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燕窩是怎麼形成的
燕窩是由雨燕科幾種金絲燕分泌的唾液及其絨羽混合粘結所築成的巢穴而形成的。金絲燕繁殖的時候會用唾液把羽毛、泥土等混和物結成巢,放在海岩中的峭壁上,這種金絲燕的巢就是人們常吃的燕窩。
金絲燕每年要築巢三次,第一次的巢由於金絲燕經過了漫長的冬季,有較長的休養生息時間,體內也儲存了足夠的養分,唾液質素當然也較好,所以金絲燕這個時候築的巢特別厚實,形狀特佳,且成盞狀,所以人們又稱為燕盞,燕盞是燕窩中的極品,是普通燕窩的好幾倍。
如果沒有條件購買燕盞也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盡量選擇好的燕窩:
1、外形上,上等燕窩要燕絲細而密,形大而好,略帶點腥味,手感乾爽有少量細毛。
2、發泡程度,越是好的燕窩發泡程度越大,以某知名品牌燕窩為例,一般的燕窩發泡的程度為3-5倍,好的燕窩發泡的程度可以達到8倍。
3、不溶於水,純天然燕窩,煮熟後才能溶於水,而且絕對不會在浸水的過程中沒煮熟就溶掉。
主要成分
1、燕窩中的氨基酸種類豐富,富含苯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等。燕窩中的水解氨基酸含量達42.272%,且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總量的42%,同時,呈鮮味特徵的氨基酸(天門冬氨酸和谷氨酸)和呈芳香味特徵的氨基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較高,表明燕窩的味道鮮美。食物營養價值的優劣主要取決於所含氨基酸的種類、數量和比例。
2、蛋白質:
燕窩中的蛋白質含量較高,但與其品種關系緊密。試驗選用的馬來西亞金絲燕燕窩,其蛋白質含量達50.26%。
3、唾液酸:
唾液酸又稱燕窩酸,是燕窩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在燕窩中主要以N一乙醯神經氨酸形式存在。據報道,一般燕窩的唾液酸含量可達7%以上,這也是初步鑒定真假燕窩的手段。
營養價值
燕窩主要成分為水溶性蛋白質和甘氨酸等氨基酸。其中水溶性蛋白質佔到50%,水溶性蛋白質是一種可溶於水的蛋白質,在各種魚類粉料有此類元素;而氨基酸是一種生物活性物質,可促進細胞組織的生長與再生,因此燕窩特別適合燒傷患者或放化療後康復患者食用,並且有助於損傷細胞的修復、重建。同時在燕窩中還含有各種膠原和各種礦物質,因此燕窩也被廣泛的用於各種美容化妝品中。
2. 燕窩是怎麼形成的
燕窩是由金絲燕將自身分泌出來的唾液和羽毛混合泥土粘結而製作的巢穴,等待巢穴風干後,經過加工提煉而產出細膩綿密的燕窩,燕窩按照顏色可以分為白燕、黃燕和血燕,按照形態可以分為毛燕和草燕。
1、鳥雀唾液
燕窩根據形態分為毛燕和草燕,其中毛燕指的是未經加工或處理,其中摻雜燕毛的燕窩,主要被加工製作成燕盞、燕條以及燕角,而草燕可使用部位較為粗糙,主要被加工為燕碎和燕餅。
3. 燕窩是什麼東西怎麼形成的
燕窩是由金絲燕喉部分泌的粘液搭建而成。
燕窩是燕利用苔鮮或者是海藻柔軟的一些植物,織維混合而成。
由於在築巢的時候,受到環境和食物的影響,燕的唾液分泌量會有變化。在天氣越濕潤,食物越多的時候,燕的營養就越充足,就能分泌更多高質量的唾液。這樣的燕窩顏色白皙,質地純凈。
4. 金絲燕的「燕窩」是怎麼形成的
一些金絲燕的嘴裡能分泌出一種富有黏性的唾液,能把它們築巢的材料,如藻類、苔蘚、水草等黏結在一起。褐腰金絲燕、灰腰金絲燕、爪哇金絲燕和方尾金絲燕用以造巢的唾液一經風吹就凝固起來,形成半透明的膠質物,這就是名貴的滋補食品——燕窩。燕窩分白燕窩、毛燕窩、血燕窩、燕根等。白燕窩是金絲燕初次做的窩,質純而潔白,為燕窩中的上品。產燕窩的金絲燕大都分布在印度、東南亞、馬來群島,營群棲生活。
5. 金絲燕窩怎麼形成的
燕窩是中國傳統名貴食品之一,主要是由燕的唾液和羽毛構成,富含豐富的蛋白質,是眾所周知的保健品。你知道金絲燕窩是怎麼形成的嗎?我在此整理了金絲燕窩的形成原因,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燕窩是燕子做的巢,但這種燕子並不是我們常見在屋檐下築巢的燕子。燕窩是由一種燕子築成,它們屬於雨燕科,稱為“金絲燕”(具體是指雨燕目雨燕科部分雨燕和金絲燕屬的幾種金絲燕分泌出來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質所築成的巢穴,燕巢呈半月形,形狀好像人的耳朵,直徑6一7厘米,基底厚,廓壁薄,重約10一15克。燕巢外圍整齊,內部粗糙,有如絲瓜網路。整個燕窩潔白晶瑩,富有彈性,附著於岩石峭壁的地方。
一種叫“金絲燕”的雀鳥,利用苔鮮、海藻和柔軟植物織維混合他們的羽毛和唾液膠結而成的燕窩,作為藏身之所。此燕喉部有很發達的粘液腺,所分泌的唾液可在空氣中凝成固體,是它們築巢的主要材料。
年幼的金絲燕做的巢,由於築巢經驗不足它們築得巢比較粗糙,含有雜質和羽毛較多。毛燕習慣用羽毛混和唾液築巢,草燕喜以雜草混和口水築巢, 因此含大量雜質, 顏色較暗, 在燈光下觀看透明性較差, 吸水力較弱。
一種燕窩被所附紅色岩石壁滲出的紅色液體滲潤,燕窩靠近岩壁的部分逐漸變為紅色,也叫“血燕”或“紅燕”,含有若干礦物質,營養好,產量很少,被視為燕窩中的珍品。
燕窩獨特的蛋白質成分含量的生物活性分子,有助於人體組織的生長、發育及病後復原。燕子的唾液,富含水溶性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鈣、磷、鐵、鈉、鉀及對促進人體活力起重要作用。
冰糖燕窩
材料:干燕窩8克(2人份), 冰糖4克
做法:
1.用量秤稱好燕窩的份量,成人每次食用燕窩的份量最好是3~5克,不要貪多,一般一周吃兩次為宜。
2.將干燕窩用純凈水浸泡1~3個小時,放於自然通風處,注意觀察燕窩的膨脹程度。
3.待燕窩輕軟膨脹後用小攝子輕輕將浮起的小燕毛夾出。
4.挑完毛之後,用純凈水過濾清洗一至二遍。
5.清洗干凈後,將燕窩按紋理小心撕成細條,燕頭處盡量用指頭碾細。
6.將處理好的燕窩倒入燉盅內,加入純凈水浸過燕窩,稍高1cm的水量為佳。
7.加蓋,置於蒸鍋內,隔水以文火燉2個小時,以表面呈現少量泡沫,有點沸騰、粘稠感和蛋清香味為蒸好的標准。
8.燉的時候,將冰糖化為冰糖水,在出鍋後調入燕窩中,拌勻即可。
木瓜燉燕窩
材料:鮮熟 木瓜1/4~1/2個(視大小而定),燕窩盞30~50克, 冰糖50克。
做法:
木瓜洗凈外皮,用刀剖開,去除內核,用湯匙挖出木瓜肉,備用。將燕窩浸泡於清水中,約30分鍾後倒掉浸過的水,再次加入清水浸泡干凈燕窩一個半小時,然後取出燕窩,和木瓜肉一同放進燉盅內。同時用第二次浸燕窩的清水煮溶冰糖,趁熱倒進已盛有燕窩、木瓜肉的燉盅內,加蓋,隔水燉兩小時,待溫後飲用。
洋參雞湯燉燕窩
用料:燕窩3克,清雞湯1碗,西洋參(花旗參)3克,冰糖30克。
做法:
1、燕窩用溫水發透,鑷去絨毛,撕成條狀。
2、西洋參浸透洗透,斜向切片。
3、將燕窩、清雞湯、西洋參放進燉盅,蓋上盅蓋,隔水燉之。
4、用中火燉1.5小時後加入冰糖,再用小火炮30分鍾即可。
5、燉好取出,溫後服用。
6. 燕窩是什麼東西形成的
燕窩有采自天然的洞燕、人工飼養築於室內的屋燕和加工燕三大類。那麼燕窩是什麼東西形成的呢?我在此整理了燕窩的形成原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燕窩是經過金絲燕喉部有很發達的粘液腺所分泌的唾液在空氣中凝結成固體所形成的,是金絲燕攝食的昆蟲、海藻、銀魚等物經消化後,吐唾築建的鳥巢,呈白色,故稱白燕,又稱官燕,整個燕窩顏色較為白色,此白色為自然白且白中帶點黃。黃燕:整個燕窩或燕窩大部分的地方顏色偏黃色,這是自然現象。從山洞採摘的燕窩也有部分呈現出不均勻的褐紅色、血色、棕色或棕黃色,底部顏色較深,中間和邊緣較淺。應該澄清的是此顏色並非來自燕子口中的血。其形成原因主要被認為是燕窩所處的環境如空氣、濕度、岩石等共同作用的結果,尤其來自燕子棲息的環境及築巢的燕洞壁含有高量鐵質物質向燕窩的滲透。這部分燕窩被稱為血燕。一般認為血燕的礦物質含量豐富,營養價值高於白燕,但並非所有礦物質都一定對人體有益。
洞燕是採摘於野外山洞、沿海峭壁的燕窩,這是最原始的燕窩的存在形態。洞燕色灰色或黃色,羽毛及雜質較多,口感較為爽實。因早期的濫采,金絲燕生存環境遭到破壞,洞燕的產量逐年下降,洞燕出產量很低。隨著環保呼聲高漲,人們積極改變了金絲燕生存環境和燕窩採摘環境。隨後,洞燕逐漸被屋燕取代。屋燕只是採摘的環境由山洞、峭壁變成了人工搭建、適合金絲燕築巢的人工屋,而並沒有改變金絲燕的生活習性。大自然的原始森林環境和人工屋技術的結合,有效解決了金絲燕保護和燕窩產量的矛盾,形成了獨特的原生態屋燕,屋燕色較白,質松,毛少口感較滑軟。如果燕子屋的衛生條件控製得好,屋燕窩會相對干凈,色澤也較理想,而洞燕窩則可能會有較多的沙粒、泥土及其它物資。
燕絲細而密(一般都有天然縫隙);
盞形大而厚身(大約三隻手指疊起一般大);
手感乾爽(輕按容易折斷);
盞內有小量細毛;
燕角較細;
內部囊絲較少;
燕窩浸水以後,平均可發大6倍至12倍;
燕窩的色澤呈象牙白或象牙色偏黃,有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