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燕窩功效 > 病理中f型膠原蛋白指的是什麼

病理中f型膠原蛋白指的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11 01:05:54

❶ 什麼叫膠原蛋白,有什麼作用

一、膠原蛋白是生物高分子,動物結締組織中的主要成分,也是哺乳動物體內含量最多、分布最廣的功能性蛋白,占蛋白質總量的25%~30%,某些生物體甚至高達80%以上。

二、膠原蛋白的作用

1、營養性:膠原蛋白是皮膚必需的營養,能增強皮膚的蛋白質的活性。

2、修復性:膠原蛋白對皮膚具有獨特的修復作用。純膠原蛋白組織工程支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易加工、可塑性並能促進細胞黏附、增殖等優點。

3、伸縮性:膠原蛋白本身具有很好的彈性。因為膠原蛋白在皮膚組織中起著支架、連接的作用,所以對皮膚的伸縮性,以及自動恢復原狀的性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病理中f型膠原蛋白指的是什麼擴展閱讀:

膠原蛋白肽適用人群:

1、由於工作勞累,睡眠不足形成的皮膚晦暗無光、發黃、皮膚彈性差等皮膚衰老的不良症狀。

2、由於年齡、太陽輻射因素引起的皮膚鬆弛、下垂、皺紋、乾燥等皮膚衰老現象。

3、由於體內異常黑色素分泌旺盛,大量沉積皮膚表面,肌膚不能及時代謝出異常黑色素,形成各種色斑。如色斑,黃褐斑、雀斑、早期老年斑等。

4、由於長期戶外活動及皮膚保養不當使膚質受到損傷,過早出現細紋,皮膚乾燥、脫皮、紅腫、毛孔粗大等不良症狀。

❷ 膠原蛋白是不是真的能通過護膚品補充進皮膚

不能,皮膚上皮組織下是結締組織,膠原纖維是結締組成成分之一,膠原蛋白構成膠原纖維,蛋白質是人體自己合成的向f ancl補充膠原的飲料實質上還是促進機體合成膠原蛋白-建議你多吃豬蹄(假如你不易發胖)加強防嗮,買雅詩蘭黛抗老修護精華等促進膠原蛋白合成護膚品也有些,不過30歲前不建議用

❸ 膠原蛋白的功效是什麼

膠原蛋白的功效
◎預防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是指單位骨組織中骨含量的減少。骨骼的生長和發育起自胚胎時期,在30歲時達到高峰,此後就以每年0.5%—1%速度下降,成年人的骨骼數量不再發生變化,但骨的代謝卻持續不停,即骨的生成保持不變,但骨的流失卻不斷增加,數十年後骨含量僅及30歲時的50%。一旦骨的密度降低至難以忍受日常生活中所受的應力時,便極易發生病理性骨折。
骨組織由有機質和無機質兩種成份組構成。骨的無機質主要為骨鹽,其中95%是固體鈣,骨的有機質包括膠原蛋白和非膠原蛋白物質,膠原蛋白約佔90%以上,它的網狀結構對維持骨結構的完整及骨生物力學特性非常重要。當人體缺乏膠原蛋白時,則不易固定鈣質,造成鈣質流失,致使骨質密度降低。因此,適當地補充膠原蛋白,必將有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或發病後受傷部位的癒合。
◎改善關節健康。人體之所以能夠活動自如,就是因為關節的特殊結構。但人的一生中關節要經歷無數次「磨難」,使得關節顯得格外的脆弱。運動員或健身愛好者經常要承受超重負荷,導致許多運動員膝蓋疼痛,手臂關節和肩膀關節受傷(如網球選手、棒球投手)。而老年人群中多數患有膝關節病(與心血管、糖尿病、腫瘤並稱為四大老年病)據統計:有80%的骨性關節發生在55~65歲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增高,66歲以上的老年人幾乎人人患有骨性關節病,這類與關節相關的疾病盡管不立即危及生命,但其疼痛令人痛苦、難受、不安,並且常常轉變為慢性病變,極大地危害人們的身心健康。經研究表明:上述疾病都與膠原蛋白的缺乏有關。

人體正常關節由軟骨、關節囊膜、關節滑液和韌帶等組成。骨骼兩端的軟骨可以保護骨頭,避免骨頭的磨損。其中,蛋白聚糖與膠原蛋白約佔90%的軟骨組織乾重。軟骨本身是一多孔的結構,膠原蛋白是一條條細長纖維形成的網,蛋白聚糖則是具有彈性的球體,水分填塞於其中。當以上組成完整無缺時,軟骨能夠很好地負荷重力。若是膠原蛋白變少,則會使蛋白聚糖與膠原蛋白的網套連接松馳,使得關節在受力時容易變形而加速磨損。由於膠原蛋白是關節中軟骨組織的主要成份,負責構造軟骨組織的框架並將其定型。因此,補充適量的膠原蛋白,可以維持人體自身軟骨組織的自動生成機制,保護關節免於磨損和毀壞,也可以預防由各種原因引發的骨關節炎,並在軟骨代謝中有明顯的增效作用。膠原蛋白用於葯物及食品已有較長的歷史。臨床研究表明:每日口服7~10克膠原蛋白,可升高血液中的羥脯氨酸濃度,減輕膝或髖部骨關節患者的疼痛。

◎健美皮膚。膠原蛋白在皮膚構成中十分重要,皮膚的生長、修復和營養都離不開膠原蛋白。在我國民間流行吃豬皮能美容的說法,而漢朝名醫張仲景創造一個「豬膚方」,他指出豬蹄上的皮有「和血脈、潤肌膚」的作用,由此可知,膠原蛋白對皮膚的美容效果很早就被認同了。

◎美發亮甲。頭發和皮膚都是由角質蛋白組成的,皮膚上的角質蛋白屬於軟角質,而形成頭發的是硬角質蛋白,顯微鏡下觀察頭發的橫切面可知,頭發的中心部位是發髓,中間是膠原蛋白,而最外的一層是毛鱗片。膠原蛋白主要控制著頭發的粗細、彈性和濕潤度,而毛鱗片就會影響到頭發的光澤和觸感,它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負責保護毛發內部的膠原蛋白組織。因為同屬蛋白質的緣故,頭發對高熱或鹼性物質都相當敏感,因為美容美發或工作需要,人們不得不使用吹風機燙發、染發,這必將損傷發質中的膠原蛋白,從而導致頭發出現分叉、折斷甚至脫發。由於頭發的營養源泉是頭皮的皮下組織,只要適時補充膠原蛋白,就可為頭皮的皮下組織提供足夠的養料用以再生和營養發絲,這樣受損的頭發就會重現往日的柔亮動人。同時,因為膠原蛋白具有保濕的效果,將使秀發充滿彈性。

◎豐韻乳房。乳房發育是在女性青春期開始的。豐滿健美的乳房對構成女性的體形和身體,女性的自我意識和性感都是非常重要的。正常發育的健康乳房呈半球狀,豐滿、富有彈性。兩側乳房基本對稱,乳房主要由結締組織和脂肪組織構成,乳房大小取決於乳腺組織和脂肪的數量,而挺拔豐滿的乳房很大程度上依靠結締組織的承托。膠原蛋白是結締組織的主要成份,在結締組織中膠原蛋白經常與多糖蛋白相互交織成網狀結構,產生一定的機械強度,是承託人體曲線、體現挺拔體態的物質基礎。

為保持乳房的健美,在加強胸部體育鍛煉,增加胸部脂肪量的同時,除適量進食脂肪外,還應該補充膠原蛋白,以促進乳房結締組織生成,確保乳房的挺拔健美。另外,膠原蛋白還可增加皮膚彈性,促進皮膚光潔度,這也是促使乳房健美的主要條件之一。

◎減肥健體。在人體生理學中,肌肉與脂肪組織間的新陳代謝會直接被胰島素、生長激素、數種必需氨基酸、蛋白質、脂肪與其它物質間復雜的交互作用所影響,還與運動量有關。膠原蛋白可使脂肪與肌肉間的新陳代謝的生理過程增加,當體內胰島素濃度高時,分解代謝(脂肪的燃燒)幾乎不會發生。而胰島素濃度低時,脂肪酸的代謝比較旺盛。研究表明,人體在沒有進食、熟睡的狀態下,胰島素濃度最低;而服用膠原蛋白有助於延長胰島素維持低濃度的時間。因而使脂肪酸有更長的時間進行新陳代謝,導致體重明顯減輕,達到減肥的目的。據科學研究證明:在睡前3-4小時沒有進食的情況下,服用膠原蛋白減肥效果最佳。

◎提高人體免疫力。膠原蛋白是重要的營養源,含有豐富的、尤其是人體無法合成的氨基酸,經常適量補充膠原蛋白,有助於強化各組織器官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如可以增加細胞增殖、鞏固眼角膜縫橫層排列正常、增加透光度、強化內臟功能、保護肝臟、促進胰島素代謝、改善便秘、防止衰老等作用

❹ 膠原蛋白到底有什麼作用,哪種牌子膠原蛋白粉

膠原蛋白在皮膚中的作用,相當於一張細密的彈力網,牢牢的鎖住水分,支撐著皮膚,膠原蛋白的流失會導致彈力網斷裂,皮膚組織萎縮。皮膚真皮層主要由膠原蛋白纖維、彈性纖維構成框架,提供最基本的支撐作用,年輕的皮膚中膠原蛋白纖維密度高、粗壯,所以彈性非常好,膠原蛋白一旦流失,皮膚開始出現鬆弛、出現真性皺紋 。

❺ 膠原蛋白對人體有什麼作用

膠原蛋白是皮膚的「軟黃金」,當皮膚出現細紋或者斑點的情況,就是膠原蛋白流失造成的。適量地補充膠原蛋白,可以預防衰老。
a)皮膚皺紋和細小皺紋的產生都是和膠原蛋白的流失有關。膠原蛋白能夠滲透真皮層,重建組織結構修復受損的彈力纖維,延續細胞衰老。
b)美白淡斑:肽能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的生成。
c)保水補水:肽鏈中含有大量的親水基因,能夠吸收大量的水分,對皮膚有良好的保濕效果。
d)收縮毛孔:膠原蛋白填充在皮膚的真皮層中,增加緊密度,使其附有張力、彈性。
e)淡化黑眼圈、眼袋:有些人皮膚薄,血液淤積於眼部,造成黑眼圈、眼袋的發生,補充膠原蛋白,填充縫隙,肌膚變緊,淡化黑眼圈作用。
f)挺滿乳房:乳房是由結締組織構成的,而膠原蛋白是組成結締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膠原蛋白與彈性蛋白、多糖蛋白相互交織成網狀結構,產生一定的機械強度,襯託人體的曲線。
g)輔助睡眠、減肥
h)沉澱鈣質:鎖住水分,鎖住鈣質
AYMIN膠原蛋白無添加,非常健康!

❻ 肌原纖維是什麼它和骨骼肌纖維是什麼關系膠原原纖維是什麼它和膠原纖維什麼關系請幫忙解釋一下,

骨骼肌纖維包括肌原纖維吧。膠原原纖維激活變成膠原纖維應該,肌原纖維參與骨骼肌運動,膠原纖維主要在平滑肌里,膠原蛋白就是膠原纖維。病理裡面,膠原蛋白在細胞間質變性融合屬於玻璃樣變,而纖維素養壞死則發生在結締組織和小管壁(裡面還有膠原纖維),我個人理解就是細小動脈壁急性打擊發生纖維素樣壞死,比如惡性高血壓,慢性打擊血漿蛋白沉積於血管壁發生細小動脈玻璃樣變,比如良性高血壓。風濕病急性變質滲出的是纖維素樣壞死物質,SLE活動期發生纖維素樣壞死

❼ 膠質蛋白是什麼有什麼作用

維持細胞間的彈性,增加皮膚的彈力並使之細膩光澤皮膚從表面開始是由表皮層、真皮層、皮下組織三層構造組成,永葆青春的關鍵是真皮層,占真皮層大部分(約 70% )的是屬於膠原纖維的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關系著肌膚的伸展和彈性,顯示著健康美。2、細胞和細胞間的連接,促進新陳代謝,保持青春和健康,延緩衰老膠原蛋白廣泛分布在人體肌肉連接的肌腱中、關節連接的軟骨組織和結締組織中及皮膚的真皮層中,也就是說,人體每個細胞的連接都需要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根據功能不同,可分為13種類型,起到構成人體支架,保證人體活動,使皮膚和肌肉保持彈性的作用。人在20歲以後,膠原蛋白會隨人年齡的增長而衰弱、老化、導致皮膚、骨骼的彈性、韌性明顯降低。而長期不斷地攝入、補充膠原蛋白,才能促進體內膠原蛋白的形成,同時,膠原蛋白的新陳代謝可以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因此,膠原蛋白對於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保持生命活力,延緩衰老具有重要意義。現在發現分布在全身的膠原蛋白有13種以上,不同的種類分布在各器宮和內臟,起到不同的作用。因人體衰老引起的各種症狀,是膠原蛋白新陳代謝衰退的表現,所以激發膠原蛋白的新陳代謝是非常重要的。3、促進鈣在骨骼中的沉積,有效防止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性骨量減少的症狀,人體骨代謝過程中,由於鈣營養長期缺乏,造成骨重建循環不平衡,即骨破壞的過程多於骨形成的過程,導致骨量減少形成骨質疏鬆;另外,骨質有機成分不足,繼發鈣鹽沉著減少也是骨質疏鬆形成的原因之一。因此骨質疏鬆是一種骨膠原和骨礦物質均減少的多病因疾病,其主要病理改變為全身單位體積骨量減少,一般表現為:骨皮質變薄,顯微鏡下骨結構正常,但在骨松質中骨小梁變疏鬆,孔隙增大、顏色變白。會出現腰背四肢疼痛等臨床症狀,嚴重者骨骼畸形甚至會發生骨折。骨質疏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諸如隨年齡增高而激素代謝水平改變,營養攝入不足或吸收不良,酒精中毒及應用類固醇葯物治療等多種因素均妨礙正常的骨代謝。根據原因不同,分為原發性骨質疏鬆和繼發性骨質疏鬆。原發性骨質疏鬆是隨著年齡增加而出現的骨量減少症,又可分為單純型和加速型;繼發性骨質疏鬆常由於疾病如腫瘤或內分泌機能紊亂所引起,種類繁多。目前,從世界范圍看,人的壽命越來越延長。有關數據顯示:世界上60歲以上的老年人約佔10%左右,而60歲以上婦女發生骨折的可能性有25-50% ,由此引起的死亡率高達15-30%,還可引起卧床、喪失生活能力和各種並發症。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靠單純的補充鈣質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鈣的高吸收率必須輔助較高的鈣沉積和較高的利用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足夠的鈣攝入量和相應的膠原纖維是成骨的重要條件,缺一不可,這也是防止骨質疏鬆的要素之一。骨膠原和鈣可充分有效地增加骨密度,增強骨骼的彈性和韌性,從而建立和恢復良好的、正常的骨質,才能有效防止骨質疏鬆症。

❽ 病理學知識點歸納

病理學(pathology)是一門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醫學基礎學科,揭示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改變和轉歸。
一、病理學的內容和任務
病理學教學內容分為總論和各論兩部分。
總論主要是研究和闡明存在於各種疾病的共同的病因、發病機制、病理變化及轉歸等發生、發展規律,屬普通病理學(general pathology),包括組織的損傷和修復、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炎症和腫瘤等章節。

各論是研究和闡明各系統(器官)的每種疾病病因、發病機制及病變發生、發展的特殊規律,屬系統病理學(systemic pathology),包括心血管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淋巴造血系統疾病、泌尿系統疾病、生殖系統和乳腺疾病及傳染病等。

二、病理學在醫學中的地位

病理學需以基礎醫學中的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和免疫學等為學習的基礎,同時又為臨床醫學提供學習疾病的必要理論。因此,病理學在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之間起著十分重要的橋梁作用。

三、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人體病理學研究方法

1、屍體剖驗(autopsy):簡稱屍檢,即對死亡者的遺體進行病理剖驗,是病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2、活體組織檢查(biopsy):簡稱活檢,即用局部切取、鉗取、細針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術方法,從患者活體獲取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活檢是目前研究和診斷疾病廣為採用的方法,特別是對腫瘤良、惡性的診斷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細胞學檢查(cytology):是通過採集病變處脫落的細胞,塗片染色後進行觀察。

(二)實驗病理學研究方法

1、動物實驗:運用動物實驗的方法,可以在適宜動物身上復制出某些人類疾病的模型,並通過疾病復制過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學、發病學、病理改變及疾病的轉歸。

2、組織培養和細胞培養:將某種組織或單細胞用適宜的培養基在體外培養,可以研究在各種病因作用下細胞、組織病變的發生和發展。

四、病理學觀察方法和新技術的應用

1、大體觀察:運用肉眼或輔以放大鏡、量尺、和磅秤等工具對大體標本及其病變性狀(外形、大小、重量、色澤、質地、表面及切面形態、病變特徵等)進行細致的觀察和檢測。

2、組織和細胞學觀察:將病變組織製成切片,經不同的方法染色後用顯微鏡觀察,通過分析和綜合病變特點,可作出疾病的病理診斷。

3、組織化學和細胞化學觀察:通過應用某些能與組織細胞化學成分特異性結合的染色試劑,顯示病變組織細胞的化學成分的改變,從而加深對形態結構改變的認識和代謝改變的了解,特別是對一些代謝性疾病的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4、免疫組織化學觀察(immunohistochemistry):除了可用於病因學診斷和免疫性疾病的診斷外,更多的是用於腫瘤病理診斷。

5、超微結構觀察:利用電鏡觀察亞細胞結構或大分子水平的變化來了解組織和細胞最細微的病變,並可與機能和代謝的變化聯系起來,加深對疾病基本病變、病因和發病機制的了解。

6、流式細胞術(flow cytometry,FCM):不僅可作為診斷惡性腫瘤的參考指標,還可反映腫瘤的惡性程度和生物學行為;亦可用於對不同功能的淋巴細胞進行精確的亞群分析,對臨床免疫學檢測起到重要作用。

7、圖像分析技術(image analysis):主要應用於核形態參數的測定,用以區別腫瘤的良惡性、區別癌前病變和癌、腫瘤的組織病理分級和判斷預後等。

8、分子生物學技術:可應用於遺傳性疾病的研究和病原體的檢測及腫瘤的病因學、發病學、診斷和治療等方面的研究提高到了基因分子水平。

五、病理學的發展史

1、器官病理學(organ pathology)

2、細胞病理學(cellular pathology)

3、超微結構病理學(ultrastructural pathology)

4、免疫病理學(immunopathology)、分子病理學(molecular pathology)、遺傳病理學(genetic pathology)、定量病理學(quantitative pathology)

第一章細胞、組織的適應和損傷

第一節適應

細胞和其構成的組織、器官能耐受內外環境各種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

活的過程稱為適應。在形態上表現為萎縮、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縮(atrophy):是指已發育正常的實質細胞、組織、器官的體積縮小。

1、生理性萎縮:人體許多組織、器官隨著年齡增長自然地發生生理性萎縮。

2、病理性萎縮:

①營養不良性萎縮:可分為局部營養不良性萎縮和全身性營養不良萎縮,後者如:飢餓和惡性腫瘤的惡病質。

②壓迫性萎縮:如:腎盂積水引起的腎萎縮。

③廢用性萎縮:即長期工作負荷減少所引起的萎縮。

④神經性萎縮:如:神經損傷所致的肌肉萎縮。

⑤內分泌性萎縮:如:垂體腫瘤所引起的腎上腺萎縮。

二、肥大(hypertrophy):細胞、組織和器官體積的增大。

1、代償性肥大:細胞肥大多具有功能代償的意義。

2、內分泌性肥大:由激素引發的肥大稱為內分泌性肥大。

三、增生(hyperplasia):實質細胞的增多,可導致組織器官的增大。

1、生理性增生:生理條件下發生的增生。

2、病理性增生:在病理條件下發生的增生。

四、化生(metaplasia):一種分化成熟的細胞轉化為另一種分化成熟細胞的過程。

1、上皮性:胃腺上皮→腸上皮化生

柱狀上皮(氣管、宮頸、膽囊)→鱗狀上皮化生

2、間葉性:纖維結締組織→骨、軟骨

骨骼肌→骨

第二節細胞、組織的損傷

一、原因和發生機制

二、形態學變化

(一)變性(degeneration):是指細胞或細胞間質受損傷後因代謝發生障礙所致的某些可逆性形態學變化。表現為細胞漿內或間質中出現異常物質或正常物質異常增多。

1、細胞水腫(cellular swelling):細胞內水分的增多。

肉眼:器官體積腫大,顏色蒼白。

鏡下:依病變輕重,分別呈顆粒變性,疏鬆樣變,氣球樣變。

2、脂肪變性(fatty degeneration):細胞內甘油三脂的蓄積。

①好發部位:肝細胞、心肌纖維、腎小管上皮。

②病理變化:肝脂肪變性(嚴重時為脂肪肝)

心肌脂肪變性→虎斑心

3、玻璃樣變(hyaline change):又稱透明變性。

①細胞內玻璃樣變:漿細胞中的Russell小體、酒精性肝病時肝細胞內Mallory小體、腎小管上皮細胞中玻璃樣小滴。

②纖維結締組織玻璃樣變:膠原纖維增寬融合,呈均質紅染。

③細動脈玻璃樣變:管壁增厚,有紅染蛋白性物質沉積,管腔狹窄。

4、澱粉樣變:組織間質中有澱粉樣物質沉積。

5、粘液樣變性:組織間質中類粘液物質增多。

6、病理性色素沉著:指有色物質(色素)在細胞內外的異常蓄積,其中包括含鐵血黃素、脂褐素、黑色素及膽紅素等。

7、病理性鈣化:指骨和牙齒以外的組織中有固體鈣鹽的沉積,包括轉移性鈣化和營養不良性鈣化。

(二)壞死(necrosis):活體內范圍不等的局部組織細胞死亡。

1、基本病變:細胞核:核固縮、核碎裂、核溶解。

細胞漿:紅染、進而解體。

細胞間質:崩解

2、類型:

(1)凝固性壞死:壞死組織發生凝固,常保持輪廓殘影。

好發部位:心肌、肝、脾、腎。

病理變化:肉眼:組織乾燥,灰白色。

鏡下:細胞結構消失,組織輪廓保存(早期)。

特殊類型:乾酪樣壞死(發生在結核病灶,壞死組織呈灰黃色,細膩。鏡下壞死徹底,不見組織輪廓。)

(2)液化性壞死:壞死組織因酶性分解而變為液態。

好發部位:腦、脊髓等。

病理變化:壞死組織分解液化。

特殊類型:脂肪壞死(分為創傷性、酶解性,分別好發於乳腺、胰腺)。

(3)壞疽(gangrene):大塊組織壞死後繼發***菌感染,所形成的特殊形態改變。

乾性壞疽:好發於四肢末端,壞死組織乾燥,邊界清楚。

濕性壞疽:好發於腸管、膽囊、子宮、肺,壞死組織濕潤、腫脹,邊界欠清。

氣性壞疽:常繼發於深達肌肉的開放性創傷,由產氣莢膜桿菌引起,壞死組織內含氣泡呈蜂窩狀。

(4)纖維素性壞死(fibrinoid necrosis):壞死組織呈細絲、顆粒狀,似紅染的纖維素。

好發部位:結締組織和血管壁。

疾病舉例:急進性高血壓、風濕病、系統性紅斑狼瘡。

3、結局

(1)局部炎症反應:由細胞壞死誘發。

(2)溶解吸收:壞死組織溶解後常由淋巴管、血管吸收或被巨噬細胞吞噬清除。

(3)分離排除形成缺損:表現為糜爛、潰瘍、空洞、瘺管、竇道。

(4)機化:肉芽組織取代壞死組織的過程。

(5)包裹、鈣化:前者指纖維組織包繞在壞死組織周圍,後者指壞死組織中鈣鹽的沉積。

(三)凋亡(apoptosis):活體內單個細胞或小團細胞在基因調空下的程序性死亡。死亡細胞的質膜不破裂,不引發死亡細胞的自溶,不引起急性炎症反應。

第二章損傷的修復

一、再生(regeneration):組織損傷後,由損傷周圍的同種細胞來修復稱為再生。

(一)再生的類型

1、完全再生:指再生細胞完全恢復原有組織、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2、不完全再生:經纖維組織發生的再生,又稱瘢痕修復。

(二)組織的再生能力

1、不穩定細胞(labile cells):如表皮細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皮細胞等。

2、穩定細胞(stable cells):包括各種腺體或腺樣器官的實質細胞。

3、永久性細胞(permanent cells):包括神經細胞、骨骼肌細胞和心肌細胞。

(三)各種組織的再生

1、上皮組織的再生:

(1)被覆上皮再生:鱗狀上皮缺損時,由創緣或底部的基底層細胞分裂增生,向缺損中心遷移,先形成單層上皮,後增生分化為鱗狀上皮。

(2)腺上皮再生:其再生情況以損傷狀態而異。腺上皮缺損腺體基底膜未破壞,可由殘存細胞分裂補充,可完全恢復原來腺體結構;腺體構造(包括基底膜)完全破壞時則難以再生。

2、纖維組織的再生:受損處的成纖維細胞在刺激作用下分裂、增生。

3、軟骨組織和骨組織的再生:軟骨起始於軟骨膜增生,骨組織再生能力強,可完全修復。

4、血管的再生:

(1)毛細血管的再生:出芽方式。

(2)大血管修復:大血管離斷需手術吻合,吻合處兩側內皮細胞分裂增生,互相連接,恢復原來內膜結構。離斷的肌層不易完全再生。

5、肌肉組織的再生:肌組織再生能力很弱。橫紋肌肌膜存在、肌纖維未完全斷裂時,可恢復其結構;平滑肌有一定的分裂再生能力,主要是通過纖維瘢痕連接;心肌再生能力極弱,一般是瘢痕修復。

6、神經組織的再生:腦及脊髓內的神經細胞破壞後不能再生。外周神經受損時,若與其相連的神經細胞仍然存活,可完全再生;若斷離兩端相隔太遠、兩端之間有瘢痕等阻隔等原因時,形成創傷性神經瘤。

(四)再生的調控

1、與再生有關的幾種生長因子:PDGF、FGF、EGF、TGF、VEGF、CK等。

2、抑素(chalon)與接觸抑制(contact inhibition)。抑素具有組織特異性。皮膚創傷,缺損部周圍上皮細胞分裂增生遷移,將創面覆蓋而相互接觸時,細胞停止生長不致堆積的現象稱為接觸抑制。

3、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在細胞再生過程中的作用。組成ECM的主要成分有膠原蛋白(collagen)、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粘連蛋白(adhesive glycoproteins)。

二、纖維性修復

(一)肉芽組織(granulation tissue):由新生薄壁的毛細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纖維細胞構成,並伴有炎性細胞浸潤,肉眼表現為鮮紅色、顆粒狀、柔軟濕潤,形似鮮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1、結構:新生毛細血管、纖維母細胞、炎細胞

2、作用:

(1)抗感染保護創面

(2)填補創口及其它組織缺損

(3)機化或包裹壞死、血栓、炎性滲出物及其它異物。

(二)瘢痕組織:是由肉芽組織經改建成熟形成的纖維結締組織,對機體有利也有弊。

三、創傷癒合

(一)皮膚創傷癒合基本過程

1、傷口早期的變化:傷口局部壞死、出血及炎症反應。早期以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3天後轉為巨噬細胞為主。

2、傷口收縮:2-3往後傷口周圍出現新生的肌成纖維細胞

3、肉芽組織增生和瘢痕形成:創傷後約莫第3天最先;肉芽組織中的毛細血管垂曲於創面發展,瘢痕中的膠原纖維(5-7天起由成纖維細胞發生,在局部張力的作用下)最終究皮膚外觀仄止。瘢痕大約在一個月閣下完全形成。

4、表皮和其他組織再生:創傷24小時內,已起頭建復

(二)創傷癒合的類型:按照損傷水平和有沒有感染,可分為一期癒合和二期癒合

一期癒合特點是:缺損小、無感染,炎症輕、少許肉眼組織、傷心縮短不較著,愈應時間短,形成的瘢痕小

二期癒合特點是:缺損大、常伴感染、炎症重、大量肉芽組織、傷口收縮顯著(肌成纖維細胞起重要作用,與膠原無閉)、癒合時候長、形成的瘢痕大。

(三)骨折癒合

1、血腫形成

2、纖維性骨痂形成:骨折後2-3天,血腫入手下手由肉芽組織代替而機化,繼而發生纖維化。肉眼及X線查抄見骨合局部成梭形腫脹。約1周擺布,形成透明軟骨(多見於骨膜的骨痂區)

3、骨性骨痂的形成:纖維性骨痂分化出骨母細胞,並形成類骨組織,今後出現鈣化,形成編織骨。纖維性骨痂中的軟骨組織也改變為骨組織。

4、骨痂改建或再塑:在破骨細胞的骨質吸收以及骨母細胞的新骨質形成的調和作用下完成的。

(四)影響癒合的因素

全身因素:青少年、機體含充沛維生素C、含硫氨基酸時,癒合快。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第一節充血

器官或組織內血液含量異常增多稱為充血(hyperemia)。

一、動脈性充血(arterial hyperemia):器官或組織因動脈輸入血量的增多而發生的充血,又稱主動性充血(active hyperemia),簡稱充血。

1、原因:生理、病理情況下,血管舒張神經興奮或舒血管活性物質釋放,使細動脈擴張,動脈血流入組織造成。

2、類型:生理性充血,炎症性充血,減壓後充血。

3、病變:器官、組織腫大,呈鮮紅色,溫度升高。

4、後果:多為暫時性血管反應,對機體無重要影響和不良後果。

二、靜脈性充血(venous hyperemia):器官、組織由於靜脈迴流受阻,血液淤積在小靜脈和毛細血管內,簡稱淤血(congestion)。

1、原因:靜脈受壓、靜脈腔阻塞、心力衰竭。

2、病變:器官或組織腫脹,暗紅,在體表時可有紫紺,溫度下降。代謝功能低下,鏡下見小靜脈及毛細血管擴張,可伴組織水腫及出血。

3、後果:取決於淤血的范圍、器官、程度、速度及側支循環建立的情況。表現為:淤血性出血、淤血性水腫、實質細胞變性壞死、淤血性硬化及側枝循環的開放。

4、幾個重要臟器的淤血:

(1)慢性肝淤血:大體上表現為「檳榔肝」,鏡下肝小葉中央靜脈擴張淤血,周圍肝細胞脂肪變性。

(2)慢性肺淤血:肺組織腫脹,呈暗紅色,鏡下肺泡壁毛細血管及間質小血管擴張充血。

❾ 膠原纖維,膠原蛋白,纖維素,纖維蛋白的區別求詳細介紹啊~謝啦!

1.纖維組織包括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和網狀纖維等,其中膠原纖維肉眼觀呈白色,又稱白纖維;彈性纖維顏色呈黃色,又稱黃纖維。
2.膠原纖維、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構成膠原原纖維,膠原原纖維進一步構成膠原纖維。
3.纖維蛋白、纖維素:纖維蛋白是血中的纖維蛋白酶原在酶的作用下轉變而成的,在凝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纖維素指一種多糖,但是在臨床上常常把疾病過程中滲出的纖維蛋白稱為纖維素,如纖維素性心包炎中的纖維素就是這種用法。

❿ 【楓楓老師專欄】口服膠原蛋白對皮膚的作用綜述——請認真閱

口服膠原蛋白或膠原蛋白水解產物是否有助於提升皮膚中膠原蛋白的含量、進而改善皮膚的水分、彈性等一直頗受爭議。本文綜述了近年來國內外關於膠原蛋白(尤其是口服膠原蛋白)對皮膚的效果研究,結果表明口服膠原蛋白及其水解產物,可以部分為肽的方式被快速吸收,靶向性被皮膚利用,顯著提升皮膚中膠原蛋白的含量、抑制皮膚膠原蛋白降解、減少皮膚損傷,並改善皮膚的含水量等指標,是一種有效的皮膚改善營養品。

正文:

膠原蛋白廣泛分布於人體骨骼、皮膚、血管、韌帶、軟骨等組織器官中,是結締組織主要的結構蛋白,占動物總蛋白的25%~30%。迄今為止,共發現了20餘種膠原蛋白,其中Ⅰ型膠原蛋白含量最高,約為90%。在皮膚中膠原蛋白分布於真皮層,含量約為70%,主要為I( 85% )、III和Ⅴ型[1]。

膠原蛋白被普遍認為真皮的支撐結構組成,其網狀架構為皮膚提供了保護和彈性,在纖維之間則分布著大量的水分、細胞外基質和功能性細胞,是皮膚重要的生化反應場所,為表皮層提供水分和營養[2]。

真皮層膠原蛋白可被多種因素破壞:基質金屬蛋白酶(MMP)可使其降解,自由基可使之變性,日光中的紫外線能夠讓膠原蛋白變性[3],美拉德反應則可以讓糖類和膠原蛋白反應形成糖基化產物[4],發黃,並且失去彈性。在衰老皮膚中的膠原蛋白纖維明顯比年輕的皮膚中纖維,而且紋路紊亂(降解後失去正常紋理)。真皮中膠原蛋白的含量隨著年齡下降,在40歲以上和更年期婦女腹部皮膚中顯著下降[5]。

真皮的膠原蛋白合成不足,或者被破壞過多,將會使皮膚彈性減弱,引發皺紋、缺水、光澤黯淡等多種衰老症狀,因此保護和補充真皮中的膠原蛋白對於美容護膚有重要意義。補充維生素C等抗氧化劑、減少糖類食品的攝入、抑制MMP活性、避免紫外線,都有助於保護皮膚中的膠原蛋白免受損失,或者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

在中國傳統上有食用驢皮(阿膠)、豬蹄、雞爪美容抗皺的說法,這些食物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同時市場上近年來流行服用膠原蛋白水解產物(CH)為主要功效成分製成的美容口服液或膠原蛋白粉。銷售者相信其有提升皮膚膠原蛋白含量,並提升皮膚彈性、使皮膚變得更年輕、緊致的功效。但這一說法受到一些營養學家的駁斥,認為雖然膠原蛋白對皮膚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這種傳統上「吃什麼補什麼」的說法屬於無稽之談,沒有可靠的研究證據證明口服膠原蛋白及其水解產物具有改善皮膚的功效,即使服用者認為有效,也多半是心理作用而已。反對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口服的膠原蛋白並不一定能被人體吸收;

即使被消化,膠原蛋白也是被先分解成游離氨基酸再吸收,這與攝取其它食物中的氨基酸並無區別,並不能說明膠原蛋白比起其它蛋白質來源有什麼優點;

即使膠原蛋白被消化後再吸收,也不能保證能夠到達皮膚;

即使到達皮膚,也不能保證一定參與皮膚中膠原蛋白的合成。

本文綜述了國內外近年來關於膠原蛋白的研究成果,就上述核心問題進行討論。

1. 膠原蛋白的消化、吸收(吃了能被吸收嗎?)

膠原蛋白是一種易於吸收的膠原蛋白,而且相當一部分是以多肽形式直接吸收入血的。冷向軍等(2005),Steffen Oesser(1999)等研究表明膠原蛋白吸收率超過95%,甚至可達100%,其中相當一部分蛋白質大分子可被腸直接吸收[6-8],Mari Watanabe-Kamiyama, Muneshige Shimizu, Shin Kamiyama等(2010)通過14C標記,證明Winstar小鼠在攝入CH後3小時內,血漿中的膠原蛋白水解產物濃度就達到峰值[11],這些都表明膠原蛋白水解產物可以被良好地消化和吸收。

Koji Iwai, TakanoriHasegaw(2005)等研究了來自豬皮、雞爪和軟骨的膠原蛋白多肽在人體的吸收。口服後1-2小時,就能夠大量被吸收入血,而且證實其中有相當一部分(1/3或更多)是直接以肽的形式吸收的,而不是單純的游離氨基酸(FAA)[9]。Hiroki Ohara, HitoshiMatsumoto(2007)用魚鱗、魚皮、豬皮膠原蛋白進行了吸收研究,證實了前面的成果,並發現進入血液中最多的肽是Pro-Hyp結構,Mari Watanabe-Kamiyama等(2010)也發現小鼠攝取CH之後,其血漿中顯著出現了膠原蛋白特徵性的Gly-Pro-Hyp三肽序列[11]。

基於前人的研究與自己的試驗,Steffen Oesser(1999)認為:蛋白質分子必須先水解成游離氨基酸才能吸收入血(Boullin et al. 1973, Mathews andLaster 1965)的說法可能需要修正,其後有許多實驗已經證實蛋白質大分子可以被腸直接吸收,甚至保持其原有功能[8]。

2. 膠原蛋白吸收後的分布(能否到達皮膚?)

試驗證實:膠原蛋白及其水解產物被吸收後,可以到達皮膚並被皮肝利用。

Mari Watanabe-Kamiyama等利用放射性同位素14C示蹤研究了來自雞爪的I型膠原蛋白CH吸收後在小鼠身體的分布情況。口服後2~6小時,被標記的Gly-Pro-Hyp三肽分布至全身各主要器官。14天後,僅在皮膚中還保持著70%的放射水平。將小鼠皮膚進行水解並分析,證實其皮膚中的Gly-Pro-Hyp三肽就是來自雞爪的三肽[11]。

Oesser等人報道的大分子的膠原蛋白可以被直接吸收並且富集在腎、軟骨[8],Mari Watanabe-Kamiyama等還發現,Gly-Pro-Hyp則特異性地沉澱在皮膚中。

上述試驗表明I型膠原蛋白水解產物在被吸收後雖然初開始分布於全身,但可以靶向性地分布於富含膠原蛋白的組織中(包括皮膚)並且被特異性地利用34.討論和展望. 口服膠原蛋白及CH對皮膚的作用

4.1 口服膠原蛋白及CH能夠特異性使皮膚中膠原蛋白含量提升的機理

如前所述,現有試驗證實口服膠原蛋白及CH/CP,有使皮膚中膠原蛋白含量提升,進而改善皮膚含水量、減少皮膚因UVB導致的損傷等多種好處。其機理可能是:為皮膚提供足夠多的合成膠原蛋白所需的氨基酸作為原料,並且有相當一部分是以活性小肽的方式被直接、高效地吸收和利用,同時膠原蛋白肽能夠抗氧化和抑制MMP2活性,從而保護皮膚中的膠原蛋白免於消耗、分解。

4.1.1 口服膠原蛋白及CH能夠高效補充皮膚合成膠原蛋白所需要的氨基酸

膠原蛋白的氨基酸組成比例非常特殊,其中的甘氨酸、脯氨酸-羥脯氨酸含量達50%左右,一般的蛋白質食物中能夠提供的這三種氨基酸數量遠遠不夠。假設成人每天合成10g膠原蛋白,需要脯氨酸/羥脯氨酸約2.5g,假定食物的吸收率為100%,以雞蛋提供的氨基酸為原料,則獲得足夠的脯氨酸/羥脯氨酸(脯氨酸在雞蛋中的含量為3.07%[34]),共需要943g,大約19個雞蛋。但若以膠原蛋白或CH供應這些氨基酸,只需10g就足夠了。這說明口服膠原蛋白是高效的。

的確,甘氨酸、脯氨酸在傳統上並不是人體必需氨基酸,可以通過其它氨基酸合成,但這引出兩個問題:

1)酪氨酸、半胱氨酸、與谷氨醯胺、精氨酸,可有還有甘氨酸、脯氨酸一起被稱為條件必需氨基酸,因為在特定的生理、病理條件下,它們的合成速度不能滿足細胞需要[21]。在人體衰老時,由於自由基、內源性衰老因素、糖基化、光老化、MMP活躍等諸多因素,合成減慢而損失增多,合成膠原蛋白所需要的條件必需氨基酸很可能供應不足,因而需要特別補充。

2)即使必需氨酸攝入充分,可以轉化成這些氨基酸,也必須獲得其它氮源,這是一個耗能過程。試驗證實,僅依靠必需氨基酸或高比例的必需氨基酸並不能使試驗動物生長良好。1965年,FAO和WHO的專家組提出:「膳食中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因而還有膳食中全部必需氨基酸與總氮的克數比,對必需氨基酸的需要有明顯影響。」[21]

對機體來說,利用現有能夠直接利用的氨基酸、多肽是耗能最低、速度最快的途徑,這很可能是口服膠原蛋白對皮膚和其它富含膠原蛋白的結締組織有高效作用的重要機制之一。

4.1.2 口服膠原蛋白及CH有高效的吸收途徑與方式——多肽直接吸收

通常認為,蛋白質必須在小腸中被水解為游離氨基酸(FAA)才能夠被吸收並被機體利用。這是有人認為口服攝入膠原蛋白與其它種類的蛋白質沒有什麼區別的根本原因。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前述文獻已經提到,來自於口服膠原蛋白和CH的肽結構在口服攝入2小時之後即在血漿中出現峰值,運輸到達皮膚時仍然保持著原有的序列結構。

張偉、廖益平指出:因囿於Dogman的蛋白質必須被消化成FAA才能被吸收的觀點,肽的研究一直處於停滯狀態。Bachwell(1995)發現在腸刷狀緣上有甘氨醯脯氨酸的寡肽轉運系統。Grimble等(1986)研究表明,人體水解肽的能力很大,大量的小肽可穿過腸屏障,以小肽形式進入血液循環,對動物的研究得出,小肽被完整吸收後可以二肽、三肽的形式進入血液循環。肽的吸收不僅比游離FAA迅速,而且還有吸收率高的優勢。In-fante(1992)和Boza(1995)證實,以寡肽形式為氮源時,整體蛋白質沉積高於相應AA日糧或完整蛋白質日糧。肽不僅是蛋白質代謝的底物,而且也是重要的生理活性調節物,它可以直接作為神經遞質、間接刺激腸道受體激素或酶的分泌而發揮生理作用[22]。

在畜禽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工作中也發現,基礎日糧選用的飼料來源不同,得到的氨基酸需要量結果有很大差異,原因是不同飼料中氨基酸利用率之間有差異(計成等,1984)。至於不同來源飼料的氨基酸利用率為什麼存在差異,研究人員一直把它作為一個黑箱理論進行迴避[23]。

研究已經證實,肽可以被直接吸收,有獨立的轉運機制,比FAA的吸收效率更高,應該能夠解釋這個黑箱理論,在口服膠原蛋白吸收上也是如此。

4.2.3 膠原蛋白肽可以被皮膚組織更高效地利用

傳統上認為蛋白質的合成是從tRNA轉運FAA至mRNA組裝開始的。在mRNA上,FAA按照遺傳密碼依次排列組裝形成肽鏈,之後再形成高級結構[36]。

Backwell(1994) 用同位素技術證實,組織本身有直接利用肽合成乳蛋白的能力。樂國偉等通過動物試驗也發現,肽可以被組織直接利用,比起FAA,效率更高[22]。

已知在經典蛋白質合成過程中,每組裝一個AA形成肽鍵,共需要消耗4個高能磷酸鍵[36]。但如果能夠直接利用多肽,即是一個節能並且更快速的過程。不同的蛋白質來源可以水解出不同的肽[22],可以猜測口服膠原蛋白和CH可以提供更適合機體高效、節能地合成自身膠原蛋白的肽,從而比其它蛋白質來源、或FAA更有優勢(即:具有蛋白特異性[12])。

4.4.4 CP提升皮膚膠原蛋白的其它作用機制(趨化性、信號傳導、抗氧化,以及對MMP的抑制)

研究發現口服膠原蛋白和CH/CP後可特異性作用於膠原蛋白豐富的組織中,而且不同氨基酸序列的肽富集的部位不同:Gly-Pro-Hyp序列主要被皮膚利用[8,11]。這可能與成纖維細胞和膠原蛋白肽之間的趨化性有關。

體外細胞培養試驗發現Pro-Hyp對成纖維細胞、外周血液嗜中性細胞、單核細胞具有趨化性[24,25]。Yasutaka Shigemura(2009)等的研究則重復證實了這一現象:Pro-Hyp可以顯著加速成纖維細胞從皮膚中遷移至培養板,他們認為,Pro-Hyp可能是一個在正常和病理情況下都很重要的生理學角色。它可能在Pro-Hyp信號通路中擔任信號肽角色,甚至被直接轉運入成纖維細胞成為直接信號[15]。

口服膠原蛋白及CH對於皮膚組織中的膠原蛋白正面作用,還可能來自於其抗氧化作用、抑制MMPs的作用,使體內膠原蛋白避免被分解、破壞。

劉高梅(2012)的研究表明小分子膠原多肽具有顯著的抗氧化作用[26]。

王潔昀(2009)發現高劑量骨膠原肽能顯著提高模型小鼠血液及皮膚中總抗氧化能力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過氧化物酶活力(CAT)活力(P<0.05),顯著降低體內總自由基(ROS)水平及丙二醛(MDA)含量,效果略優於0.1%硫辛酸(LA)[27]。

MMPs活躍是導致膠原蛋白損失的主要原因之一。Vivian Zague的試驗顯示攝取CH顯著降低了MMP2及其酶原的活性(P<0.05),該MMP主要負責分解的I正是真皮的主要膠原蛋白——I型膠原蛋白。[18]。

4.2未來展望

口服膠原蛋白和CH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這是它作為皮膚保養品最重要的基礎之一。

臨床研究顯示CH具有良好的耐受性[28-30]。在小鼠經口服或皮膚急性毒性試驗中未觀察到副作用或毒性反應[12,31]。研究其對不同菌株的沙門氏菌、埃希氏大腸桿菌(E. coli)、骨髓細胞的作用,未顯示出任何突變增加或者致癌性[32]。所有現有數據清晰顯示短期和長期口服CH都是安全的。

作為一種食品,FDA將CH列入GRAS(ger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普遍認為安全),屬最高安全級別[33]。德國聯邦葯物和醫學器械研究所、消費者事務部(Ministry for Consumer Affaires)、WHO也確認CH是安全的,大量或者食用一般數量均沒有安全風險。

余宙, 范青生(2010)對口服魚皮膠原蛋白對人體的一般安全性影響進行了觀察,顯示魚膠原蛋白對人體健康無明顯損害,心電圖、腹部B超、胸檢查等結果均在正常范圍內[19]。

膠原蛋白及CH的作用機制還未完全明了,對人的臨床研究還不普遍,在這方面顯然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開展。但現有研究已經清晰指明了方向和趨勢。

====2013年11月148日補充(以後會不定時根據最新研究進展補充證據,我不介意在有空時多販點文獻過來。我十分奇怪,研究不研究的,讀不讀文獻的,都在那裡發表意見,還一個比一個斬釘截鐵,不知哪來的底氣?難道就是高中教科書上那些過時了10年的知識么?)====

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結果認為口服補充膠原蛋白肽可改善皮膚水分和彈性。試驗時間12周,24名女性和8名男性,年齡30~48歲,正常健康人群。用計算機隨機分組,每組8人[ 引用文獻 :Choi S Y, Ko E J, Lee Y H, et al. Effects of collagen tripeptide supplement on skin propertie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 Journal of Cosmetic and Laser Therapy, 2013 (0): 1-6.]。

3.1 口服膠原蛋白促進真皮膠原蛋白纖維合成、成纖維細胞(FB)增殖

Naoyamatsuda, Yoh-ichi Koyam等(2006)等研究了口服膠原蛋白對成纖維細胞和真皮細胞間質的作用。給豬餵食膠原蛋白多肽0.2g/kg共62天,試驗表明口服膠原蛋白可以提升成纖維細胞密度,並以特異性蛋白方式促進真皮膠原蛋白纖維的形成[12]。

Naoya matsuda, Yoh-ichiKoyam等還曾報告了喂給膠原蛋白水解產物提升兔子跟腱中膠原蛋白纖維直徑和密度的實驗。實驗均提示口服吸收的膠原蛋白可特異性地作用於膠原蛋白含量豐富的組織中的膠原蛋白纖維,例如跟腱、真皮[12]。

3.2 口服膠原蛋白對皮膚的作用

Sumida(2004)等通過試驗評估了日常攝取CH(10g)對皮膚的影響。試驗組為20位健康的日本女性,對照組為19人,服用安慰劑。在試驗的60天中,發現試驗組女性的皮膚吸水能力逐漸上升,不過相對於對照組,統計學差異不夠顯著。值得強調的是兩組都有服用400mg維生素C,因此膠原蛋白的合成效果可以考慮是維生素C帶來的[13],但這是一個雙因子試驗,而且服用的Vc劑量很大,也並未否定膠原蛋白對皮膚的改善作用。

KoyamaYoichi等(2006)研究了日常攝食膠原蛋白多肽(CP)對人角質層含水能力的影響。試驗組中健康的日本女性每人每天飲用含有10g CP的100ml飲料持續60天。試驗組20位女性皮膚角質層吸水能力較對照組(服用安慰劑)高,未發現血檢異常。提示口服CP可以提升角質層含水量而不會導致血液異常[14]。

Yasutaka Shigemura(2009)等研究了來自膠原蛋白的Pro-Hyp寡肽對小鼠皮膚中成纖維細胞遷移和生長的作用。試驗結果提示Pro-Hyp可能刺激皮膚中成纖維細胞生長,並且增加從皮膚中遷移出的成纖維細胞數量[15]。

口服膠原蛋白可抑制UVB引起的皮膚損傷。Modori Tanaka等(2009)進行了為期6周的實驗,試驗組喂給小鼠餵食0.2g/kg/天的膠原蛋白多肽(CP),發現:口服CP能顯著提升角質層含水量,防止角質層因UVB照射而增厚,並增加小鼠真皮層中I型膠原蛋白含量(比對照組高出近2.5倍)。這可能是由於膠原蛋白多肽具有抗氧化作用,同時也可能是因為具有其它活性[16]。

Hiroki Ohara等人(2010)以培養的人皮膚成纖維細胞為材料,研究了多種CP對皮膚細胞外基質成分和細胞增殖的影響,發現濃度為200nmol/mL的Pro-Hyp提升了成纖維細胞增殖(1.5倍)及透明質酸的合成(3.8倍),作者認為CP可以刺激細胞有絲分裂和透明質酸合成[17]。

VivianZague等(2011)研究了日常攝取的膠原蛋白水解物(CH)對於皮膚細胞外基質蛋白的影響。試驗組小鼠皮膚中I型膠原蛋白增加了4倍(3.4±1.7),投喂酪蛋白的對照組只有(0.8±0.5)。IV型膠原蛋白,試驗組是(6.7±1.1) ,為對照組的3倍(2.3±1.2)。作者認為CH在營養學上並不被高看(氨基酸不完全),但能顯著促進I型膠原蛋白的合成。但對於人的皮膚作用,還需要臨床研究[18]。

余宙, 范青生等(2010)觀察了魚皮中提取的膠原蛋白對人體皮膚水分和一般安全性的影響,試驗認為口服魚膠原蛋白有顯著提升皮膚水分的作用[19]。

周雙琳,王海燕等(2011)觀察了小分子魚膠原蛋白粉對改善女性面部膚質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用問卷調查、Visia、皮膚水份測試儀等分析皮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口服小分子魚膠原蛋白粉有改善睡眠及增強體力的作用,受試組健康評分較口服前有明顯改善(P<0.05)。儀器測試顯示:受試組面部皮膚的細紋、毛孔、紋理 、紫質、水份、油脂改善明顯(P<0.05)(試服者的自我感受與儀器測試結果趨勢一致)。受試前後志願者無明顯不良反應。結論認為口服小分子魚膠原蛋白粉可一定程度地改善女性面部膚質,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具有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0]。

閱讀全文

與病理中f型膠原蛋白指的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43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864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29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30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38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852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26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194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376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19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40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07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647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30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284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03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03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32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41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