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膠原蛋白的分類
膠原蛋白是一類蛋白質家族,已至少發現了30餘種膠原蛋白鏈的編碼基因,可以形成16種以上的膠原蛋白分子,根據其結構,可以分為纖維膠原、基膜膠原、微纖維膠原、錨定膠原、六邊網狀膠原、非纖維膠原、跨膜膠原等。根據它們在體內的分布和功能特點,可以將膠原分成間質膠原、基底膜膠原和細胞外周膠原。間質型膠原蛋白分子占整個機體膠原的絕大部分,包括Ⅰ、Ⅱ、Ⅲ型膠原蛋白分子,Ⅰ型膠原蛋白主要分布於皮膚、肌腱等組織,也是水產品加工廢棄物(皮、骨和鱗)含量最多的蛋白質,佔全部膠原蛋白含量的80-90%左右,在醫學上的應用最為廣泛。Ⅰ型膠原在魚類膠原中一個最顯著的的特點是熱穩定性比較低,並呈現有魚種的特異性。Ⅱ型膠原蛋白由軟骨細胞產生;基底膜膠原蛋白通常是指Ⅳ型膠原蛋白,其主要分布於基底膜;細胞外周膠原蛋白通常中指Ⅴ型膠原蛋白,在結締組織中大量存在。按功能,可將膠原分為兩組,第一組是成纖維膠原,包括第Ⅰ、Ⅱ、Ⅲ、Ⅺ、ⅩⅩⅣ和ⅩⅩⅦ型膠原;其餘是第二組,非成纖維膠原。非成纖維膠原的α- 鏈既含有三螺旋域(膠原域,COL),還含有非三螺旋域(非膠原域,NC),其中成纖維膠原約占膠原總數的90%。
膠原蛋白的種類及其在組織中的分布圖冊參考資料。
㈡ 肝纖維化四項指標有什麼意義或者是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1.
PCIII(III型前膠原):反映肝內III型膠原合成,血清含量與肝纖程度一致,並與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顯相關。正常值<120ug/L。
2.
IV-C(IV型膠原):為構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膠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較靈敏反映出肝纖過程,是肝纖的早期標志之一。正常值<75ug/L。
3.
LN(層粘連蛋白):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膠原性結構蛋白,與肝纖維化活動程度及門靜脈壓力呈正相關。正常值<130ug/ml。肝纖維化的四項指標有什麼具體意義?
4.
HA(透明質酸酶):為基質成分之一,由間質細胞合成,可較准確靈敏地反映肝內已生成的纖維量及肝細胞受損狀況,有認為本指標較之肝活檢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正常值<110mg/L。
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是我國的國粹,在我國傳承了幾千年的時間,它所總結出來的精華醫術,根本不是西醫可以比擬得了的,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是由若干臟器和組織、器官所組成的。各個組織、器官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功能,決定了機體的整體統一性,機體則相應地產生反應。在功能上相互協調,相互為用,在病理上是相互影響。中葯,就具有調理陰陽平衡,改善身體環境的作用,在治療的同時達到培元固本的效果,非常的不錯,像中葯(化纖舒肝方)就據有此類的功效,效果都比較不錯。
飲食要注意以下方面:
1、熱量控制:男子一天飲食熱量不超過1800千卡,女子不超過1500千卡;
2、絕對禁酒,最好禁煙;
3、低脂低糖低鹽飲食:選用脫脂牛奶,烹調時盡量選用植物油,少食動物內臟、肥肉、魚子、腦髓等含脂肪高、膽固醇高的食物,少食煎、炸食物,少吃甜食,每天鹽的攝入量控制在5克之內;
4、保證充足蛋白質的攝入:如魚、蝦、瘦肉、海米等;
5、多食用含維生素、纖維素多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糧等;
6、少食刺激性食物,如蔥、姜、蒜、辣椒、胡椒等;
7、晚餐不宜吃得過飽,睡前不要加餐。多飲水,可以飲綠茶、花茶等,飲水時要小口的喝。
㈢ 肝纖維化四項的檢查有哪些
肝纖維化四項檢查有:
1. PCIII
(III型前膠原)PCIII與肝纖維化形成的活動程度密切相關,但無特異性,其它器官纖維化時,PCIII也升高。持續PCIII升高的慢活肝,提示病情可能會加重向硬化趨勢成發展。
2. IV-C(IV型膠原)是肝纖的早期標志之一。
3.
LN(層粘連蛋白)與肝纖維化活動程度,反映纖維化的進展與嚴重程度。
4.
HA(透明質酸酶)反映肝損害嚴重程度、判斷有無活動性肝纖維化的定量指標。纖維化是硬化的必經之路,如果控制久而久之就會成為肝硬化。----內容來於太原中醫肝病。
㈣ 血清四項是什麼
血清四項一般是檢查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對胃癌診斷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主要包括血清 CEA、CA19-9、 CA72-4、CYFRA21-1 聯合檢測有助於提高胃癌診斷的敏感性、准確度,是篩查胃癌的一種簡單、 有效的檢測方法。
㈤ 血清檢查報告怎麼看
這份結果 是慢性黃疸型肝炎,可能是有甲肝、乙肝、丙肝、或者是肝硬化時膽道受到壓迫也會出現膽紅素增高,要檢查甲肝、乙肝、丙肝後才能肯定,最好能B超檢。
確鑿沒有肝病就用(田基黃30克、苦參12克、鬱金12克、金錢草30克、虎杖20克、雞骨草30克)煮水服能退的,如果B超有肝硬化就是膽道受到壓迫出現黃疸就加(丹參10克、赤芍10克、當歸10克、紅花10克、三棱10克、莪術10克)水煎服,體弱或年少減半。如果有甲、乙、丙肝等其中一種的病毒性肝炎就要加抗病毒的中草葯:大青葉30克,板蘭根30克、紫草15克一起煎服。
㈥ 肝纖維化四項指標有什麼意義
1. PCIII(III型前膠原):反映肝內III型膠原合成,血清含量與肝纖程度一致,並與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顯相關。正常值<120ug/L。
2. IV-C(IV型膠原):為構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膠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較靈敏反映出肝纖過程,是肝纖的早期標志之一。正常值<75ug/L。
3. LN(層粘連蛋白):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膠原性結構蛋白,與肝纖維化活動程度及門靜脈壓力呈正相關。正常值<130ug/ml。肝纖維化的四項指標有什麼具體意義?
4. HA(透明質酸酶):為基質成分之一,由間質細胞合成,可較准確靈敏地反映肝內已生成的纖維量及肝細胞受損狀況,有認為本指標較之肝活檢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正常值<110mg/L。
5. PLD(脯肽酶)系膠原蛋白降解的關鍵酶,與肝內膠原纖維增生活躍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纖維進展的良好指標。正常值1107±19.5u/L[5][6]。
但是每個醫院的參考值會有不同,一般的生化單上面都有參考值.
㈦ 膠原蛋白分為哪幾類
膠原蛋白是一類蛋白質家族,已至少發現了30餘種膠原蛋白鏈的編碼基因,可以形成16種以上的膠原蛋白 分子。
根據其結構可分為纖維膠原、基底膜膠原、微纖維膠原、錨定膠原、六角網狀膠原、非纖維膠原、跨膜膠原等。
根據膠原在體內的分布和功能,膠原可分為間質膠原、基底膜膠原和細胞周圍膠原。
類型的間質膠原蛋白分子身體大部分的膠原蛋白,包括Ⅰ、Ⅱ、Ⅲ型膠原蛋白分子,Ⅰ型膠原蛋白主要分布在皮膚,肌腱,和水產品加工廢棄物(皮膚、骨骼和大小),其中一個最豐富的蛋白質佔80 - 90%的總膠原蛋白含量,使用最廣泛的葯物。
Ⅰ型膠原在魚類膠原蛋白,最引人注目的一個特點是熱穩定性較低,還有物種特異性。Ⅱ型膠原蛋白由軟骨細胞產生;基底膜膠原類型,通常被稱為Ⅳ膠原蛋白,它主要分布在基底膜;周細胞外膠原蛋白通常Ⅴ中指類型膠原蛋白,在結締組織比比皆是。
根據膠原蛋白的功能可以分為兩組,第一組膠原纖維,包括第Ⅰ、Ⅱ、Ⅲ,Ⅺ,ⅩⅩⅣ,ⅩⅩⅦ膠原蛋白類型;其餘是第二組,非纖維性膠原蛋白。非成纖維膠原的-鏈同時包含三個螺旋結構域(COL)和非三螺旋結構域(NC),其中成纖維膠原約占膠原總量的90%。
(7)iv型膠原間質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膠原蛋白相容性:
生物相容性是指膠原蛋白與宿主細胞和組織之間良好的相互作用。膠原本身是細胞外基質的骨架,其三股螺旋結構和交聯形成的纖維或網路可以錨定和支持細胞,為細胞增殖和生長提供適宜的微環境。
作為新組織的框架被吸收之前,作為一個主機的一部分被吸收和融入主機後,他們有良好的與細胞周圍的基質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協調和參與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組織作為一個整體。
如海綿狀I型膠原與兔脂肪幹細胞具有良好的體外生物相容性,可為組織工程種子細胞的生長提供適宜的三維空間,可作為組織工程種子細胞的載體材料。
膠原蛋白可降解性:
膠原蛋白可被特定的蛋白酶生物降解。由於膠原蛋白具有緊密而牢固的螺旋結構,大多數蛋白酶只能切斷其側鏈,只有膠原酶、彈性酶等特異性蛋白酶才能在特定條件下降解膠原蛋白,破壞膠原肽鍵。
膠原蛋白肽鍵一旦斷裂,其螺旋結構就會被破壞,完全水解成小分子多肽或氨基酸,進入血液循環系統,被機體再利用或代謝。生物降解性是利用膠原蛋白作為器官移植材料的基礎。
㈧ 肝纖維化檢查指標有哪些
臨床上肝纖維化檢查主要查肝纖四項,對診斷慢性肝病患者病情發展狀況和治療效果,衡量炎症活動度、纖維化程度可提供有力參考依據,就此做下詳細介紹,以供參考: 肝纖維化檢查指標一:PCIII(III型前膠原) 前膠原反應肝內III型膠原合成,血清含量與肝纖程度一致,並與血清γ-球蛋白水平明顯有很大關系。pciii與肝臟纖維化形成的活動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沒有特異性,此外器官纖維化時,pciii也上升。連續pciii上升的慢活肝,提示病情可能會加劇並向肝硬變形成發展。 肝纖維化檢查指標二:IV-C(IV型膠原) 為構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膠原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較靈敏反映出肝纖過程,是肝纖的早期標志之一。 肝纖維化檢查指標三:LN(層粘連蛋白) 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膠原性結構蛋白,與肝纖維化活動程度及門靜脈壓力呈正相關,慢活肝和肝硬變及原發性肝癌時明顯增高,LN也可以反映肝纖維化的進展與嚴重程度。另外,LN水平越高,肝硬變病人的食管靜脈曲張越明顯。
㈨ 醫學civ是什麼意思
宮頸CIV:是宮頸電腦摸片篩查,通過這個檢測可以看出宮頸有沒有存在問題。比較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