蛋白鏈的編碼基因,可以形成16種以上的膠原蛋白分子,根據其結構,可以分為纖維膠原、基膜膠原、微纖維膠原、錨定膠原、六邊網狀膠原、非纖維膠原、跨膜膠原等。根據它們在體內的分布和功能特點,可以將膠原分成間質膠原、基底膜膠原和細胞外周膠原。間質型膠原蛋白分子占整個機體膠原的絕大部分,包括Ⅰ、Ⅱ、Ⅲ型膠原蛋白分子,Ⅰ型膠原蛋白主要分布於皮膚、肌腱等組織,也是水產品加工廢棄物(皮、骨和鱗)含量最多的蛋白質,佔全部膠原蛋白含量的80-90%左右,在醫學上的應用最為廣泛。Ⅰ型膠原在魚類膠原中一個最顯著的的特點是熱穩定性比較低,並呈現有魚種的特異性。Ⅱ型膠原蛋白由軟骨細胞產生;基底膜膠原蛋白通常是指Ⅳ型膠原蛋白,其主要分布於基底膜;細胞外周膠原蛋白通常中指Ⅴ型膠原蛋白,在結締組織中大量存在。按功能,可將膠原分為兩組,第一組是成纖維膠原,包括第Ⅰ、Ⅱ、Ⅲ、Ⅺ、ⅩⅩⅣ和ⅩⅩⅦ型膠原;其餘是第二組,非成纖維膠原。非成纖維膠原的α- 鏈既含有三螺旋域(膠原域,COL),還含有非三螺旋域(非膠原域,NC),其中成纖維膠原約占膠原總數的90%。
膠原蛋白的種類及其在組織中的分布圖冊參考資料。
⑷ 膠原纖維的簡介
膠原纖維(collagenous fiber) 在三種纖維中數量最多,新鮮時呈白色,有光澤,故又名白纖維。在HE染色切片中呈嗜酸性,粗細不等,直徑0.5~10um,呈波浪形,有分支並交織呈網,膠原纖維的生化成分為I型膠原蛋白。膠原蛋白(collagen)由成纖維細胞分泌,於細胞外聚合成膠原原纖維,在再經少量黏合成膠原纖維。電鏡下,膠原原纖維直徑20~100nm,呈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橫紋,橫紋周期約64nm,膠原纖維的韌性大,抗拉力強。
膠原纖維:染成粉紅色,束狀,其中的原纖維大多看不清;
兒童時期,骨骼的膠元纖維占的比重較大,成骨細胞製造骨質十分活躍。因此,兒童的骨骼彈性大,不易折斷。
⑸ 什麼是膠原纖維腫脹、均質化
膠原纖維,新鮮時呈白色,有光澤,又名白纖維。HE 染色切片中呈嗜酸性,著淺紅色。纖維粗細不等,直徑1-20μm,呈波浪形,並互相交織。膠原原纖維由直徑20~200nm的膠原原纖維粘合而成。電鏡下,膠原原纖維顯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橫紋,橫紋周期約64nm。膠原纖維的韌性大,抗拉力強。膠原纖維的化學成分為Ⅰ型和Ⅱ型膠原蛋白。
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itis)是主要以筋膜發生彌漫性腫脹、硬化為特徵的疾病,組織病理顯示膠原纖維腫脹、均質化,其間隙充滿酸性粘多糖基質。
本病病因尚未明了。目前多認為其發病與免疫異常有關,如一些患者中可出現高丙種球蛋白血症、循環免疫復合物增高、補體低下、類風濕因子陽性,筋膜間有免疫球蛋白沉積或同時伴發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這些都支持本病系一種免疫性疾病。對於本病的歸屬,有認為本病屬硬皮病病譜中的一個類型,即介於局限性硬皮病與系統性硬皮病之間,有些患者在病程中可轉化為系統性硬皮病。但多數學者認為其不屬於硬皮病,系一獨立疾病。
臨床表現:
以男性多見,男女之比久為2∶1。發病年齡30-60歲為多。發病前常有過度勞累史,劇烈運動、外傷、受寒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亦可能誘發本病。
常以肢體皮膚腫脹、綳緊、發硬起病,或兼有皮臉紅斑及關節活動受限。病變初發部位以下肢尤以小腿下部為多見,其次為前臂,少數從股部、腰腹部或足背等處起病。病程中累及四肢者約佔95%,手足部佔48%,軀幹部佔43%,面部通常不受及。損害特徵為皮下深部組織硬腫,邊緣局限或彌漫不清。患肢上舉時,病損表面凹凸不平,沿淺靜脈走向部位可見坑道狀凹陷。患區皮臉可捏起,紋理正常,亦可伴不同程度色素沉著。
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少數患者可伴關節或肌肉酸痛、乏力、低熱等。病變累及關節附近時可致關節攣縮和功能障礙。亦可伴纖維性外周性神經病變。有報道肺、食管、肝、脾、甲狀腺和骨髓也可受累,超聲心動圖檢出心包積液病例,肺功能檢查有顯示阻塞為主的混合性通氣障礙等。
治療:
丹參注射液16~20ml(2ml含生葯4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作靜脈滴注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連續3~6個療程常有較好效果西咪替丁或雷尼替丁口服或靜脈滴注對部分病例有效對早期病例採用糖皮質激素有一定效果常用潑尼松每日30~60mg連服1~3個月非甾類抗炎葯對緩解關節肌肉酸痛有輔助作用其他亦可酌情採用秋水仙鹼(1~1.5mg/天)青黴胺(0.25~1.0g/天)或中葯積雪甙等。
應用雷尼替丁治療嗜酸性筋膜炎患者療效滿意一般用葯1個月即可顯效半年後皮損局部得到恢復用法:口服雷尼替丁150毫克/次早中晚各服1次溫開水送服。
⑹ 膠原蛋白1-3型和2型有何區別
Ⅰ型膠原蛋白主要分布於皮膚、肌腱等組織,也是水產品加工廢棄物(皮、骨和鱗)含量最多的蛋白質,佔全部膠原蛋白含量的80-90%左右,在醫學上的應用最為廣泛。Ⅰ型膠原在魚類膠原中一個最顯著的的特點是熱穩定性比較低,並呈現有魚種的特異性。
Ⅱ型膠原蛋白由軟骨細胞產生;基底膜膠原蛋白通常是指Ⅳ型膠原蛋白,其主要分布於基底膜;細胞外周膠原蛋白通常中指Ⅴ型膠原蛋白,在結締組織中大量存在。按功能,可將膠原分為兩組,第一組是成纖維膠原,包括第Ⅰ、Ⅱ、Ⅲ、Ⅺ、ⅩⅩⅣ和ⅩⅩⅦ型膠原;
其餘是第二組,非成纖維膠原。非成纖維膠原的α- 鏈既含有三螺旋域(膠原域,COL),還含有非三螺旋域(非膠原域,NC),其中成纖維膠原約占膠原總數的90%。
(6)膠原纖維分級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膠原蛋白的性質:
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是指膠原與宿主細胞及組織之間良好的相互作用。膠原本身是構成細胞外基質的骨架,其三股螺旋結構及交聯所形成的纖維或網路對細胞起到錨定和支持作用,並為細胞的增值生長提供適當的微環境。
凝血性:膠原具有止血性能;膠原可以與血小板通過粘合、聚集形成血栓起到止血作用。當血管壁的內皮細胞被剝離時,血管中的膠原纖維暴露於血液中,血液中的血小板立刻與膠原纖維吸附在一起,發生凝聚反應,生成纖維蛋白並形成血栓,進而血漿結塊阻止血流。
可降解性:膠原能被特定的蛋白酶降解,即生物降解性。因膠原具有緊密牢固的螺旋結構,所以絕大多數蛋白酶只能切斷其側鏈,只有膠原酶、彈性蛋白酶等特定的蛋白酶在特定的條件下才能降解膠原蛋白,斷裂膠原肽鍵。
⑺ 膠原纖維是什麼啊
是膠原蛋白的基本結構
膠原蛋白是哺乳動物體內含量最多的蛋白質,佔全身蛋白總量的1/3,相當於體重的6%,膠原蛋白是一類纖維狀的蛋白質,它廣泛分布於結締組織中,但以皮膚、肌腱、韌帶、鞏膜、角膜、軟骨、骨及胎盤含量最多。它具有容易成膠的特性。
⑻ 膠原蛋白分為哪幾類
膠原蛋白是一類蛋白質家族,已至少發現了30餘種膠原蛋白鏈的編碼基因,可以形成16種以上的膠原蛋白 分子。
根據其結構可分為纖維膠原、基底膜膠原、微纖維膠原、錨定膠原、六角網狀膠原、非纖維膠原、跨膜膠原等。
根據膠原在體內的分布和功能,膠原可分為間質膠原、基底膜膠原和細胞周圍膠原。
類型的間質膠原蛋白分子身體大部分的膠原蛋白,包括Ⅰ、Ⅱ、Ⅲ型膠原蛋白分子,Ⅰ型膠原蛋白主要分布在皮膚,肌腱,和水產品加工廢棄物(皮膚、骨骼和大小),其中一個最豐富的蛋白質佔80 - 90%的總膠原蛋白含量,使用最廣泛的葯物。
Ⅰ型膠原在魚類膠原蛋白,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特點是熱穩定性較低,還有物種特異性。Ⅱ型膠原蛋白由軟骨細胞產生;基底膜膠原類型,通常被稱為Ⅳ膠原蛋白,它主要分布在基底膜;周細胞外膠原蛋白通常Ⅴ中指類型膠原蛋白,在結締組織比比皆是。
根據膠原蛋白的功能可以分為兩組,第一組膠原纖維,包括第Ⅰ、Ⅱ、Ⅲ,Ⅺ,ⅩⅩⅣ,ⅩⅩⅦ膠原蛋白類型;其餘是第二組,非纖維性膠原蛋白。非成纖維膠原的-鏈同時包含三個螺旋結構域(COL)和非三螺旋結構域(NC),其中成纖維膠原約占膠原總量的90%。
(8)膠原纖維分級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膠原蛋白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是指膠原蛋白與宿主細胞和組織之間良好的相互作用。膠原本身是細胞外基質的骨架,其三股螺旋結構和交聯形成的纖維或網路可以錨定和支持細胞,為細胞增殖和生長提供適宜的微環境。
作為新組織的框架被吸收之前,作為一個主機的一部分被吸收和融入主機後,他們有良好的與細胞周圍的基質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協調和參與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組織作為一個整體。
如海綿狀I型膠原與兔脂肪幹細胞具有良好的體外生物相容性,可為組織工程種子細胞的生長提供適宜的三維空間,可作為組織工程種子細胞的載體材料。
膠原蛋白可降解性:
膠原蛋白可被特定的蛋白酶生物降解。由於膠原蛋白具有緊密而牢固的螺旋結構,大多數蛋白酶只能切斷其側鏈,只有膠原酶、彈性酶等特異性蛋白酶才能在特定條件下降解膠原蛋白,破壞膠原肽鍵。
膠原蛋白肽鍵一旦斷裂,其螺旋結構就會被破壞,完全水解成小分子多肽或氨基酸,進入血液循環系統,被機體再利用或代謝。生物降解性是利用膠原蛋白作為器官移植材料的基礎。
⑼ 膠原纖維的結構
Ⅰ型膠原的原纖維平行排列成較粗大的束,成為光鏡下可見的膠原纖維,抗張強度超過鋼筋。其三股螺旋由二條α1(Ⅰ)鏈及一條α2(Ⅰ)鏈構成。每條α鏈約含1050個氨基酸殘基,由重復的Gly-X-Y序列構成。X常為Pro(脯氨酸),Y常為羥脯氨酸或羥賴氨酸殘基。重復的Gly-X-Y序列使α鏈捲曲為左手螺旋,每圈含3個氨基酸殘基。三股這樣的螺旋再相互盤繞成右手超螺旋,即原膠原。
原膠原分子間通過側向共價交聯,相互呈階梯式有序排列聚合成直徑50~200nm、長150nm至數微米的原纖維,在電鏡下可見間隔67nm的橫紋。膠原原纖維中的交聯鍵是由側向相鄰的賴氨酸或羥賴氨酸殘基氧化後所產生的兩個醛基間進行縮合而形成的。
原膠原共價交聯後成為具有抗張強度的不溶性膠原。胚胎及新生兒的膠原因缺乏分子間的交聯而易於抽提。隨年齡增長,交聯日益增多,皮膚、血管及各種組織變得僵硬,成為老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人α1(Ⅰ)鏈的基因含51個外顯子,因而基因轉錄後的拼接十分復雜。翻譯出的肽鏈稱為前α鏈,其兩端各具有一段不含Gly-X-Y序列的前肽。三條前α鏈的C端前肽借二硫鍵形成鏈間交聯,使三條前α鏈「對齊」排列。然後從C端向N端形成三股螺旋結構。前肽部分則呈非螺旋捲曲。帶有前肽的三股螺旋膠原分子稱為前膠原(procollagen)。膠原變性後不能自然復性重新形成三股螺旋結構,原因是成熟膠原分子的肽鏈不含前肽,故而不能再進行「對齊」排列。
⑽ 膠原纖維是什麼啊
膠原纖維主要化學成分是膠原蛋白,是結締組織纖維的一種.在疏鬆結締組織中排列成束,纖維束常有分支.它的化學特性是在酸性溶液中纖維膨脹,可被胃液消化,但不受鹼性胰液影響,在沸水中可水解為白明膠.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膠原纖維由更細的膠原原纖維組成.通過生物化學和X射線衍射等技術的分析,表明膠原的基本分子單位是原膠原分子.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交織在一起組成了既有韌性、又有彈性,既能使器官與組織抵抗外來牽引力,又能保持形態和位置相對固定的疏鬆結締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