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燕窩功效 > 膠原酶由什麼細菌產生

膠原酶由什麼細菌產生

發布時間:2022-08-31 18:45:21

❶ 什麼是細菌的侵襲性物質

侵襲力是指病原菌(包括條件致病菌)突破機體的防禦能力,侵入機體,在體內生長繁殖、蔓延擴散的能力。主要包括菌體表面結構和侵襲性酶類。其中侵襲性酶類就是你所要問的侵襲性物質了。
主要的侵襲性酶有:
1)血漿凝固酶:其作用是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使血漿發生凝固。凝固物沉積在菌體表面或病灶周圍,保護細菌不被吞噬細胞吞噬和殺滅。
2)透明質酸酶:又稱擴散因子,其可分解結締組織中起粘合作用的透明質酸,使細胞間隙擴大,通透性增加,因而有利於細菌及其毒素向周圍及深層擴散。
3)鏈激酶:又稱鏈球菌溶纖維蛋白酶,能激活血漿溶纖維蛋白酶原為纖維蛋白酶,從而使纖維蛋白凝塊溶解,使細菌易於擴散。
4)膠原酶:是一種蛋白分解酶,可分解結締組織中的膠原蛋白,促使細菌在組織間擴散。
5)脫氧核糖核酸酶:能水解組織細胞壞死時釋放的DNA,使粘稠的膿汁變稀,有利於細菌擴散。
6)其他可溶性物質:殺白細胞素,能殺死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溶血素,能溶解細胞膜,對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巨噬細胞、神經細胞等多種細胞均有細胞毒作用。

❷ 什麼是細菌的侵襲性物質

侵襲力是指病原菌(包括條件致病菌)突破機體的防禦能力,侵入機體,在體內生長繁殖、蔓延擴散的能力。主要包括菌體表面結構和侵襲性酶類。其中侵襲性酶類就是你所要問的侵襲性物質了。

主要的侵襲性酶有:
1)血漿凝固酶:其作用是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使血漿發生凝固。凝固物沉積在菌體表面或病灶周圍,保護細菌不被吞噬細胞吞噬和殺滅。
2)透明質酸酶:又稱擴散因子,其可分解結締組織中起粘合作用的透明質酸,使細胞間隙擴大,通透性增加,因而有利於細菌及其毒素向周圍及深層擴散。
3)鏈激酶:又稱鏈球菌溶纖維蛋白酶,能激活血漿溶纖維蛋白酶原為纖維蛋白酶,從而使纖維蛋白凝塊溶解,使細菌易於擴散。
4)膠原酶:是一種蛋白分解酶,可分解結締組織中的膠原蛋白,促使細菌在組織間擴散。
5)脫氧核糖核酸酶:能水解組織細胞壞死時釋放的DNA,使粘稠的膿汁變稀,有利於細菌擴散。
6)其他可溶性物質:殺白細胞素,能殺死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溶血素,能溶解細胞膜,對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巨噬細胞、神經細胞等多種細胞均有細胞毒作用。

❸ 細菌的哪些代謝產物對細菌鑒定有意義

其實意義不是很大,一般是根據《伯氏細菌手冊》看的,不過現在基本上都是用16S RNA來鑒定,要精確一些。
舉例如下:
(1)細菌生化試驗
各種細菌所具有的酶系統不盡相同,對營養基質的分解能力也不一樣,因而代謝產物或多或少地各有區別,可供鑒別細菌之用。用生化試驗的方法檢測細菌對各種基質的代謝作用及其代謝產物,從而鑒別細菌的種屬,稱之為細菌的生化反應。
(2)糖(醇)類發酵試驗
不同的細菌含有發酵不同糖(醇)的酶,因而發酵糖(醇)的能力各不相同。其產生的代謝產物亦不相同,如有的產酸產氣,有的產酸不產氣。酸的產生可利用指示劑來判定。在配製培養基時預先加入溟甲酚紫[P HS . 2 (黃色)一6 . 8 (紫色)] ,當發酵產酸時,可使培養基由紫色變為黃色。氣體產生可由發酵管中倒置的杜氏小管中有無氣泡來證明。
(3)甲基紅(Methylred )試驗(該試驗簡稱MR 試驗)
很多細菌,如大腸桿菌等分解葡萄糖產生丙酮酸,丙酮酸再被分解,產生甲酸、乙酸、乳酸等,使培養基的pH 降低到4 . 2 以下,這時若加甲基紅指示劑呈現紅色。因甲基紅指示劑變色范圍是pH4 . 4 (紅色)一pH6 . 2 (黃色)。若某些細菌如產氣桿菌,分解葡萄糖產生丙酮酸,但很快將丙酮酸脫梭,轉化成醇等物,則培養基的pH 仍在6 . 2 以上,故此時加入甲基紅指示劑,呈現黃色。
(4)大分子物質代謝實驗.
靛基質(口引睬)試驗
某些細菌,如大腸桿菌,能分解蛋白質中的色氨酸,產生靛基質(叫睬),靛基質與對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結合,形成玫瑰色靛基質(紅色化合物)。
硫化氫試驗
某些細菌能分解含硫的氨基酸(肌氨酸、半肌氨酸等),產生硫化氫,硫化氫與培養基中的鉛鹽或鐵鹽,形成黑色沉澱硫化鉛或硫化鐵。為硫化氫試驗陽性,可藉以鑒別細菌。
明膠液化實驗
某些細菌具有膠原酶,使明膠被分解,失去凝固能力,呈現液體狀態,是為陽性。澱粉水解試驗(在紫外誘變中做,本實驗不做)
細菌對大分子的澱粉不能直接利用,須靠產生的胞外酶(澱粉酶)將澱粉水解為小分子糊精或進一步水解為葡萄糖(或麥芽糖),再被細菌吸收利用,細菌水解澱粉的過程可通過底物的變化來證明,即用碘測定不再產生藍色。
(5)有機酸鹽及氨鹽利用試驗
檸檬酸鹽利用試驗
檸檬酸鹽培養基系一綜合性培養基,其中檸檬酸鈉為碳的唯一來源。而磷酸二氫按是氮的唯一來源。有的細菌如產氣桿菌,能利用檸檬酸鈉為碳源,因此能在檸檬酸鹽培養基上生長,並分解檸檬酸鹽後產生碳酸鹽,使培養基變為鹼性。此時培養基中的溟廖香草酚藍指示劑由綠色變為深藍色。不能利用檸檬酸鹽為碳源的細菌,在該培養基上不生長,培養基不變色。
2、實驗儀器,材料和用具
(1)實驗儀器
37OC 恆溫培養箱、20OC 恆溫培養箱(室溫代替)。
(2)微生物材料
大腸桿菌、變形桿菌、枯草桿菌、產氣桿菌這四種菌種的斜面各1 支。
(3)試劑
甲基紅試劑、V . P 試劑、叫噪試劑、格里斯試劑(硝酸鹽利用試驗)、盧戈氏碘液(澱粉水解試驗)
(4)實驗用具
試管:每份每個試驗2 根試驗,1 根對照,8 個試驗共27 根。
無菌乎皿:每份2 個
杜氏小管:每份6 個。
接種環、酒精燈、試管架、記號筆。
(5)培養基
葡萄糖發酵培養基和乳糖發酵培養基:何份各6 支試管,何支5 一10mi 培養基,滅菌。用於糖類發酵試驗。
葡萄糖蛋白陳水培養基:每份3 支試管,何支5 一10mi 培養基,滅菌。用於甲基紅和V . P 試驗。
胰蛋白水培養基:每份3 支何支5 一10mi 培養基,滅菌。用於叫睬試驗。
檸檬酸鐵錢或醋酸鉛的半固體培養基;每份3 支,每支5 一10ml 培養基,滅菌。用於硫化氫試驗。
營養明膠培養基:每份3 支,每支.5 一10ml 培養基、滅菌。用於明膠液化試驗。
澱粉培養基:每份2 個平皿,每平皿約20ml 培養基,滅菌後倒入平皿。用於澱粉水解試驗。
檸檬酸鈉培養基:每份3 支,每支5 一IOml 培養基,滅菌,做斜面。用於檸檬酸鹽利用試驗。
3、實驗步驟
(1)糖(醇)類發酵試驗
編號在各試管上分別標明發酵培養基名稱,所接種的菌名和組號,下同。
接種取葡萄糖發酵培養基3 支,按編號1 支接種大腸桿菌,另1 支接種普通變形桿菌,第3 支不接種,作為對照C 同樣取3 支乳糖發酵培養基,1 支接種大腸桿菌,1 支接科普通變形桿菌,第3 支不接種,作為對照。
將己接種好的培養基置37OC 溫箱中培養24h 。
觀察結果:被檢細菌若能發酵培養基中的糖時,則使培養基的pH 降低,這時培養基中的指示劑呈酸性反應(為黃色),若發酵培養基中的糖產酸產氣,則培養基不僅顯酸色反應,並且在培養基中倒置的小玻璃管(杜氏小管)中有氣體。氣體占整個倒置小玻管的10 %以上。若被檢細菌不分解培養基中的糖,則培養基不發生變化。
(2)甲基紅試驗(MR 試驗)
將大腸桿菌和產氣桿菌分別接種到葡萄糖蛋白陳水培養基中,37OC 培養48h ,加甲基紅指示劑數滴,觀察結果,呈現紅色者為陽性,呈現黃色者為陰性。
(3)伏一普二氏試驗(V . P .試驗)
將被檢菌接種到葡萄糖蛋白陳水培養基中,37OC 培養48h ,取出,加入40 % KOlls 一10 滴,然後再加入等量的5 %。一蔡酚溶液,用力振盪,再放入37OC 溫箱中保溫巧一30min ,以加快反應速度。若培養物呈現紅色,為伏一普反應陽性。
(4)靛基質(口引噪)試驗將被檢菌接種到胰蛋白陳水培養基中,37OC 培養24h 一48h 後,沿試管壁滴加數滴叫睬試劑於培養物液面,觀察結果。
出現紅色者為陽性,出現黃色者為陰性。
(5)硫化氫試驗:
將大腸桿菌和變形桿菌以接種針穿刺接種到醋酸鉛或檸檬酸鐵氨培養基中,37OC 培養24h ,觀察結果,若有黑色出現者為陽性。
(6)明膠液化試驗
取大腸桿菌和枯草桿菌的純培養物少許,以接種針分別穿刺接種到營養明膠培養基中,置20OC 培養5 一7 天。觀察明膠培養基液化情況。若被檢細菌20 OC 不易生長,可放3 7 OC 培養,但在此溫度下明膠培養基呈液狀,故觀察結果時,應將明膠培養基輕輕放入4OC 冰箱30min ,此時明膠又凝固。若放置於冰箱30min 仍不凝固者,說明明膠被試驗細菌液化,是為陽性。
(7)澱粉水解試驗
將配製好的澱粉培養基冷卻到SOOC 左右,以無菌操作製成平板。
用接種環取少許枯草桿菌劃線接種在平板的一邊,再取少許大腸桿菌劃線接種在平板的另一邊。置37OC 溫箱培養24h 。
將平皿取出,打開皿蓋,滴加少量盧戈氏碘液於平板上,輕輕搖動平皿,使碘液均勻鋪滿整個平板。如菌苔周圍有無色透明圈出現,說明澱粉己被水解。透明圈的大小,說明該菌水解澱粉能力的大小。
(8)檸檬酸鹽利用試驗
取少量被檢菌接種到檸檬酸鹽培養基上,37OC 培養24h 後,觀察結果。培養基變深藍色者為陽性。培養基不變色,則繼續培養7 天,培養基仍不變色者為陰性。

❹ 細菌的致病機制與細菌的什麼有關

簡單地說,就是細菌的毒力(侵襲力、毒素)、細菌的數量、侵入的部位.
如果要詳細說,那得花很大篇幅,您有興趣就看看吧:
細菌能引起疾病的性質,稱為致病性或病原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細菌稱為致病菌或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與其毒力強弱、進入機體的數量,以及是否是侵入機體的適當門戶和部位有密切的關系.
(一)細菌的毒力是指病原菌致病性的強弱程度.構成毒力的物質基礎主要包括侵襲力和毒素.
1.侵襲力:侵襲力是指病原菌(包括條件致病菌)突破機體的防禦能力,侵入機體,在體內生長繁殖、蔓延擴散的能力.主要包括菌體表面結構和侵襲性酶類.
(1)菌體表面結構:主要包括莢膜及其他表面物質.莢膜具有抵抗吞噬細胞的吞噬及體液中殺菌物質的作用.有些細菌表面有類似莢膜的物質(比莢膜要薄),如微莢膜、Vi抗原、K抗原等,都具有抗吞噬、抵抗抗體和補體的作用.
(2)菌毛:多種革蘭陰性菌具有菌毛,通過其與宿主細胞表面的相應受體結合而粘附定居在黏膜表面,有助於細菌侵入.
(3)侵襲性酶:是某些細菌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與致病性有關的胞外酶,分泌到菌體周圍,可協助細菌抗吞噬或有利於細菌在體內擴散.
主要的侵襲性酶有:
1)血漿凝固酶:其作用是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使血漿發生凝固.凝固物沉積在菌體表面或病灶周圍,保護細菌不被吞噬細胞吞噬和殺滅.
2)透明質酸酶:又稱擴散因子,其可分解結締組織中起粘合作用的透明質酸,使細胞間隙擴大,通透性增加,因而有利於細菌及其毒素向周圍及深層擴散.
3)鏈激酶:又稱鏈球菌溶纖維蛋白酶,能激活血漿溶纖維蛋白酶原為纖維蛋白酶,從而使纖維蛋白凝塊溶解,使細菌易於擴散.
4)膠原酶:是一種蛋白分解酶,可分解結締組織中的膠原蛋白,促使細菌在組織間擴散.
5)脫氧核糖核酸酶:能水解組織細胞壞死時釋放的DNA,使粘稠的膿汁變稀,有利於細菌擴散.
6)其他可溶性物質:殺白細胞素,能殺死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溶血素,能溶解細胞膜,對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巨噬細胞、神經細胞等多種細胞均有細胞毒作用.
2.毒素:細菌的毒素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物質.按其來源、化學性質和毒性作用等不同,可分外毒素和內毒素兩種,還有一些細菌釋放的蛋白和酶也有類似毒素的作用.
(1)外毒素是細菌生長繁殖過程中合成並分泌到菌體外的毒性物質.外毒素主要由革蘭陽性菌產生,但少數革蘭陰性菌也能產生.外毒素的毒性較強,大多為多肽,不同細菌產生的外毒素,對組織細胞有高度選擇性,並能引起特殊的病變和症狀.外毒素的化學性質為蛋白質,不耐熱、易被熱(56℃~60℃,20min~2h)破壞,性質不穩定,易被酸和消化酶滅活.外毒素具有特異的組織親和性,選擇性作用於靶組織,而引起特異性的症狀和體征.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作用下,經過一定時間可使其脫毒,而仍保留外毒素的免疫原性,稱類毒素.類毒素可刺激機體產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
(2)內毒素是許多革蘭陰性菌的細胞壁結構成分(脂多糖),只有當細菌死亡、破裂、菌體自溶,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細菌才釋放出來.
各種細菌內毒素成分基本相同,是由脂質A、非特異核心多糖和菌體特異性多糖(O特異性多糖)三部分組成.脂質A是內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
內毒素的性質穩定、耐熱,需加熱160℃經2~4h,或用強酸、強鹼或強氧化劑加溫煮沸30min才滅活.內毒素抗原性弱,不能用甲醛脫毒製成類毒素.內毒素LPS能刺激巨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產生IL-1、IL-6、TNF-α等.少量內毒素誘生這些細胞因子,可致發熱、微血管擴張、炎症反應等免疫保護性應答,若內毒素大量釋放常導致高熱、低血壓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由於所有革蘭陰性菌細胞壁脂多糖結構成分基本相同,故引起的毒性作用大致類同.
內毒素的毒性作用較弱,對組織細胞無嚴格的選擇性毒害作用,引起的病理變化和臨床症狀大致相同,其主要生物學活性如下:①致熱作用;②白細胞增多;③感染性休克;④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3)其他毒性蛋白和酶:某些細菌產生溶血素能使血平板上菌落周圍出現溶血環,如鏈球菌溶血素S,大腸埃希菌產生的α溶血素、β溶血素,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等產生的殺白細胞素,能損傷和破壞中性粒細胞,導致感染中白細胞數量減少.
(二)細菌的侵入數量
細菌引起疾病,除需有一定的毒力外,尚需要有一定的數量.毒力愈強,致病所需菌量愈少;毒力愈低,致病所需菌量愈多.
(三)細菌的侵入門戶與感染途徑
有一定的毒力和足夠數量的病原菌,還要經過適當侵入門戶,到達一定的器官和組織細胞才能致病.若侵入門戶不適宜,仍不能引起感染.一些病原菌的侵入門戶是特定的,也有一些病原菌可經多種侵入門戶侵入機體.
根據病原菌侵入門戶的不同,可有下列感染途徑:①呼吸道感染;②消化道感染;③皮膚黏膜創傷感染;④接觸感染;⑤蟲媒感染.

❺ 能夠引起人體疾病的微生物(比如大腸桿菌)有哪些

好壞都是針對人來說的

大腸桿菌在人腸道合成VK 乳酸菌助消化 正常共生菌群抑制外界致病菌的侵入等

基礎知識(微生物)
1. 1微生物
微生物概念:體形微小,具有一定形態結構並能在適宜的環境中生長繁殖以及發生遺傳變異的生物。

微生物的分類:由形態、結構以及生物學方面的差異分為
細菌(包括細菌、支原體、螺旋體、立克次體、衣原體及放線菌)、真菌(包括黴菌與酵母)、原蟲、藻類、病毒。

病原微生物:侵入人體或動植物體內可造成病害。
條件致病菌(機會致病菌):存在於人及動植物的表面以及人與動物與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如口腔、鼻咽腔、腸道、眼結膜、泌尿生殖道等的某些微生物,在正常情況下是無害的,如當機體的免疫力減弱或機體受到損傷時,或這些微生物移居至非正常寄居的部位或器官時,引起疾病,在某些條件下引起嚴重的菌血症或敗血症。
1. 2微生物的發現
1676年荷蘭人呂文.虎克利用200倍顯微鏡在牙垢,糞便,井水,污水中發現球狀,桿狀,螺旋體微小生物。
1. 3微生物的分布
廣泛分布於土壤中,水中,空氣中,物體表面以及生物有機體的體表及其與外界相通的腔道中。
正常菌群:在人類的體表及其與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腔,鼻咽腔,眼結膜,腸道,泌尿生殖道等長期寄居,在機體防禦機能正常時無害的微生物。
如大腸桿菌大量存在於腸道中,甲型鏈球菌常見於鼻咽部,表皮葡萄球菌常見於皮膚。正常情況下,菌群與人體保持著平衡,正常菌群之間也相互制約,所以不致病,甚至是維持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如腸道大腸桿菌能合成維生素B和K。但當機體防禦機能減弱,如受涼,過度疲勞,電離輻射,大面積燒傷,惡性腫瘤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時,某些正常菌群就可引起疾病。
1. 4滅菌和消毒
物理方法:熱力,低溫,輻射,乾燥,超聲波,滲透壓,過濾
化學方法:消毒劑(重金屬鹽類,氧化劑,酚類,醇類,醛類,環氧乙烷,鹵素類,酸鹼類,染料,表面活性劑)
2. 1細菌的概念
具有細胞壁的,由二分法繁殖的單細胞微生物。
大多數長約1-5微米,寬0.2-1.0微米。
2.2細菌的分類:
在一定的條件下,細菌有相對穩定的基本形態。根據外形不同,可將細菌分為球菌,桿菌和螺形菌三類。
球菌:單個球菌直徑為0.8-1.2微米,呈球形,類球型。
雙球菌,鏈球菌,四聯球菌,八疊球菌,葡萄球菌。
桿菌:在細菌中種類最多。長2-5微米,寬0.5-1.0微米。
螺形菌:菌體呈彎曲狀。
弧菌,螺菌。
細菌在幼齡和適宜環境下,形態正常、整齊,表現出特定的形態。但環境條件改變,細菌則出現不規則形態,稱為多形性。
2.3細菌的細胞結構:分基本結構和特殊結構
基本結構:主要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核,內容物。
細胞壁
位於細菌細胞膜的外層,是質堅韌而有彈性的結構。主要功能是1、保護細胞,不易受滲透壓變化而破裂,並維持固有外形。2、有一定的屏障作用,能阻攔大分子物質。3、與染色性、致病性、抗原性和對某些葯物的敏感性有關。
化學組成:主要成分為肽聚糖或粘肽,是酶和抗生素葯物攻擊的靶子,抗生素可造成細菌細胞壁缺陷,導致細菌低滲性崩解。
革蘭氏陽性菌的細胞壁較厚,15-80nm,占細菌乾重的50%
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較薄,10-15nm,占細菌乾重的10%,還有脂蛋白,外膜和脂多糖結構。
細胞膜
細胞膜緊靠細胞壁內側,直接包圍著細胞漿,厚約5-10nm.主要含有60—70%蛋白質,20-30%磷脂及少量糖。
功能:1、選擇透性,控制營養物質及代謝產物進出細胞。2、需氧菌的呼吸酶在膜上完成其過程3、多種酶類(肽聚糖,磷壁酸,脂多糖)的合成在膜上完成4、細胞膜與DNA的復制,細胞分裂,芽孢形成,鞭毛運動有關。
細胞質
由細胞膜環繞,呈溶膠狀態,基本成分是水、蛋白質、糖類、核酸、脂類和鹽類。
細胞質是細菌的內在環境,是細菌蛋白質、核酸合成的場所,也是許多酶系反應的場所。

細菌的核比較原始,無核膜和核仁,不典型,稱為核質或類核。正常情況下一個菌體內有一個核,多集中於菌體中央。核實際上是細長的閉環雙鏈DNA大分子,反復折疊成超螺旋結構,可視為單一染色體,控制著細菌的各種遺傳性狀。
質粒
微小的核外遺傳物質,為雙鏈閉環的DNA分子,攜帶1-200個基因。能控制某些次要的性狀,如細菌的抗葯性,抗菌素的產生。

細菌的特殊結構:莢膜,鞭毛,菌毛和芽孢。
莢膜
某些細菌在生活過程中向細胞壁分泌一層疏鬆透明的黏液狀物質,稱黏液層,當黏液層較厚具有一定外形,並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到與四周有明顯界限的稱莢膜。
可保護細菌細胞免受乾燥,能抵抗機體的吞噬細胞的吞噬和消化,使細菌免遭殺滅,從而能在機體內大量繁殖引起病變。
鞭毛
弧菌、部分桿菌和極少數球菌的菌體表面上,著生細長波狀的絲狀物,稱為鞭毛。是細菌的運動器官。
菌毛
大多數腸道細菌、假單胞菌和霍亂弧菌等,在其菌體周圍有極纖細的絲狀物,稱為菌毛。分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普通菌毛有黏附作用,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性菌毛具有致育功能,可藉助它傳遞遺傳物質。
芽孢
某些細菌,特別是革蘭氏陽性桿菌,在生活的某一階段,在細胞內形成一個圓形或橢圓形、折光性強的特殊結構。
芽孢的形成是細菌的休眠狀態,對乾燥,熱和消毒劑的滲透性有強大的抵抗力。
3. 1細菌形態檢查法
即將欲檢細菌塗在載玻片上,製成標本,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分不染色標本檢查法和染色法
3.2不染色標本檢查法 直接將細菌標本放在顯微鏡下進行檢查,可觀察微生物生活狀態。常用壓滴法和懸滴法。
3.3染色法
細菌經染色更能清楚觀察細菌的形態和結構。還可利用染色程序,鑒別細菌的染色性和細菌結構的性質。多用鹼性染料,如美藍、鹼性復紅,結晶紫等。可分為單染色法、復染色法和特殊染色法。
單染色法:只用一種染料染色,一般只能顯示細菌的外形、大小、排列和簡單結構。
復染色法:先後用兩中染料染色,經一定程序操作,對比顏色的差異,鑒別細菌不同的結構,故又稱為鑒別染色法。
革蘭氏染色法:在固定的標本上,先用結晶紫(或龍膽紫)染色,再加碘液媒染(即助染),再用95%酒精脫色,最後用沙黃或稀釋鹼性復紅液復染,結晶紫和碘形成不溶於水而溶於乙醇的復合物。凡能固定結晶紫和碘的復合物,不被酒精脫色而呈紫-黑紫色的,稱為革蘭氏陽性菌,如被酒精脫色後再被復紅液復染成紅色的,稱為革蘭氏陰性菌。
原理:現認為主要是革蘭氏陽性菌與陰性菌的細胞壁的結構與化學組成不同。革蘭氏陽性菌的細胞壁較厚,肽聚糖含量多而缺少脂類,酒精雖可溶解脂類但能引起細胞壁脫水,使肽聚糖的框架的小孔縮小。因此細胞壁對酒精透性低,與細胞質結合的結晶紫與碘復合物不易被脫掉。而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肽聚糖層較薄、分多層,外層又有較多的脂類。酒精溶解外層脂類後,細胞壁各層結構變得鬆弛,內層含肽聚糖又少,細胞壁透性高,結晶紫與碘復合物容易被溶解逸出。所以革蘭氏陰性菌被復染液染成紅色。
意義:用革蘭氏染色法可將細菌分為兩大類,即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這是識別細菌首要的一步。細菌的革蘭氏染色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兩類細菌在某些細菌性質上的差異。如對抗生素等抗菌葯物的敏感性,革蘭氏陽性菌對青黴素、頭孢菌素等β-內醯胺類抗生素敏感;而革蘭氏陰性菌對鏈黴素和慶大黴素的敏感性較陽性強。因此,確定細菌的革蘭氏染色性對新抗生素篩選、製作抗菌譜以及在臨床選葯治療上都很有用途。
特殊染色法:莢膜染色法、鞭毛染色法、芽孢染色法、核染色法等。
3.4顯微鏡檢查
普通光學顯微鏡,暗視野顯微鏡,相差顯微鏡,熒光顯微鏡,電子顯微鏡。
4. 1細菌的致病性
指細菌引起宿主疾病和導致病變進行的能力。凡能引起人畜致病的細菌,稱為致病菌或病原菌。
毒力:致病菌能在生活過程中合成對宿主攻擊性物質,統稱為毒力。毒力是指致病菌株之間致病強弱程度,是測試細菌對宿主損害的測量度。通常以能殺死50%實驗動物的量,即半數致死量來計算。
細菌的毒力包括侵襲力和毒素
侵襲力:指致病菌侵入宿主局部組織細胞內生長繁殖,或機體的防禦屏障蔓延擴散的能力。包括細菌的表面結構和毒性酶。
細菌的表面結構:菌毛和莢膜
菌毛:大多數致病菌引起感染是從細菌對機體黏膜上皮細胞的黏附作用開始的。如大腸桿菌的菌毛易黏附在腸道上皮細胞上,有利於細菌定居繁殖,引起疾病。
莢膜:具有莢膜的細菌如肺炎球菌,具有保護細菌不易被吞噬細胞吞噬,有助於細菌在體內生長繁殖,侵入擴散。
侵襲性酶:致病菌在代謝過程中能合成一些特殊酶類。其本身不具有毒性,但有助於細菌在宿主體內侵襲擴散,統稱為毒性酶。
1、 血漿凝固酶:致病性葡萄菌產生此種酶,能加速人血漿凝固,凝固的血漿附著在菌體表面或將細胞包圍,保護細菌不被吞噬細胞所吞噬或不受體液因子作用。
2、 鏈激酶:由乙型溶血鏈球菌產生,能激活人血漿中纖維蛋白原為溶纖維蛋白酶,使局部纖維蛋白屏障溶解,便於細菌和毒素擴散。
3、 鏈道酶:由乙型溶血鏈球菌產生,可分解粘稠膿液中的DNA,使膿液變稀,有利於細菌向體內擴散。
4、 透明質酸酶:由產氣莢膜桿菌產生。能分解結締組織中的透明質酸,水解後失去粘性而鬆弛,細胞間隙增大,有利於細菌向組織中擴散。
5、 膠原酶:由產氣莢膜桿菌產生。可水解肌肉和皮下膠原組織,使組織崩解,便於細菌向組織中擴散。
毒素:可分為外毒素和內毒素
外毒素:有些致病菌在代謝過程中能合成並分泌到菌體外的毒素。主要由某些革蘭氏陽性菌產生,少數革蘭氏陰性菌也能產生。其化學組成是蛋白質,毒性強,抗原性也強,對組織有選擇性,引起特殊病變。
內毒素:是革蘭氏陰性菌的細胞壁成分,細胞裂解時釋放。化學組成為脂類。無組織細胞選擇性,引起毒性大體相似。小量內毒素可引起發熱,大量引起白細胞反應,嚴重時導致內毒素休克。毒性比外毒素低,抗原性也弱,但耐熱穩定。

常見的病原性細菌
1、 球菌
根據革蘭氏染色性的不同,分成革蘭氏陽性球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四聯球菌、八疊球菌)和革蘭氏陰性球菌(腦膜炎球菌、淋球菌、卡他球菌、乾燥奈氏球菌)兩類。
對人類有致病性的球菌稱為病原性球菌,由於這類球菌主要引起化膿性炎症,故又稱為化膿性球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及淋球菌。
葡萄球菌
形態:球型或橢圓型。直徑0.4-1.2微米。致病性葡萄球菌一般比非致病株小,且各個菌體的大小和排列也較整齊。典型的葡萄球菌排列呈葡萄串狀,是因為在繁殖時向多個平面不規則分裂的結果。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的一般呈典型排列;在膿汁或液體培養基中生長的常為雙球或短鏈狀,易誤認為鏈球菌。葡萄球菌無鞭毛、無芽孢,一般不形成莢膜。
是一群革蘭氏陽性球菌,常堆聚成葡萄串狀,為最常見的化膿性球菌之一,廣泛分布於自然界,如空氣、土壤、水及物品上,也常存在於人和動物的皮膚及於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大部分是不致病的腐物寄生菌。
葡萄球菌在皮膚表面上可生存較久,常隱藏在毛囊、汗腺及皮脂腺內。在進行注射、外科手術時,如不嚴格消毒,易引起化膿性感染。
分類:根據色素、生化反應不同,可分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金葡菌致病力強,表皮葡菌偶爾致病。
敏感性:對鹼性染料敏感,對青黴素、金黴素、紅黴素和慶大黴素高度敏感,對鏈黴素中度敏感,對氯黴素和磺胺類葯物敏感性差。近年由於廣泛應用抗生素,抗葯菌株逐年增多。金葡菌對青黴素G的抗葯株高達90%以上。
致病物質:血漿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腸毒素
所致疾病:
局部感染:主要引起毛囊炎,癰,蜂窩組織炎,傷口化膿等,還可引起氣管炎、肺炎、膿胸及中耳炎
全身感染:引起腦膜炎、心包炎、心內膜炎、敗血症及膿毒血症等。主要由金葡菌引起。
食物中毒:食入含腸毒素的食物後,經2-6小時可發生急性腸胃炎
葡萄球菌性腸炎:正常人腸道中有少量金葡菌存在,當優勢菌(大腸桿菌、脆弱類桿菌)因抗菌葯物的應用而被抑制或殺滅後,抗葯的金葡菌趁機繁殖而產生腸毒素,引起以腹瀉為主的臨床症狀,其本質是一種菌群失調性腸炎。特點為腸黏膜被一層炎性假膜所覆蓋,該假膜由炎性滲出物、腸粘膜壞死塊和細胞組成。
鏈球菌
形態:球型或卵圓形,直徑0.5-1.0微米。呈鏈狀排列,鏈的長短不一,短的由4-8個細胞組成,長的20-30個。鏈的長短與菌種和生長環境有關,在液體培養基中形成鏈較長,固體培養基中短。無芽孢或鞭毛。培養早期可形成莢膜,隨時間的延長消失。細胞壁外有菌毛樣結構。
是化膿性球菌中另一大類常見細菌,可分為致病和非致病兩類。廣泛分布於自然界,其中多數是非致病菌,少數可引起人類化膿性炎症,猩紅熱,丹毒,新生兒敗血症,腦膜炎,細菌性心內膜炎和鏈球菌變態反應性疾病。
分類:根據溶血現象分類,(按鏈球菌在血瓊脂培養基上生長繁殖後,產生溶血與否及其溶血性質而進行分類)。
甲型溶血性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條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致病能力強
丙型鏈球菌(不溶血鏈球菌)無致病力,偶爾引起感染。
敏感性:抵抗力不強,對一般消毒劑敏感。在乾燥塵埃中可生存數月。對青黴素、紅黴素、氯黴素、四環素、磺胺葯敏感。
致病物質:脂磷壁酸,M蛋白,透明質酸酶,鏈激酶,鏈道酶,鏈球菌溶血毒素,紅熱毒素
所致疾病:可分為化膿性(淋巴管炎,淋巴結炎,蜂窩組織炎,癰,膿皰瘡等局部皮膚和皮下組織感染;還有扁桃體炎,咽炎,咽峽炎,鼻竇炎,產褥熱,中耳炎,乳突炎等其他系統的感染)
中毒性(猩紅熱),變態反應性疾病(風濕熱和急性腎小球炎)
奈瑟氏菌
形態:(淋球菌)呈腎型或豆型,成雙排列,直徑0.6-0.8微米。無芽孢、無鞭毛、一般無莢膜,但有菌毛。
革蘭氏陰性雙球菌。包括腦膜炎球菌、淋球菌、乾燥奈氏球菌等
2、 腸道桿菌
形態:兩端鈍圓的短桿菌,無特殊排列,不形成芽孢,多數具鞭毛。
是一群寄居在人和動物腸道中生物學性狀近似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多數不引起疾病,為條件致病菌。少數(沙門氏菌和志賀氏菌)為腸道致病菌。
埃希氏菌
形態:(大腸桿菌)兩端鈍圓,長約2-3微米,寬0.6微米。有時近球型。有鞭毛,能運動,周身有菌毛。
為革蘭氏陰性桿菌,一般不致病。其中最重要的為大腸桿菌,當機體抵抗力下降,大腸桿菌侵入腸外組織或器官時,可引起腸道外感染,某些血清型菌株致病力強,為致病性大腸桿菌。
敏感性:對熱的抵抗性較強,在自然界的水中可生存數周至數月,對磺胺類,鏈黴素,氯黴素,金黴素敏感。目前抗葯菌株較多。
致病物質:粘附素、腸毒素、K抗原
所致疾病:
腸外感染:大腸桿菌移居腸外組織或器官時引起腸外感染,以化膿性炎症最常見,如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腹膜炎,膽囊炎,闌尾炎和手術後創傷感染,敗血症。
腹瀉
沙門氏菌
形態:短桿菌,長1-3微米,寬0.4-0.9微米。有鞭毛,能運動,多數有菌毛,無芽孢,無莢膜。
革蘭氏陰性菌。對人致病的主要有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以及引起食物中毒與敗血症的沙門氏菌。
敏感性:抵抗力不強,在水中能存活2-3周,治療傷寒常用氯黴素、氨苄青黴素、羥氨苄青黴素。
致病物質:侵襲物質,內毒素,腸毒素
所致疾病:腸熱症(即傷寒和副傷寒)
胃腸炎(食物中毒)
敗血症:細菌隨血至組織、器官可導致感染,如腦膜炎,骨髓炎,膽囊炎,心內膜炎等
志賀氏菌
形態:桿菌,長約2-3微米,寬0.5-0.7微米。無莢膜,不形成芽孢,無鞭毛,有菌毛
革蘭氏陰性桿菌,是細菌性痢疾病原菌,故稱為痢疾桿菌。
敏感性:抵抗力弱,在水中生存數日,對酸敏感,對氯黴素、鏈黴素、四環素、磺胺敏感,首選氨苄青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
致病物質:侵襲物質、內毒素、外毒素
所致疾病:細菌性痢疾
3、 綠膿桿菌
形態:桿菌,菌體長短不一,球桿狀,絲狀。單個,成對或短鏈排列。菌體一端有1-3根鞭毛,活動活潑。無莢膜,無芽孢。
為假單胞菌屬代表菌,為條件致病菌。除自然界廣泛存在,正常人的皮膚、腸道和呼吸道均有存在。革蘭氏陰性。
敏感性:對紫外線抵抗力強,對青黴素不敏感,對慶大黴素,多粘菌素B敏感,易產生耐葯性。
致病物質:綠膿桿菌外毒素,蛋白分解酶,細胞溶解毒素,內毒素與原內毒素蛋白質。
所致疾病:局部感染常見燒傷或創傷部位、中耳、角膜、尿道和下呼吸道,也引發心內膜炎、胃腸炎、膿胸、敗血症。
綠膿桿菌對β-內醯胺類抗生素的耐葯機制:
其引發的感染占醫院內感染的9-10%,個別到18-20%。
外膜通透性 對β-內醯胺類抗生素及其他抗生素有更強的通透屏障
β-內醯胺酶
青黴素結合蛋白(PBPs) 發生改變引發耐葯。
4、 棒狀桿菌
革蘭氏陽性菌,引起人類疾病的主要為白喉桿菌。
敏感性:對寒冷、乾燥和日光抵抗力強,對熱和一般的消毒劑敏感。對青黴素敏感。
致病物質:白喉毒素、索狀因子
所致疾病: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
5、 分枝桿菌
主要有結核桿菌和麻風桿菌。
敏感性:對乾燥的抵抗力特別強,對酸鹼抵抗力強,對日光,酒精,紫外線抵抗力弱
6、 厭氧芽孢桿菌
主要有破傷風桿菌
7、 螺旋體
一類細長、柔軟、富有彈性、彎曲呈螺旋狀、活動活潑的單細胞微生物。具有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其細胞壁具有胞壁酸,具有無定形的核。
主要有梅毒螺旋體、鉤端螺旋體。
8、 支原體
一類無細胞壁,能在體外營獨立生活的、最小的單細胞微生物。主要有肺炎支原體。對青黴素、頭孢菌素治療無效。常用慶大黴素、紅黴素、鏈黴素治療。
由於其不具有細胞壁,因而形態不定,常呈多形性。有球型,絲狀,環狀,星狀和螺旋形等。
9、 衣原體
一類專性細胞內寄生物,在細胞內繁殖有其獨特的生活周期。
主要有沙眼衣原體屬、鸚鵡熱衣原體。常用利福平,四環素,紅黴素治療。
呈圓形、橢圓型顆粒,直徑0.25-0.5微米。
10、 立克次體
一類微小的球桿狀微生物,革蘭氏陰性,專性細胞內寄生物。
引發疾病有斑疹傷寒,Q熱
形似小桿菌,具多型性,常呈雙排列。
病毒
一類體積十分微小,結構簡單,含一種類型的核酸(DNA或RNA),必須在生活的細胞內才能生長繁殖的非細胞型微生物。病毒缺乏細胞具有的細胞器,缺乏必要的酶系統,所以病毒必須在生活的細胞中才能增殖。當病毒進入宿主細胞後,利用宿主細胞提供的原料、能量、酶和生物合成場所,才能合成病毒的蛋白質和病毒核酸,並裝配成成熟的病毒顆粒,再以一定的方式從細胞釋放,完成其增殖周期。主要有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肝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HIV等。

❻ 細菌哪些合成代謝產物與致病菌和醫葯相關的哪些

抗生素(消炎、抗菌)、維生素(營養)、氨基酸(營養)
細菌在其物質代謝過程中,除利用各種營養物質合成菌體和產生能量外,還可產生出多種代謝產物,其中有的對人和動物是有害的,有的可供鑒別細菌之用,有的可供製醫yao之用,現將有關的代謝產物分述如下。
(一)分解產物
1.糖分解產物 細菌分解糖類後,可以產生有機酸(主要為乳酸、醋酸、丙酮酸、酪酸等)、氣體(主要為CO2、H2和沼氣等)和醇類。
2.蛋白分解產物 細菌應用各種蛋白酶分解蛋白質,其最後產物包括有機酸、胺類、靛基質、硫化氫、硫醇、CO2和氫等。
(二)合成產物
這里所指的合成產物,是指菌體成分以外的其他合成物質。
1.毒素 病原性細菌可以合成各種有毒物質,稱為毒素。毒素和細菌的致病作用有直接關系,它又分外毒素和內毒素兩種。外毒素是蛋白質,內毒素則是糖、磷脂和蛋白質的復合物。
2.酶 細菌除合成其新陳代謝所必需的酶以外,還合成以下幾種酶,這些酶在代謝過程中的作用尚不明了,但和細菌的致病性有一定關系。
①卵磷脂酶 此酶能分解細胞壁的卵磷脂,使細胞壞死或紅細胞溶解,魏氏梭菌和水腫梭菌等含有此酶。
②膠原酶 此酶分解肌纖維的網狀組織,使肌纖維發生崩解。殺鮭氣單胞菌等含此酶。
③透明質酸酶 此酶分解組織細胞間結合物質(結締組織)的透明質酸,因而可增加組織滲透性,便於細菌和毒素的擴散。
④凝血漿酶 能使人、兔及馬的血漿凝固,葡萄球菌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含有此酶,但白色和檸檬色葡萄球菌則不含有此酶,人們通常將此酶視為葡萄球菌具有毒力的指標之一。
⑤溶纖維蛋白酶 使血清中的溶血漿素原活化,變為溶血漿素,因而使已經凝固的血漿或血塊發生溶解。新分離的溶血性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含有此酶。
⑥溶血素 某些細菌產生一種能溶解動物紅細胞的溶血毒素。溶血素也是一種酶類物質。如嗜水氣單胞菌、殺鮭氣單胞菌和鰻弧菌等均可產生溶血素。
另外有的細菌還能合成明膠溶解酶和凝乳酶,可引起明膠液化和牛乳凝固現象。這些現象往往可以作為鑒定細菌的參考。
3.抗生素. 許多細菌、放線菌、真菌可以合成抑制或殺滅其他種微生物或腫瘤細胞的物質,稱此物質為抗生素。例如青黴菌產生的青黴素、灰色鏈絲菌產生的鏈黴素、委內瑞拉鏈絲菌產生的氯黴素和金色鏈絲菌產生的金黴素等等。
4.維生素 某些種細菌和酵母有合成維生素的能力。一般認為大腸桿菌所合成的維生素是動物所需維生素的重要來源。
5.熱原質 許多細菌,特別是革蘭氏陰性菌,能在水中發育產生一種使人或動物發生熱反應的多糖物質,稱為熱原質。
這種物質很耐熱,甚至高壓蒸氣滅菌15~20min也不能將它破壞,但可被活性炭吸附或石棉板濾除。因此普通蒸餾水若在蒸餾後保存不當,就可能含有熱原質,若注射到動物體或人體內,能引起發熱反應。在製造化學注射葯液或生物製品時,需要保證沒有熱原質存在。
6.色素 某些細菌在適宜的條件下能產生色素。其中有些溶於水,可使菌落及培養基著色。如殺鮭氣單胞菌的褐色色素。有些不溶於水,但溶於酒精。故只能使菌落本身著色,例如葡萄球菌、八聯球菌的色素。色素對於細菌的鑒別有一定價值,例如葡萄球菌的分型,按照其所產生的色素是分型的依據之一。

❼ 細菌的表面結構與致病性的關系

侵襲力是指細菌突破機體的防禦機能,在體內定居、繁殖及擴散、蔓延的能力。構成侵襲力的主要物質有細菌的酶、莢膜及其他表面結構物質。

1.細菌的胞外酶:本身無毒性,但在細菌感染的過程中有一定作用。常見的有:
(1)血漿凝固酶:大多數致病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能產生一種血漿凝固酶(游離血漿凝固酶),能加速人或兔血漿的凝固,保護病原菌不被吞噬或免受抗體等的作用。凝固酶是一種類似凝血酶原(Prothrombin)的物質,通過血漿中的激活因子變成凝血樣物質後,才能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變為纖維蛋白因而血漿凝固。金黃色葡萄球菌還產生第二種血漿凝固酶(凝聚因子),結合在菌細胞上,在血漿中將球菌凝集成堆,無需血漿激活因子,而是直接作用於敏感的纖維蛋白原。在抗吞噬作用方面,凝聚因子比游離血漿凝固酶更為重要。
(2)鏈激酶:或稱鏈球菌溶纖維蛋白酶,大多數引起人類感染的鏈球菌能產生鏈激酶。其作用是能激活溶纖維蛋白酶原或胞漿素原(Plasminogen)成為溶纖維蛋白酶或胞漿毒(Plasmin),而使纖維蛋白凝塊溶解。因此,鏈球菌感染由於容易溶解感染局部的纖維蛋白屏障而促使細菌和毒素擴散。致病性葡萄球菌也有溶纖維蛋白酶,稱為葡激酶,其作用不如鏈激酶強,在致病性上意義不大。
(3)透明質酶酶:或稱擴散因子是一種酶,可溶解機體結締組織中的透明質酸,使結締組織疏鬆,通透性增加。如化膿性鏈球菌具有透明質酸酶,可使病細菌在組織中擴散,易造成全身性感染。
此外,產氣莢膜桿菌可產生膠原酶,是一種蛋白分解酶,在氣性壞疽中起致病作用。許多細菌有神經氨酸酶,是一種粘液酶,能分解細胞表面的粘蛋白,使之易於感染。A族鏈球菌產生的脫氧核糖核酸酶,能分解膿液中的DNA,因此,該菌感染的膿液,稀薄而不粘稠。

2.莢膜與其他表面結構物質:細菌的莢膜具有抵抗吞噬及體液中殺菌物質的作用。肺炎球菌、A族和C族乙型鏈球菌、炭疽桿菌、鼠疫桿菌、肺炎桿菌及流行性感冒桿菌的莢膜是很重要的毒力因素。例如:將無莢膜細菌注射到易感的動物體內,細菌易被吞噬而消除,有莢膜則引起病變,甚至死亡。
有些細菌表面有其他表面物質或類似莢膜物質。如鏈球菌的微莢膜(透明質酸莢膜)、M-蛋白質;某些革蘭氏陰性桿菌細胞壁外的酸性糖包膜,如沙門氏桿菌的Vi抗原和數種大腸桿菌的K抗原等。不僅能阻止吞噬,並有抵抗體和補體的作用。此外粘附因子,如革蘭氏陰性菌的菌毛,革蘭氏陽性菌的膜磷壁酸在細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❽ 簡述病原細菌致病性變異和抗葯性產生的機理

一、這是抗葯性產生的機制:
1、產生滅活酶:細菌產生滅活的抗菌葯物酶使抗菌葯物失活是耐葯性產生的最重要機制之一,使抗菌葯物作用於細菌之前即被酶破壞而失去抗菌作用。這些滅活酶可由質粒和染色體基因表達。β-內醯胺酶:由染色體或質粒介導。對β-內醯胺類抗生素耐葯,使β-內醯胺環裂解而使該抗生素喪失抗菌作用。β-內醯胺酶的類型隨著新抗生素在臨床的應用迅速增長,詳細機制見β-內醯胺類抗生素章。氨基苷類抗生素鈍化酶:細菌在接觸到氨基苷類抗生素後產生鈍化酶使後者失去抗菌作用,常見的氨基苷類鈍化酶有乙醯化酶、腺苷化酶和磷酸化酶,這些酶的基因經質粒介導合成,可以將乙醯基、腺苷醯基和磷醯基連接到氨基苷類的氨基或羥基上,是氨基甘類的結構改變而失去抗菌活性;其他酶類:細菌可產生氯黴素乙醯轉移酶滅活氯黴素;產生酯酶滅活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金黃色葡糖球菌產生核苷轉移酶滅活林可黴素。
2、抗菌葯物作用靶位改變:由於改變了細胞內膜上與抗生素結合部位的靶蛋白,降低與抗生素的親和力,使抗生素不能與其結合,導致抗菌的失敗。如肺炎鏈球菌對青黴素的高度耐葯就是通過此機制產生的;細菌與抗生素接觸之後產生一種新的原來敏感菌沒有的靶蛋白,使抗生素不能與新的靶蛋白結合,產生高度耐葯。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比敏感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青黴素結合蛋白組成多個青黴素結合蛋白2a(PBP2a);靶蛋白數量的增加,即使葯物存在時仍有足夠量的靶蛋白可以維持細菌的正常功能和形態,導致細菌繼續生長、繁殖,從而對抗抗菌葯物產生耐葯。如腸球菌對β-內醯胺類的耐葯性是既產生β-內醯胺酶又增加青黴素結合蛋白的量,同時降低青黴素結合與抗生素的親和力,形成多重耐葯機制。
3、改變細菌外膜通透性:很多光譜抗菌葯都對銅綠假單胞菌無效或作用很弱,主要是抗菌葯物不能進入銅綠假單胞菌菌體內,故產生天然耐葯。細菌接觸抗生素後,可以通過改變通道蛋白(porin)性質和數量來降低細菌的膜通透性而產生獲得性耐葯性。正常情況下細菌外膜的通道蛋白以OmpF和OmpC組成非特異性跨膜通道,允許抗生素等葯物分子進入菌體,當細菌多次接觸抗生素後,菌株發生突變,產生OmpF 蛋白的結構基因失活而發生障礙,引起OmpF通道蛋白丟失,導致β-內醯胺類、喹諾酮類等葯物進入菌體內減少。在銅綠假單胞菌還存在特異的OprD蛋白通道,該通道暈粗亞胺培南通過進入菌體,而當該蛋白通道丟失時,同樣產生特異性耐葯。
4、影響主動流出系統:某些細菌能將金土菌體的葯物泵出體外,這種泵因需能量,故稱主動流出系統(active efflux system)。由於這種主動流出系統的存在及它對抗菌葯物選擇性的特點,使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空腸彎曲桿菌對四環素、氟喹諾酮類、大環內酯類、氯黴素、β-內醯胺類產生多重耐葯。細菌的流出系統由蛋白質組成,主要為膜蛋白。這些蛋白質來源於4個家族:①ABC家族(ATP-binding cassettes transporters);②MF家族(major facilitator superfamily);③RND家族(resistance-nolation-division family);④SMR家族(staphylococcal mulitdrug resistance family)。流出系統有三個蛋白組成,即轉運子(efflux transporter)、附加蛋白(accessory protein)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channel ),三者缺一不可,又稱三聯外排系統。外膜蛋白類似於通道蛋白,位於外膜(G-菌)或細胞壁(G+菌),是葯物被泵出細胞的外膜通道。附加蛋白位於轉運子與外膜蛋白之間,起橋梁作用,轉運子位於胞漿膜,它起著泵的作用。
二、細菌致病性變異?好像沒有這個說法啊!只有致病性機制一說:
細菌能引起疾病的性質,稱為致病性或病原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細菌稱為致病菌或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與其毒力強弱、進入機體的數量,以及是否是侵入機體的適當門戶和部位有密切的關系。

細菌的毒力是指病原菌致病性的強弱程度。構成毒力的物質基礎主要包括侵襲力和毒素。

1.侵襲力:侵襲力是指病原菌(包括條件致病菌)突破機體的防禦能力,侵入機體,在體內生長繁殖、蔓延擴散的能力。主要包括菌體表面結構和侵襲性酶類。

(1)菌體表面結構:主要包括莢膜及其他表面物質。莢膜具有抵抗吞噬細胞的吞噬及體液中殺菌物質的作用。有些細菌表面有類似莢膜的物質(比莢膜要薄),如微莢膜、Vi抗原、K抗原等,都具有抗吞噬、抵抗抗體和補體的作用。

(2)菌毛:多種革蘭陰性菌具有菌毛,通過其與宿主細胞表面的相應受體結合而粘附定居在黏膜表面,有助於細菌侵入。

(3)侵襲性酶:是某些細菌代謝過程中產生的與致病性有關的胞外酶,分泌到菌體周圍,可協助細菌抗吞噬或有利於細菌在體內擴散。主要的侵襲性酶有:

1)血漿凝固酶:其作用是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使血漿發生凝固。凝固物沉積在菌體表面或病灶周圍,保護細菌不被吞噬細胞吞噬和殺滅。

2)透明質酸酶:又稱擴散因子,其可分解結締組織中起粘合作用的透明質酸,使細胞間隙擴大,通透性增加,因而有利於細菌及其毒素向周圍及深層擴散。

3)鏈激酶:又稱鏈球菌溶纖維蛋白酶,能激活血漿溶纖維蛋白酶原為纖維蛋白酶,從而使纖維蛋白凝塊溶解,使細菌易於擴散。

4)膠原酶:是一種蛋白分解酶,可分解結締組織中的膠原蛋白,促使細菌在組織間擴散。

5)脫氧核糖核酸酶:能水解組織細胞壞死時釋放的DNA,使粘稠的膿汁變稀,有利於細菌擴散。

6)其他可溶性物質:殺白細胞素,能殺死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溶血素,能溶解細胞膜,對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巨噬細胞、神經細胞等多種細胞均有細胞毒作用。

2.毒素:細菌的毒素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物質。按其來源、化學性質和毒性作用等不同,可分外毒素和內毒素兩種,還有一些細菌釋放的蛋白和酶也有類似毒素的作用。

(1)外毒素是細菌生長繁殖過程中合成並分泌到菌體外的毒性物質。外毒素主要由革蘭陽性菌產生,但少數革蘭陰性菌也能產生。外毒素的毒性較強,大多為多肽,不同細菌產生的外毒素,對組織細胞有高度選擇性,並能引起特殊的病變和症狀。外毒素的化學性質為蛋白質,不耐熱、易被熱(56℃~60℃,20min~2h)破壞,性質不穩定,易被酸和消化酶滅活。外毒素具有特異的組織親和性,選擇性作用於靶組織,而引起特異性的症狀和體征。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作用下,經過一定時間可使其脫毒,而仍保留外毒素的免疫原性,稱類毒素。類毒素可刺激機體產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

(2)內毒素是許多革蘭陰性菌的細胞壁結構成分(脂多糖),只有當細菌死亡、破裂、菌體自溶,或用人工方法裂解細菌才釋放出來。

各種細菌內毒素成分基本相同,是由脂質A、非特異核心多糖和菌體特異性多糖(O特異性多糖)三部分組成。脂質A是內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

內毒素的性質穩定、耐熱,需加熱160℃經2~4h,或用強酸、強鹼或強氧化劑加溫煮沸30min才滅活。內毒素抗原性弱,不能用甲醛脫毒製成類毒素。內毒素LPS能刺激巨噬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產生IL-1、IL-6、TNF-α等。少量內毒素誘生這些細胞因子,可致發熱、微血管擴張、炎症反應等免疫保護性應答,若內毒素大量釋放常導致高熱、低血壓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由於所有革蘭陰性菌細胞壁脂多糖結構成分基本相同,故引起的毒性作用大致類同。

內毒素的毒性作用較弱,對組織細胞無嚴格的選擇性毒害作用,引起的病理變化和臨床症狀大致相同,其主要生物學活性如下:①致熱作用;②白細胞增多;③感染性休克;④彌漫性血管內凝血(DIC)。

(3)其他毒性蛋白和酶某些細菌產生溶血素能使血平板上菌落周圍出現溶血環,如鏈球菌溶血素S,大腸埃希菌產生的α溶血素、β溶血素,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等產生的殺白細胞素,能損傷和破壞中性粒細胞,導致感染中白細胞數量減少。鏈球菌的透明質酸酶,又稱擴散因子,與細菌在組織中擴散有關。還有鏈激酶、鏈道酶、血漿凝固酶等,均與細菌的致病性有關。
就是這樣啦~

❾ 膠原酶和胰酶在細胞原代培養中的區別

膠原酶在上皮類細胞原代培養時經常使用,作用對象是膠原組織,因此不容易對細胞產生損傷。消化原代培養的上皮類細胞用此酶效果更好。

胰蛋白酶(簡稱胰酶)是廣泛應用的消化劑.胰蛋白酶是一種胰臟製品,對蛋白質有水介作用,主要作用於賴氨酸或精氨酸相連接的肽鍵,使細胞間質中的蛋白質水介而使細胞分散開,在常用的蛋白酶中由於產品的活力和純度不同,對細胞的消化能力也不同,胰蛋白酶對細胞的作用,取決於細胞類型、酶的活力、配製的濃度、消化的溫度、無機鹽離子、pH以及消化時間的長短等.

膠原酶是一種從細菌中提取出來的酶,對膠原有很強的消化作用.適於消化纖維性組織、上皮組織以及癌組織,它對細胞間質有較好的消化作用,對細胞本身影響不大,可使細胞與膠原成分脫離而不受傷害.該酶分離效果好,即使有鈣、鎂離子存在仍有活性,故可用PBS和含血清的培養液配製,即操作簡便又可提高細胞成活率,最終濃度200u/mL或0.0.3mg/mL.此酶消化作用緩和,無需機械振盪,但膠原酶價格較高,大量使用將增加實驗成本.

❿ 臨床執業醫師考點:細菌侵襲力

臨床執業醫師考點:細菌侵襲力

侵襲力:侵襲力是指在能夠侵染致病的前提下,病原物侵染順利與否和致病程度強弱的不同,它是數量性狀。可有由弱到強種種程度,它可能對品種是沒有專化性的,其表現並不因品種而異。也有人認為它可能是由多個組分(如孢子萌發能力、侵入能力、菌絲生長速度、對寄主細胞內生化環境的適應力、分泌毒素和酶的能力、攝取食物和繁殖孢子的能力……)組合而成的綜合性狀,其中某些組分可能也有一定程度的品種專化性,但多個組分綜合在一起,其總體致病能力的品種專化性很弱甚至一般難以試驗測出。總之,可以相對地說,它是非專化的致病性。

侵襲力是指細菌突破機體的防禦機能,在體內定居、繁殖及擴散、蔓延的能力。構成侵襲力的主要物質有細菌的酶、莢膜及其他表面結構物質。

1.細菌的胞外酶:

本身無毒性,但在細菌感染的過程中有一定作用。常見的有:

(1)血漿凝固酶:大多數致病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能產生一種血漿凝固酶(游離血漿凝固酶),能加速人或兔血漿的凝固,保護病原菌不被吞噬或免受抗體等的作用。凝固酶是一種類似凝血酶原(Prothrombin)的物質,通過血漿中的激活因子變成凝血樣物質後,才能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原變為纖維蛋白因而血漿凝固。金黃色葡萄球菌還產生第二種血漿凝固酶(凝聚因子),結合在菌細胞上,在血漿中將球菌凝集成堆,無需血漿激活因子,而是直接作用於敏感的纖維蛋白原。在抗吞噬作用方面,凝聚因子比游離血漿凝固酶更為重要。

(2)鏈激酶:或稱鏈球菌溶纖維蛋白酶,大多數引起人類感染的鏈球菌能產生鏈激酶。其作用是能激活溶纖維蛋白酶原或胞漿素原(Plasminogen)成為溶纖維蛋白酶或胞漿毒(Plasmin),而使纖維蛋白凝塊溶解。因此,鏈球菌感染由於容易溶解感染局部的纖維蛋白屏障而促使細菌和毒素擴散。致病性葡萄球菌也有溶纖維蛋白酶,稱為葡激酶,其作用不如鏈激酶強,在致病性上意義不大。

(3)透明質酶酶:或稱擴散因子是一種酶,可溶解機體結締組織中的`透明質酸,使結締組織疏鬆,通透性增加。如化膿性鏈球菌具有透明質酸酶,可使病細菌在組織中擴散,易造成全身性感染。

此外,產氣莢膜桿菌可產生膠原酶,是一種蛋白分解酶,在氣性壞疽中起致病作用。許多細菌有神經氨酸酶,是一種粘液酶,能分解細胞表面的粘蛋白,使之易於感染。A族鏈球菌產生的脫氧核糖核酸酶,能分解膿液中的DNA,因此,該菌感染的膿液,稀薄而不粘稠。

2.莢膜與其他表面結構物質:

細菌的莢膜具有抵抗吞噬及體液中殺菌物質的作用。肺炎球菌、A族和C族乙型鏈球菌、炭疽桿菌、鼠疫桿菌、肺炎桿菌及流行性感冒桿菌的莢膜是很重要的毒力因素。例如:將無莢膜細菌注射到易感的動物體內,細菌易被吞噬而消除,有莢膜則引起病變,甚至死亡。

有些細菌表面有其他表面物質或類似莢膜物質。如鏈球菌的微莢膜(透明質酸莢膜)、M-蛋白質;某些革蘭氏陰性桿菌細胞壁外的酸性糖包膜,如沙門氏桿菌的Vi抗原和數種大腸桿菌的K抗原等。不僅能阻止吞噬,並有抵抗體和補體的作用。此外粘附因子,如革蘭氏陰性菌的菌毛,革蘭氏陽性菌的膜磷壁酸在細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
閱讀全文

與膠原酶由什麼細菌產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044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1864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298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231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838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853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826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196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377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619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440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607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647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430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284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503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603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932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541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