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最大的紅薯產地在哪個省份
紅薯的栽培分布很廣,南起南海諸島,北至內蒙古,西北達陝西、隴南和新疆一帶,東北經遼寧、吉林延展到黑龍江南部,西南抵藏南和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黃淮海、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各省是我國紅薯主產區。目前,我國的紅薯總種植面積保持在620萬公頃左右,總產量穩定在1億噸以上,分別佔全世界的70%和80%。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紅薯生產國。目前國內紅薯生產大省主要有河南、四川、山東、湖南、湖北、安徽等。在四川分出重慶之前,是四川最多,現在國內最大的紅薯產地是河南省。
B. 請教重慶直轄市榮昌縣的歷史沿革
榮昌縣位於四川盆地川中丘陵的川東平行嶺谷區交接處, 重慶市西部,東鄰大足,南接永川、瀘縣,西連隆昌,北靠內江、安岳,總面積1079平方公里.全境地貌以淺丘為主,土地肥沃,地勢起伏平緩,平均海拔380米,山嶺南有古佛山(主峰三層岩海拔711.3米,為全縣最高點),中有螺罐山,北有銅鼓山。 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降水量1099毫米,年平均氣溫17.8攝氏度,年總積溫6482攝氏度,平均氣溫穩定通過溫度的總積溫5633攝氏度,無霜期327天,月極端最高溫度39.9攝氏度(1972年),月極溫最低溫度-3.4度(1975年),歷年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2度,為265天。年平均日照時獲得1282小時。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榮昌縣歷史悠久,約在兩萬年以前,榮昌地域就有原始人群在此繁衍生息。西漢以後,縣地基本上均為江陽和漢安兩縣屬地。唐乾元二年正月,即公元758年,始設昌州,下轄昌元、靜南、大足三縣,昌元縣的設置便是榮昌地域建縣的開始,時為唐昌州府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更名為榮昌縣,縣治今昌元鎮,屬重慶府。民國時期隸屬重慶蜀軍政府及四川省政府。1949年12月7日榮昌解放後,成立縣人民政府,縣府設昌元鎮至今,先後隸屬江津專區,永川地區,1983年並入重慶市。 榮昌縣人才輩出。縣人張培爵積極投身反清革命,參與發動重慶起義,最早建立了四川第一個省級政權──蜀軍政府並被推任都督;昌元鎮人王麟團長,喋血騰縣,在台兒庄戰役中英勇犧牲;路孔鎮人、文化戰士柳乃夫抗日戰爭中在山西茅津渡口光榮殉國;雙河鎮人榮增明、榮隆鎮人潘鴻志,在重慶解放前夕血濺渣滓洞。在當代,主要有中央電視台高級編導鄧在軍,原國家科委副主任、學部委員趙宗燠、著名黨史專家李新、國畫家陳子庄、青年作曲家劉青等。 [編輯本段]人口民族 據榮昌縣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7年末全縣常住人口65.0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54萬人,城鎮化率34.7%,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按戶籍人口統計,年末全縣總人口為827487人,比上年末增加5178人;人口性別比為105.7;全年出生人口10212人,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0.5,出生率為12.4‰;死亡人口5741人,死亡率為7.0‰;自然增長率為5.4‰ 榮昌縣是一個少數民族散雜居縣。全縣有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傣、黎、僳僳、佤、拉祜、水、納西、土、達爾、羌、仡佬、阿昌、塔吉克、俄羅斯、獨龍等30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的人口為2300人,其中回族人口最多,達706人,佔少數民族總人口的30%左右,主要集中居住在清流、遠覺、盤龍三鎮。少數民族人口中,80%左右是從事農業生產,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都相對偏低。 行政區劃 榮昌縣現轄16個鎮,5個街道,209個行政村、41個社區。5個街道為昌元街道、昌州街道、廣順街道、安富街道、雙河街道。16個鎮為清江鎮、榮隆鎮、龍集鎮、盤龍鎮、遠覺鎮、吳家鎮、觀勝鎮、銅鼓鎮、清流鎮、仁義鎮、河包鎮、古昌鎮、峰高鎮、直升鎮、路孔鎮、清升鎮。 [編輯本段]區域特色 一是特色美食:榮昌飲食文化源遠流長,特色美食自成體系,風味小吃獨具特色。鹵白鵝、黃涼粉、鋪蓋面、羊肉湯、豬油泡粑、烤乳豬、清江豆豉魚等傳統小吃獨樹一幟,風味獨特。其中黃涼粉、鹵白鵝、羊肉湯被授予「中國名菜」 和「重慶名特小吃」等稱號,成為香飄巴渝,享譽神州的經典美食。 二是特色產品: 榮昌特色資源得天獨厚,特色產品極具開發潛力。夏布、茶葉、陶器、摺扇等傳統特色產品得到不斷發展,香脆竹、蘭草、魚苗等新的特色產品正在形成。夏布產品系列開發已列入重慶市科技興渝百億工程,產品主要銷往韓國、日本及港澳台地區,年產值1.2億元,出口創匯1500萬美元。榮昌是全國最大的紅碎茶出口基地縣,年出口紅碎茶2萬噸,境內有自營出口權的茶葉生產企業5家,已建成茶葉生產基地1.6萬余畝,綠茶「天崗玉葉」獲1997年中國農博會金獎。已建成生薑基地1.5萬畝,鮮姜常年出口日本。每年農業創匯2000多萬美元,農產品出口量總和佔全市出口量總和的比重為全市第一。榮昌陶器是中國四大名陶之一,已有800多年的生產歷史,現西部陶都博藝館和陶都風貌特色鎮正在建設之中,建成後將再現全國三大陶都風貌。 榮昌摺扇已有300多年的生產歷史,是我國三大名扇之一,與蘇杭扇齊名。香脆竹是榮昌結合退耕還林工程新培育的特色產品,規劃建設香脆竹生產基地15萬畝,現已建成基地7萬余畝,加工的「包黑子」牌香脆竹系列產品在中國第十四屆竹文化節上獲得四項金獎,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三是特色產業:榮昌是畜牧名縣,畜牧資源優勢和科技優勢明顯,是全國畜牧獸醫科技示範縣和國家無規定動物疫病區示範區,1998年經重慶市政府批准成立中國重慶畜牧科技城。榮昌豬、鵝、蜂在重慶市畜牧業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榮昌豬是世界八大名豬、中國三大名豬之一,母豬存欄量常年在10萬頭左右,佔全市的十二分之一;肉鵝出欄量150萬只左右,佔全市的六分之一;蜂產品1400多噸,佔全市的四分之一。全縣形成了以豬、竹、茶、桑為支柱產業,以無公害蔬菜、養蜂、禽蛋、孵抱、名貴花木、水稻制種、中葯材等為優勢產業的農業產業化格局。全縣建成專業合作社109個、綜合服務社116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從業人數1.3萬人,年銷售收入6.3億元,實現利稅3850萬元。全縣現有飼料生產企業60多家,通過GMP認證的獸葯企業9家,獸葯飼料企業年產值11.8億元。西部飼料獸葯市場年銷售額突破15.9億元。西部飼料獸葯市場於2003年7月竣工,現有160多戶商家入駐,涉及國內27個省、市的426個企業和106個國外企業的產品,市場門面入駐率達100%。市場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設之中,該市場全面建成後,將是西部最大,也是全國同類市場中功能最好、信息最全、檔次最高的一流專業市場。 [編輯本段]基礎設施 榮昌交通便利。縣內公路運輸發達,形成了「兩縱三橫」、縱橫交錯的道路交通網路,實現了鎮鎮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初步實現村村通客車;有功能完善的三級車站和二級汽車站各一個,鐵路運營站4個,鐵路專用線2條,客貨運輸網路完善。我縣現有鐵路34.8公里,公路2037公里,水運里程127.5公里。全縣擁有車輛4184台,營運船隻159艘。我縣公路按行政等級分,有國道(成渝高速路)一條29.6公里;省道(S108線--渝隆路)一條33.8公里;縣道七條154公里;鄉道33條229.3公里;村道1576公里。 榮昌通訊發達。福杭貴成國家一級光纖干線通過榮昌,擁有裝機容量3萬門的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網,可提供國內、國際電話服務以及電報、傳真、無線通訊、數據傳輸、國際互聯網各項業務;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中國鐵通、重慶廣電均已入駐榮昌,並形成了良性的競爭發展格局。移動通訊、廣播電視信號實現了全履蓋。 榮昌供電穩定。全縣農村電網改造已全面完成,城網改造正積極實施。縣內火力發電廠2座、小型水利發電站1座,總裝機容量5.4萬瓦,擴容後可達15.4萬千瓦,年發電能力20億度以上;有110千伏變電站2座,3千伏變電站8個,110千伏變電站1座,形成了較完善的輸變電網路,全縣供電穩定。 榮昌水資源充足。縣內徑流量3.25億立方米,有瀨溪河、清流河等148條溪河。各類水利工程11104處,蓄水提水總量15163萬立方米,有效水量10939萬立方米;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41983萬立方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521立方米。縣城形成了環形供水管理網體系,日供水能力5萬噸,供水充足。 榮昌天然氣儲量豐富。全縣天然氣儲蓄量100億立方米,現有氣井34口,日產量40餘萬方,並實現了民用氣管網化,供氣有保障。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工業經濟 榮昌工業主要分布在成渝公路、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榮瀘公路沿線的昌元、廣順、仁義、安富、雙河等鎮。全縣以機械、絲綢、建築建材、食品及飼料工業為主導產業,生物制葯、獸葯等新興產業正在迅速崛起。2001年,榮昌擁有工業企業3400餘戶(包括個體、私營企業)。其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企業33戶,實現總產值28.7億元,上交稅金28.7億元,其中年上交稅金1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戶。境內榮昌豬、夏布、陶瓷、紅碎茶、摺扇等五大傳統產業初具規模,榮昌夏布已列入全市「科技興渝百億工程」,榮昌還是全國最大的紅碎茶出口基地縣。榮昌縣仁義鎮是出名的萬畝蠶桑產業基地的大鎮,以重慶榮昌仁義絲綢公司為龍頭的萬畝蠶桑產業,年產鮮繭可達1300噸,生絲150噸,蠶桑業發種量和產繭量占榮昌的80%以上,重慶仁義絲綢公司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增加農民收入也帶動了當地的就業。成為蠶桑產業的龍頭企業,促進了全鎮乃至全縣蠶桑產業的發展。自然資源豐富,已探明有煤、天然氣、陶土、石灰岩等主要礦產資源。煤可開采儲量9600萬噸,石灰岩儲量1300萬噸,陶泥頁岩探明儲量3億噸,天然氣儲量豐富。畜牧科技人才優勢明顯,不僅縣境內有西南大學榮昌校區、重慶畜牧科學院、重慶種豬場,而且全縣擁有中高級畜牧科技人才500餘人。傳統產品獨具特色。 農村經濟 榮昌為農牧業主產縣,常年光熱水資源充足,土地、飼料、肥料、勞力、技術資源豐富,榮昌縣境內有糧油作物、經濟作物、葯用植物、園林植物和家禽家畜、淡水魚類等生物資源160餘種。其中糧食品種繁多,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茶葉、桑、水果、西瓜為主,家禽家畜品種41個,以豬、鵝、蜂為主。全縣糧食播種面積57788公頃,糧食總產29.73萬噸,糧食作物中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為主。2002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15。81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7788公傾,糧食總產量29。73萬噸,比上年增長0。67%。
C. 中國農業最發達的地方是哪
山東、河南、黑龍江、湖北、四川等。
1、山東
山東省,簡稱「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濟南。位於中國東部沿海,山東界於北緯34°22.9′-38°24.01′,東經114°47.5′-122°42.3′之間,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山東省總面積15.71萬平方千米。
山東耕地率屬全國最高省份,是中國的農業大省,農業增加值長期穩居中國各省第一位。山東不僅栽培植物、飼養畜禽品種資源豐富,而且可資利用的野生動、植物資源也很豐富。
山東省的糧食產量較高,糧食作物種植分夏、秋兩季。夏糧主要是冬小麥,秋糧主要是玉米、地瓜、大豆、水稻、穀子、高粱和小雜糧。其中小麥、玉米、地瓜是山東的三大主要糧食作物。
2、河南
河南省,簡稱「豫」,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鄭州,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界於北緯31°23'-36°22',東經110°21'-116°39'之間,東接安徽、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連陝西,南臨湖北,河南省總面積16.7萬平方千米。
2017年,河南省糧食產量5973.40萬噸,比上年增加26.80萬噸,增長0.5%。其中,夏糧產量3554.20萬噸,增加77.40萬噸,增長2.2%;
秋糧產量2419.20萬噸,減少50.60萬噸,下降2.0%。小麥產量3549.50萬噸,增加83.50萬噸,增長2.4%;玉米產量1709.55萬噸,減少43.42萬噸,下降2.5%。
3、黑龍江
黑龍江省,簡稱「黑」,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哈爾濱。位於中國東北地區北部,界於北緯43°26′—53°33′,東經121°11′—135°05′之間;
北、東部與俄羅斯相望,西部與內蒙古相鄰,南部與吉林接壤,是中國最北端以及陸地最東端的省級行政區。總面積47.3萬平方千米。
2018年,黑龍江省糧食產量7506.8萬噸,比上年增長1.3%,連續8年位列全國第一。其中,水稻、小麥、玉米和大豆分別為2685.5萬噸、36.2萬噸、3982.2萬噸和657.8萬噸,水稻、小麥和大豆分別下降4.7%、5.0%和4.6%,玉米產量增長7.5%。
葯材面積62.5萬畝,比上年增長26.7%;甜玉米產量10.8萬噸,比上年增長85.7%;松子、榛子、核桃等堅果產量比上年增長12.7%。
其中,綠色食品種植面積8046.7萬畝,比上年增長5.4%;綠色食品認證個數2700個,比上年增長5.5%;綠色食品產業牽動農戶131萬戶。
綠色食品加工企業產品產量1790萬噸,增長2.9%;實現產值1650億元,增長2.2%;實現利稅98.9億元,增長0.4%。
4、湖北
湖北省,簡稱「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武漢。位於中國中部地區,東鄰安徽,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與河南毗鄰;
介於北緯29°01′53″—33°6′47″、東經108°21′42″—116°07′50″之間,東西長約740千米,南北寬約470千米,總面積18.59萬平方千米,佔中國總面積的1.94%。
最東端是黃梅縣,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來鳳縣,最北端是鄖西縣。
2018年,湖北省糧食總產量2839.47萬噸,下降0.2%,連續6年穩定在2500萬噸(500億斤)以上;種植面積4847.01千公頃,下降0.1%。
蔬菜及食用菌產量3963.94萬噸,增長3.6%;茶葉產量32.98萬噸,增長8.8%;園林水果(不含果用瓜)產量655.46萬噸,增長5.5%。
5、四川
四川,簡稱「川」或「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成都,位於中國西南地區內陸,界於北緯26°03′-34°19′,東經97°21′-108°12′之間,東連重慶,南鄰雲南、貴州,西接西藏,北界陝西、甘肅、青海,四川省總面積48.6萬平方千米。
四川農業素有精耕細作的傳統,形成了夏收作物、秋收作物、晚秋作物一年三季的耕作制度。常年農作物種植面積14500~15000萬畝,其中糧食作物10000萬畝左右,經濟作物2200~2500萬畝,其它作物2300~2500萬畝。
糧食作物中水稻、小麥、玉米、紅苕、馬鈴薯、大豆等種植優勢明顯,尤以水稻最為突出,常年種植面積3000萬畝左右,占糧食麵積的30%左右,產量占糧食總產的40%以上;
小麥、玉米種植面積均在2000萬畝左右,紅苕、馬鈴薯種植面積均在1000萬畝以上;大豆400萬畝以上。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蔬菜、水果等,資源豐富、種類繁多。
D. 四川特產
特產
成都:彭州九尺板鴨、彭州桂花陶瓷、彭州軍屯鍋盔、郫縣豆瓣、文君酒、文君綠茶、清泉紅喜兔頭、五胖鴨、元寶雞、四川泡菜、全興大麴酒、鹵漆製品、瓷胎竹編、蜀箋蜀綉、蜀錦、糖油果子
德陽:潮扇、孝泉果汁牛肉、黃許松花皮蛋、綿竹年畫、什邡板鴨、中江掛面、中江柚、廣漢纏絲兔、綿竹劍南春、連山回鍋肉、中江八寶油糕、羅江豆雞
南充:閬中保寧醋-【四大名醋】、保寧壓酒、閬中張飛牛肉、閬州蒸饃、閬中臊子面、川北涼粉、河舒豆腐、營山涼面、營山板鴨、熱乾麵、南部肥腸干飯、鍋魁涼粉、順慶羊肉粉、油茶、肥腸粉、冬菜、大山香米
綿陽:綿陽米粉、煙熏臘肉、豐谷酒王、豐谷二曲、野山菇、蕨菜、野生山核桃、蕎面涼粉,梓潼酥餅,梓潼片粉
廣元:廣元涼面、蒼溪紅心獼猴桃、米倉山綠茶、青川黑木耳、朝天核桃、蒼溪雪梨、劍門關豆腐、廣元油橄欖
遂寧:沱牌曲酒、捨得酒、小磨芝麻油、徐老三豆腐乾、麥嘉手撕牛肉、524紅苕、安居黃金梨、辛農民牌菜籽油、任隆粉條、香葉尖綠茶、白芷、遂寧牛肉麵、射洪油餅子
樂山:峨眉雪魔芋、竹葉青茶葉、仙芝竹尖茶葉、蘇稽米花糖和沙琪瑪、峨眉靈芝、羅城牛肉、峨眉糕、五通橋豆腐乳、西壩米酒
眉山:雅妹子風醬肉[6]、東坡肘子、東坡魚、東坡松花蛋、芝麻糕、汪洋鎮乾巴牛肉、文宮枇杷、曹家梨
資陽:臨江寺豆瓣,安岳檸檬,通賢柚,雙樂掛面,天池藕粉,簡陽羊肉湯,簡陽海底撈火鍋
瀘州:瀘州黃耙、瀘州桂圓、合江荔枝、瀘州白糕、瀘州油紙傘、瀘州鳳羽茶、先市醬油,護國陳醋、瀘州肥兒粉、古藺麻辣雞、殷家坡醪糟、納溪泡糖、酒心糖、長江鮮魚黃辣丁、瀘州老窖、郎酒、國窖1573等
內江:甜城蜜餞、內江牛肉麵、新店七星椒、周蘿卜、黃老五花生酥、復立雪芽、獨頭蒜燉干貝、隆昌羊肉湯、隆昌苕絲糖、板板橋油炸粑、極品溢香雞、豆腐腦、資中兔子面、血橙、冬尖、王涼粉、王記牛肉乾
達州:燈影牛肉、大竹東柳醪糟、渠縣三匯果醋、大竹觀音豆腐乾、鳳凰柚,萬源萼、舊院黑雞
宜賓:宜賓燃面、宜賓五糧液、宜賓敘府酒、宜賓紅樓夢酒、宜賓高洲酒、長寧黃粑、苕絲糖、宜賓酸辣粉、宜賓竹雕工藝、早白尖紅茶、筠連苦丁茶、宜賓芽菜、南溪豆腐乾、紅橋豬兒粑、涼糕
自貢:富順豆花、龍都香茗茶、開花白糕、天車牌香辣醬、扎染、太源井曬醋、自貢紅橘、自貢毛牛肉、榮縣嫦酒、剪紙、龔扇、燕窩絲、三星米花糖
綿竹:綿竹年畫、劍南春、綿竹大麴、三溪香茗、綿竹松花皮蛋
雅安:雅魚、蒙頂茶
廣安:鹽皮蛋、武勝牛肉
巴中:通江黑木耳、通江銀耳、小角樓酒、江口醇、川明參、巴山土雞、南江黃羊
攀枝花:苴卻硯
E. 四川合川
重慶合川
位於中國四川盆地東部,重慶市西北部。面積2356平方千米。人口149.18萬�主要為漢族。嘉陵江、涪江、渠江由東西北入境,匯於原縣城合陽鎮,故名。
基本簡介
古為巴國別都,春秋戰國稱墊江。秦始置縣。南北朝西魏時置合州,民國二年(1913)改州設合川縣。1992年8月撤縣建市。地處華鎣山南段西北麓,居川中丘陵和川東平行嶺谷交接處,原重慶市川市以丘陵為主。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農副產品有豬、蠶、水果等。工業以蠶繭絲綢、食品加工、建築建材和農用運輸車為支柱行業。主要名勝古跡有釣魚城,南宋時所築,位於城北5千米釣魚山上,是聞名中外的古文字。 2006年10月22日,國務院(國函[2006]110號)批准:撤銷合川市,設立重慶市合川區。以原合川市的行政區域為合川區的行政區域,合川區人民政府駐南津街道。 合川位於嘉陵江、渠江、涪江交匯處,扼川北水陸交通咽喉,是重慶與資源豐富的川北地區相聯的紐帶,也是重慶資金技術集約發展的延伸帶,被譽為重慶通向四川北部、甘肅等大西北省區的「經濟走廊」。合川是戰國時代的巴蜀重鎮,古戰場「釣魚城」名揚中外,是重慶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全市幅員面積2356平方公里,轄36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52萬,其中城區人口27萬。2003年全市實現GDP108.3億元,財政收入3.2億元。
[編輯本段]基本概況
合川是重慶的北大門,水陸交通十分便捷,渝合高速、襄渝鐵路和國道212線穿合川市境而過,南距重慶89公里,建設中的遂渝快速鐵路、武合高速公路,積極規劃建設連接重慶主城區二環路的第二快速通道,渠化嘉陵江打通出海口岸,努力爭取渝蘭鐵路建設,完善已建成的渝合高速公路、武合路、合隆路、銅合路,構築四通八達的水陸交通骨幹網;北距南充112公里。區域內江岸線全長610公里,有客貨碼頭45個,在嘉陵江、渠江、涪江匯流境內,建有合州大橋、合陽嘉陵江大橋、雲門大橋等4座大橋。 合川市區建有1座水廠,日供水能力達3.5萬噸;在建水廠1座,設計日供水能力5萬噸;有發電裝機容量3.3萬KW,有110KV變電站1座,裝機容量2×20000KVA,35KV變電站6座,總容量36150KVA;日供天然氣十萬多立方米,城區居民氣化率為40%。開通了遍及全市各鎮街的郵政代辦點;擁有程式控制電話容量6.5萬門,已裝機3.6萬門;設立了金融、證券交易的分支機構和經營網點,銀行信貸十分方便。市裡正在進一步改善交通、通訊、城市基礎設施,努力為經濟的發展創造優越條件。 合川是規劃中的重慶北部地區中心城市,是重慶與川北地區的結合部。合川擁有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轄區內有煤、鐵、石灰岩等20餘種資源。河流平均徑流量約710億立方米,為全國人均流量的19倍。水能資源儲量70萬千瓦的富金壩水電站、50萬千瓦的草街航電樞紐、240萬千瓦的雙槐火電廠正在建設。已開發天然氣,鋁土礦、碳酸鍶系列產品。
[編輯本段]合川歷史
合川歷史悠久、風光旖旎,旅遊景點眾多。俗話說:上游釣魚城,下看小三峽。合合川市川釣魚城是世界著名的古戰場遺址。南宋末年,合川軍民在此抗擊橫掃歐亞的蒙軍36年,並使蒙哥大汗命喪於此,從而延續了南宋王朝的生存並扭轉了十三世紀歐亞戰局,釣魚城被譽為「上帝折鞭處」、「東方麥加城」,現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和文物保護單位,淶灘二佛寺、雙龍湖、水波洞等也是領略自然風光、休閑、度假的好去處。以開發釣魚城為重點,以雙龍湖、二佛寺等景點為配套,形成重慶市獨具特色的旅遊產業,開發潛力巨大。 合川農業發達,糧、豬、蠶絲、柑桔等產品產量居全國前茅。現有耕地面積121.3萬畝(其中田70.8萬畝,土地50.5萬畝),被國家列為糧食、瘦肉型豬、白山羊生產基地。近年來,合川合川市市政府先後實施了「三江兩線」經濟發展戰略,加速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大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力度,開展了公有制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經濟快速發展,城鄉面貌一新。與經濟發展戰略配套實施的重慶江城工業園區,位於主城區,是興辦獨資、合資企業的理想場所。建成清平玻璃器皿市場等72個綜合(專業)市場,市場前景廣闊,商機無限。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合川區轄3個街道、27個鎮:合陽城街道、釣魚城街道、南津合川市街道、雲門鎮、錢塘鎮、沙魚鎮、官渡鎮、淶灘鎮、龍市鎮、肖家鎮、大石鎮、古樓鎮、三廟鎮、燕窩鎮、二郎鎮、龍鳳鎮、太和鎮、隆興鎮、銅溪鎮、渭沱鎮、鹽井鎮、草街鎮、雙鳳鎮、獅灘鎮、清平鎮、土場鎮、小沔鎮、三匯鎮、香龍鎮、雙槐鎮。區人民政府駐南津街道中南村。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西魏置合州。宋開寶二年(969年),合州轄石照、漢初、巴川、赤水、銅梁5縣。民國2年(1913年),改合州為合川縣。以涪漢二水合流而得名。一說因地當嘉陵江與渠江、涪江三川會合之合川市處故名。 1992年8月4日,民政部(民行批[1992]89號)批復同意撤銷合川縣,設立合川市。 2000年6月26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渝府[2000]131號)批准同意合川市人民政府駐地由合陽城蘇家街31號遷至南津街中南村。 2006年10月22日,國務院(國函[2006]110號)批准:撤銷合川市,設立重慶市合川區。以原合川市的行政區域為合川區的行政區域,合川區人民政府駐南津街道。
[編輯本段]城市建設
2003年全市城鎮建成區面積擴大3.37平方公里,城鎮化率提高1.8個百分點合川市,主城建成區面積擴大到24.6平方公里,人口達到27.2萬人。啟動了大城市發展綱要、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5個鎮完成場鎮 合川市 規劃修編。加大了城市開發改造力度,城區新竣工房屋建築面積107.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9%;完成主城區危舊房屋拆遷改造15.3萬平方米。 城市景觀和市政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完成了城南、城北綜合整治,建成了濱江公園,完成了城北濱江堤防主體工程;新建和改造城市道路9400平方米。城市功能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擴建行動電話基站24個,新增行動電話4.1萬戶,累計達到15萬戶,全市電話裝機容量達到20.3萬門,電話用戶達16.8萬門,電話普及率為35%。完成天然氣兩江過江管線工程,城區日供氣能力提高到15萬立方米;二水廠一期工程順利推進;啟動了城區電網改造工程;體育館、青少年活動中心建設按進度推進。城市管理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新組建了市政監察支隊,大力推進市容、園林「三創」工作,城市人居環境得到了改善。小城鎮建設邁出新的步伐,新增場鎮人口5.3萬人,完成建制鎮房屋建設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3.6%,完成農房建設127.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了11.2%;整合各種資金1.5億元,用於支持場鎮飲水、排污、垃圾處理、街道、路燈等基礎設施建設,啟動了三匯、太和兩個重慶市級經濟強鎮工程。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合川市 經濟快速發展。近年來,合川人民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合川市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居安思危,創新實干,立足合川市情,大力實施特色立市、工業強市、商旅活市、城建靚市、科教興市五大戰略和「三四五」工程(圍繞綠色農業型、工礦經濟型、商貿旅遊型三條主線,建設以江城工業園區為重點的四個工業園區,發展PIC生豬、葛、蠶桑、蔬菜、水產五大產業),千方百計加快經濟發展,區域經濟競爭力和輻射力進一步增強,實現了合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良好開局。據初步預測,2003年實現GDP108.3億元,同比增長12.5%;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2.3億元,同比增長3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5億元,同比增長14%;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358元,同比增長8.6%;農民人均純收入2756元,同比增長5%;在2003年11月公布的第三屆中國西部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中合川名列第四位。
[編輯本段]名勝古跡
釣魚城 合川旅遊景點之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釣魚城屹立在重慶合川市東城區海拔391.22米的釣魚山上。它是宋蒙(元)戰爭時期的著名戰場,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合川市 釣魚城枕嘉、涪、渠三江之口,當川東北眾水之湊,形勢險絕壯麗。南宋晚期,蒙古汗國發動了對南宋王朝的進攻。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府事余玠採納播州(今貴州遵義)冉氏兄弟的建議,於釣魚山築城,徙合州及石照縣治其上,屯兵積糧,以為重慶屏障。從公元1243年到1279年,釣魚城軍民在守將王堅、張珏的率領下,「春則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則運糧運薪,以戰以守」,歷經大小戰斗200餘次,抵禦了蒙、元傾國之師,創造了「堅持抵抗戰爭36年」這一古今中外戰爭史上罕見的奇跡,取得了擊斃蒙哥汗(元憲宗),迫使蒙古帝國從歐亞戰場全面撤軍的輝煌勝利。釣魚城從此在丗界中古史上赫然豎立了「延續宋祚、緩解歐亞戰禍、阻止蒙古向非洲擴張」的不朽豐碑。 釣魚城既是具有科學研究價值的現場軍事博物館,又是獨具「戰、雄、險、奇、秀、幽、古」特殊風貌的游覽勝地。在釣魚城2.5平方公里的重點保護區內,古戰場遺址、歷代文物、自然景點交相輝映。 南津白塔 合川市 原名文峰塔,又名振興塔,位於城區南津街。建於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共9層,道光十六年(1836年)知州李宗沆又增建4層,共為13層,通高62.2米。塔為八角形密檐式砌磚結構,底層內空直徑4米多,頂層內空直徑不足2米。塔呈錐體狀,塔心為實體錐柱。從底層沿石級螺旋而上,直達第11層。每層均有刻圓雕神像供人祀祭,頂層原有木刻"魁星點斗"立像,現為泥塑塔外每層洞門上方有額楣,題詞用青花瓷片鑲嵌,分別以"欲窮千里"、"更上一層"、"欲罷不能"、"俯瞰嘉涪"、"扶搖直上"、"路入蓬瀛"、"春風如意"、"氣象萬千"等語示塔之氣勢雄偉及某種祝願。塔屬風水塔類型。遊人登塔遠眺,山光水色,城廓房舍,盡收眼底
[編輯本段]地方特產
白橙糖:是合川的傳統地方名品。成品色白透亮,清香甜美,入口無渣,風味獨特。 合川桃片:合川桃片為中國傳統名特產,距今已有150年歷史。主要原料為糯米、白糖、桃仁加工、燉爛、切片、包裝等10多道工序精製而成。甜桃片色澤潔白,厚薄均勻,卷裹不斷,點火即燃,口感滋潤,香味濃郁。椒鹽桃片色澤微黃,酥脆,有甜、咸、麻味。 生絲、紅橘、紅茶、山羊板皮為出口商品。有補腎、潤肺、定喘、利尿等功效。 合川市 銅溪鎮:「大紅袍」紅橘。 草街鎮:「四川路」山羊板皮和峽硯為著名土特產。 錢塘鎮:以產中葯材黑故子著名。 尖山鎮:「大紅袍」紅橘為著名特產。 渭沱鎮:「大紅袍」紅橘供外銷。 淶灘鎮:盛產「大紅袍」紅橘。 天星鎮:毛筆、醋、草席為著名傳統特產。 張橋鎮:「四川路」山羊板皮。 泥溪鎮:中葯材黑故子為著名特產。 赤水鄉:尤以條粉著名。
F. 紅薯畝產多少斤
一般畝產可達春薯畝產可達2000--3000公斤、...紅薯是高產穩產的一種作物,它具有適應性廣,抗逆性強,耐旱耐瘠,病蟲害較少等特點,在水肥條件較好的地方種植,
G. 隆盛鎮的基本概況
隆盛鎮地處四川省金堂縣東南部丘陵地區,東靠轉龍鎮和中江縣永興鎮,南接竹篙鎮,北與金龍鎮相連,西鄰高板鎮。海拔406.8—533.5米。鎮人民政府駐新平街19號,距縣城48公里。
1999年鎮幅員面積48.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5351畝,其中:田7910畝、土27441畝。1999年鎮糧食總產量15137噸。水稻面積6200畝,年產3053噸;玉米面積10620畝,年產4780萬噸;紅苕面積11466畝,年產1060萬噸;小麥面積 13544畝,年產4930萬噸;豌豆面積378畝,年產609噸;胡豆面積1654畝,年產471噸;油菜面積4368畝,年產菜籽725噸;花生面積4326畝,年產506噸; 棉花 面積1520畝,年產棉79噸;柑橘507萬株,年產2198噸,其中:臍橙129萬株,年 產481噸;椏柑23萬株,年產28噸;改接大紅柑5萬株;養蠶3838張, 年產繭110 噸;年產食用菌80噸。鎮有抽水機64台,電動機420台,農機總動力2300千瓦。
1999年退耕還林300畝,植樹2.7萬株。全鎮有森林10800畝,樹木378萬株。
有耕牛341頭,出欄生豬2.6萬頭,家禽8.5萬只,年產禽蛋500 噸,羊0.5萬只,兔1.3萬只。有淡水養魚面積674.6畝,總產魚72噸。
鎮境內有公路里程15公里,機耕道123公里;機動車65 輛,其中:公共汽車6輛、私營汽車59輛。有程式控制電話450門,已村村通電話。投資100萬元新建郵電大樓,安裝程式控制電話100門;投資40萬元新建城關醫院住院部;投資22萬元整治豐收水庫渠道3.4公里和大橋村過水隧道,石渠化堰塘17口,新建抽水站2座;投資40萬元新建石佛學校初中部教學大樓。1999年,投資40萬元 整治九龍灘灌渠鐵嶺村引水支渠3200米,改造盤石至大橋、新開村村道路( 碎石化)3.62公里。
鎮街道1150米,街道房屋面積1220平方米,鋪面480間。1998 年,投資20萬元新建住房5000平方米。1999年投資6萬元澆築街道與火車站水泥 路面1400米。
H. 紅薯的栽培技術,一畝地能產多少
不知道你所在地是在哪,紅薯種植也要分地域,不同地域種植最好問當地農技部門。
推薦幾種紅薯,希望對你有幫助:
徐薯18 一般春薯畝產量3500公斤,夏薯畝產量2500公斤 紅皮白肉,高產穩產、適應性廣
「豫薯王」 春薯高產田畝產可高達5000公斤左右,南方種植春薯可達5000公斤以上,凡能種紅薯的地區均可種植 。抗病性強,澱粉加工的理想品種。
總之,普通紅薯畝產一般在2500公斤左右!春薯比夏薯要多500公斤左右!
1、選用良種。大力推廣鄂薯一號和鄂薯二號。上述兩個品種耐肥、抗旱、結薯早,薯塊膨大快且持續時間長,同時高抗黑斑病和根腐病,產量潛力大,品質優,鮮吃食味性好,加工澱粉含量高。積極引進開發水果薯、飲料薯、葯用薯等特用型紅薯。
2、培育壯苗。推廣薄膜覆蓋釀熱溫床育苗技術。釀熱物選擇豬、牛欄糞與麥秸、稻草等配合使用,放入苗床內20cm厚,再蓋5cm細土,然後將消過毒的種薯按大小分開排放,以頭壓尾,排放整齊,後澆足底水,用細土填滿種薯空隙;隨即覆膜,做到前期高溫催芽,中期平溫長苗,後期低溫煉苗,苗齡30左右進行剪苗或拔苗,采苗後2天適當追施稀水糞,並加蓋2—3cm營養土,以溫小苗生長。
3、科學施肥。掌握「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底肥為主,追肥為輔」的施肥原則。試驗表明,畝產3000公斤鮮薯需施優質農家肥3000公斤,過磷酸鈣20~25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碳酸氫銨25公斤作底肥,追肥則以氮素肥為主。根據長勢長相分期施用。一般栽後5~7天追施促苗肥,畝碳銨5~8公斤,30~40天後追壯株肥,畝碳銨80~100公斤;後期看苗追施促薯肥,畝施水糞10~15擔。提倡根外噴肥,畝用尿素0.5公斤,磷酸二氫鉀0.2公斤兌水30~40公斤在傍晚噴施。
4、高壠密植。壠作種植能夠加厚土層,增大土壤受光面積,晝夜溫差大,擴大根系活動范圍,有利於根系的吸收、同化物質的積累和運轉。以及塊根迅速膨大提高產量。一般壟高30~40cm,每壟栽插兩行,夏秋薯畝栽5000株左右,採用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3~5cm,3個節,壓土要緊實,以提高成苗率。
5、加強管理。紅薯栽好是基礎,管好是關鍵。掌握紅薯生長規律,做到促控結合,科學管理,其大田生長過程分三個時期:
① 發根分枝結薯期,從栽插到有效薯數基本穩定,春薯約需45天,夏秋薯在35天左右。是長根、分枝培育壯苗時期,要及時查看、補苗、中耕鬆土,增溫保墒,除草。施用提苗肥,打頂促分枝。
②、蔓薯並長期,從結薯數基本穩定到莖葉生長達高峰,栽插後40~70天,是盛長莖葉,分枝薯塊膨大的時期。要看苗追施促薯肥,以鉀肥為主,配施適量氮肥,一般畝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硫酸鉀6公斤,尿素5公斤;防止陡長,對莖葉旺長,葉色濃綠,葉柄過長,毛根和柴根過多的陡長苗,採取提蔓,方法是將薯蔓輕輕提起,後放回原地,同時結合中耕,打蔓尖等措施,降低田間濕度,改善通風條件,抑制莖葉生長,促進塊根膨大,切忌翻蔓,翻蔓易損傷基葉,降低養分製造能力,打亂葉片均勻分布,減弱葉片光合效能,影響養分運轉與積累常造成減產。
③、薯塊盛長期,從莖葉生長高峰直到成熟基葉生長漸慢,葉色轉淡,繼而停止生長。生長中心轉為薯塊盛長。對葉片發黃早衰田塊,及時施用長蔓肥。一般的施糞水15-20擔,方法順壟頂裂縫澆灌。或用磷酸二氫鉀200克加尿素500克兌水40公斤根外噴施2次。同時要清溝排漬,防止爛薯。
6.適時收獲。紅薯薯塊生長的臨界溫度為15℃。9℃以下就會造成凍害,宜在氣溫降至於15℃左右開始收獲。12℃左右收完。縣適宜收獲時期在立冬節以前。
I. 重慶榮昌的經濟怎麼樣
工業經濟 榮昌工業主要分布在成渝公路、成渝鐵路、成渝高速公路、榮瀘公路沿線的昌元、廣順、安富、雙河等鎮。全縣以機械、輕紡、建築建材、食品及飼料工業為主導產業,生物制葯、獸葯等新興產業正在迅速崛起。2001年,榮昌擁有工業企業3400餘戶(包括個體、私營企業)。其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企業33戶,實現總產值28.7億元,上交稅金28.7億元,其中年上交稅金1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戶。境內榮昌豬、夏布、陶瓷、紅碎茶、摺扇等五大傳統產業初具規模,榮昌夏布已列入全市「科技興渝百億工程」,榮昌還是全國最大的紅碎茶出口基地縣。自然資源豐富,已探明有煤、天然氣、陶土、石灰岩等主要礦產資源。煤可開采儲量9600萬噸,石灰岩儲量1300萬噸,陶泥頁岩探明儲量3億噸,天然氣儲量豐富。畜牧科技人才優勢明顯,不僅縣境內有西南農大榮昌校區、重慶養豬科學研究院、重慶種豬場,而且全縣擁有中高級畜牧科技人才500餘人。傳統產品獨具特色。 農村經濟 榮昌為農牧業主產縣,常年光熱水資源充足,土地、飼料、肥料、勞力、技術資源豐富,榮昌縣境內有糧油作物、經濟作物、葯用植物、園林植物和家禽家畜、淡水魚類等生物資源160餘種。其中糧食品種繁多,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茶葉、桑、水果、西瓜為主,家禽家畜品種41個,以豬、鵝、蜂為主。全縣糧食播種面積57788公頃,糧食總產29.73萬噸,糧食作物中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為主。2002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15。81億元,比上年增長6。2%。全年糧食播種面積57788公傾,糧食總產量29。73萬噸,比上年增長0。67%。
J.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石子鎮,這個地方窮不窮呀人情怎麼樣想嫁到那裡去好嗎
石子鎮的人普遍還是比較熱情的。你說那個地方窮呢,也不窮哦。有錢的還是多,那個地方包工程的人很多。我的爸爸以前在裡面工作過。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的。但是就是離城區比較遠,沒哈子耍的地方哈。然後那裡離成都多近的。每個地方都有窮人的哈。要看自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