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龜甲膠葯材作用
龜甲的功效及作用
龜版為龜科動物烏龜的腹甲。背甲自古以來也當龜版使用。
【性味與功效】
味成、甘,性平。功效:滋陰潛陽,補腎填精。
【傳統應用】
主治腎陰虧損,骨蒸潮熱,盜汗;熱病傷陰 . 陰虛風動;腰腿酸軟,筋骨痿弱;小 兒囟門不合;以及崩漏等痛證。
本葯常用於以下傳統方劑:①大補陰丸 (《丹溪心法》 ) :炙龜版、熟地、知母、 黃柏、豬脊髓,治療陰虛火旺,骨蒸勞熱;②健步虎潛丸 (《丹溪心法》 ) :龜版、虎骨 (現 以狗骨代 ) 、熟地、知母、黃柏、鎖陽、白芍、乾薑、陳皮,治療肝腎不足,筋骨痿弱;③ 龜鹿二仙膏 (《攝生秘剖》 ) :龜版、鹿角、人參、枸杞子,熬膏,治療虛損精極,夢泄遺 精,目視不明;④左歸丸 (《景岳全書》 ) :龜版膠、鹿角膠、熟地、山葯、枸杞子、山萸 肉、菟絲子、川牛膝,治療腎精虧損,腰膝酸軟,遺精滑泄。
在治療虛損勞瘵的河車大造丸中;在《溫病條辨》中治療高熱傷陰,風動抽搐的 大定風珠、小定風珠、三甲復脈湯中,也均有龜版。
【主要成分】
主要含由蛋白質、氨基酸組成的膠質,以及微量元素等成分。
1.龜甲膠質腹甲和背甲均含膠質、蛋白質、 17種氨基酸,水解氨基酸以甘氨酸、 脯氨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含量較高。
2.微量元素舍較多鈣、微量元素鍶和二氧化硅,次為鋅、銅等。
【臨床應用】
1.治療老人和兒童身體虛弱、精神不振、腰腿酸軟等辨證為腎虛證者。
2.治療男女不育症,更年期綜合征。
3.治療功能性低熱、肺結核、骨結核等引起的低熱。
4.治療腫瘤術後,身體虛弱。
5.治療慢性腎炎、狼瘡性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的腰酸、蛋白尿等。
B. 噸龜甲膠的方法
龜膠是馳名中外的滋補品,它是用烏龜殼熬製成的。其熬制方法如下:
1.龜殼處理。取龜板置於水池或缸內,放在陽光充足處,加足清水浸泡。浸泡時不再換水,水量以保持水面淹沒龜板為准,加蓋並用黏泥封嚴,浸泡4~5周,至盤肉腐爛、皮板分離後放掉穢水,再加入清水攪拌沖洗,漂洗除掉黑皮,將漂洗過的龜板再用清水浸泡1~2個月,取出攤置於陽光下曝曬,每日翻動3~4次,任夜間露水或雨水淋洗。待干備用。
2.煎取膠汁。熬取膠汁,一般在「立冬」前後開始。取泡凈龜板,用溫水洗凈,裝入竹簍,置於鍋內,放入清水,加熱煎煮,水量以淹沒龜板為度,水蒸發減少時,可適量加入沸水補充。煎至24小時,將第一次煎汁取出,鍋內加入沸水再煎,如此煎煮3次,待殘渣取出輕敲即碎時將汁瀝盡,去渣:將每次所取煎汁,在細篩上鋪絲綿一層過濾,將3次濾液合並入缸,另取明礬細粉少許,撒入攪勻,靜置澄清。
3.濃縮收膠。取上層清汁入鍋內加熱熬煉,至汁轉濃成水膠狀時(約含水分50%)改用微火熬煮,並用膠鏟深入鍋底不停地攪動,防止鍋底焦化或膠溢出;另取冰糖250克溶化,過濾倒入。待水分蒸發,膠色逐漸轉黃時,另取黃酒50毫升,溫熱倒入。再減少火力微煉,膠汁即可發起,使熱氣散發,膠汁逐漸變成黃褐色。這時用膠鏟挑起少許膠汁檢驗,至膠汁出現凝結時立即停止加熱,並用銅勺不停地攪動,使其熱度下降,即可出膠。
C. 朋友送了一盒龜甲膠,不知怎麼個吃法
烊化就是用開水把那膠化開,你也可以把膠方到水裡在碗中隔水燉開服用,龜甲膠是滋陰的,晚上吃效果最好,建議飯後服。
D. 東健龜甲膠採用什麼鬼為原材料
草龜是比較好的,本地土龜較好。葯廠用什麼龜就只有廠采夠什麼用什麼。
E. 龜板膠的熬制方法
龜板膠的熬制方法是用龜板膠粉加清水熬煮而成,具體方法如下:
准備材料:龜板膠粉、溫水、水。
一、准備龜板膠粉200克,倒入溫水攪拌均勻。
F. 龜甲膠的功能主治是什麼
龜甲膠具有滋陰養血的功效,並且是滋陰強骨原葯。可以用來治療血虛引起的膚色黃蛋的症狀,或者治療陰虛,潮熱,悶熱,夜汗等疾病。
G. 龜甲膠如何食用
一、直接佯化食用:
龜甲膠最好按照以下方法服食:烊化兌服,3~9克。烊化兌服一般是指對某些膠質或粘性較大的葯物隔物加溫融化,叫烊化,然後與其餘的葯混合服用,叫兌服。
二、燉湯服用:
龜甲膠還可以搭配一些滋補的湯品製成滋補葯膳。
材料:烏雞半邊、豬展肉5元、阿膠三分之一塊約10克、鹿角膠一塊約6克、龜甲膠一塊約6克、黃酒一碗、紅棗8粒、桂圓6粒、枸杞10粒、乾薑片兩塊
做法:
1、把黃酒和三膠放鍋里先烊化,不然煲的時候容易粘底。
2、烏雞洗凈,瘦肉切塊洗凈,准備材料。
3、烏雞飛一下血水,所有材料入鍋,加入開水燉至2小時。枸杞可以最後半個鍾才下。
三、服用龜甲膠注意事項:
1、如果是在夏天天氣炎熱的季節服用龜甲膠,適當喝些金銀花、菊花茶、涼茶,或吃些香蕉、獼猴桃、桑葚、梨等涼性水果,效果更佳。
2、盡量不要放糖,如果實在要放,則比正常攝入量減少一半。
3、早晚空腹服用利於吸收,所以盡量選在空腹時間進行服用。
4、龜甲膠葯性滋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狀。脾胃為後天之本,如果脾胃功能受阻,再好的葯物人體也無法消受。所以脾胃功能不足者,最好配以調理脾胃的葯,促進龜甲膠的消化吸收,效果倍增。
5、注意忌口,忌食辛辣、油膩。不然會阻礙龜甲膠的消化、吸收,因此餐前服用效果更佳。
6、一般夏季容易上火,當身體處於炎症期,從中醫角度講多為實證、外感,不建議同時服用滋補葯品。
7、龜甲膠中含有少量黃酒,且熬制固元膏時加入了一定比例的黃酒進行熬制,如果有服用頭孢類、解熱鎮痛、鎮靜催眠等禁止飲酒的葯物,宜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三膠。
H. 龜板膠 和龜甲膠是一樣的嗎
一樣的……
【葯 名】:龜板膠
【拼 音】:GUIBANJIAO
【來 源】:為龜科動物烏龜的甲殼熬煮成的固體膠塊。
【功 效】:滋陰,補血,止血。
【主 治】:治陰虛血虧,勞熱骨蒸,吐血,衄血,煩熱驚悸,腎虛腰痛,腳膝痿弱,崩漏,帶下。
【性味歸經】:甘咸,平。①《醫林纂要》:「甘咸,寒。」②《四川中葯志》:「味甘微咸,無毒。」入肺、肝、腎三經
【用法用量】:開水或黃酒化服,1~3錢。
【用葯忌宜】:胃有寒濕者忌服。①《本草備要》:「惡人參。」②《本草從新》:「惡沙參。」③《得配本草》:「脾胃虛寒,真精冷滑,二者禁用。」
【別 名】:龜板膏(《本草正》)、龜膠(《本草匯言》)、龜甲膠(《四川中葯志》)
【拉丁名】:Chinemys reevesii(Gray)
【製法】:取漂泡後的凈龜版,置鍋中水煎數次,煎至膠質盡,去滓。將多次煎出的膠液,過濾合並,加入少許明礬粉,靜置,濾取澄清的膠液,用文火濃縮(或可加入適量黃酒、冰糖)至呈稠膏狀,傾入凝膠槽內,使其冷凝後取出,切成小塊,陰干。
【考 證】:出自《臨證指南醫案》。
【生葯材鑒定】:為四方形的扁塊,長約2.6厘米,寬約2.5厘米,厚約0.8厘米,褐色略帶微綠,上面有老黃色略帶豬鬃紋之「油頭」,對光視之,透明,潔凈如琥珀。質堅硬。以鬆脆、透明者為佳。
I. 龜甲膠的製作方法
明代有切碎,炒珠法(《景岳》)。清代有蛤粉炒成珠(《金鑒》);牡蠣粉炒,酒蒸化(《得配》);有自死敗龜,洗凈搗碎,浸三日,用桑火熬煎二晝夜法(《害利》)。
【常用別名】龜板膏(《本草正》),龜板膠(《臨證指南醫案》)。
【來源】本品為龜科動物烏龜Chie my s reeve i(Gray) 的背甲及腹甲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
space
【產地與產地加工】全國大部分地區均可生產。
【歷史沿革】明代有切碎,炒珠法(《景岳》)。清代有蛤粉炒成珠(《金鑒》);牡蠣粉炒,酒蒸化(《得配》);有自死敗龜,洗凈搗碎,浸三日,用桑火熬煎二晝夜法(《害利》)。現行有制龜板膠法(《中國葯典》1995年版)。
【炮製方法】切制
1.用時搗碎(《河南》)。
2.取原葯打碎燉服(《雲南》)。
炮製龜甲膠
取漂泡後的凈龜甲,分次水煎,濾過,合並濾液(或加人明礬細粉少許),靜置,濾取膠液,用文火濃縮(或加黃酒適量)至稠膏狀,冷凝,切塊,陰干(《中國葯典》1995年版)。
取凈龜甲塊,裝入簍內,置瓮中,加水保持淹沒簍面13~20cm,以武火熬煮24小時,起簍,取出膠汁,再如此操作熬煮2次,至龜甲以手捻之即碎時,起簍去渣,將前後所得3次膠汁分盛於缸內,加入明礬末,攪勻,靜置沉澱,為水膠(每水膠50kg,用明礬末3.125g)。將鍋磨光、洗凈,加熱後,加入食油,至起煙時,灑水少許,使油濺滿鍋內,陸續加入水膠濃縮,至膠液相當加人水膠量的1/4時,取出,濾人缸內,加入明礬末及白砂糖,攪勻,靜置沉澱,為老膠水(每老膠水50kg,用明礬末3.125g,白砂糖31.25g,食油用量為125~250g)。將鍋磨光,洗凈,加熱後,加入食油,至油起煙時,灑水少許,使油濺滿鍋內,分次取老膠水人鍋內濃縮,以文火加熱,不斷鏟動,至膠色由金黃轉老黃漸轉微黑,以瓢招起再倒入鍋中,膠汁形似扯蓬,減小火力,繼續濃縮至將膠滴於紙上成珠時,再減小火力,至以瓢摺起手拍不粘手,加酒,攪勻後起鍋,盛入擦過油的盤內,冷後切塊(為潮膠),置通風處晾乾(每凈龜甲50kg,加酒250g,食油適量)。每凈龜甲500g,得潮膠87.5~100g(《湖北》)。
【成品性狀】龜甲膠:為長方形或方形的扁塊,深褐色。質硬而脆,斷面光亮,對光照視,透明。氣微腥,味淡。
【性味與歸經】咸、甘,涼。歸肝、腎、心經。
【功能與主治】滋陰,養血,止血。用於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腰膝酸軟,血虛萎黃,崩漏帶下。
【用法與用量】3~9g,烊化兌服。
【處方應付】處方寫龜板膠、龜膠等付龜甲膠。
【炮製作用】龜板經炮製成龜板膠後,具養血、止血之效,且滋陰作用更強。《本草正》雲:「龜板膏,功用亦同龜板,而性味濃厚,尤屬純陰,能退孤陽。」
【化學成分】主含動物膠、角蛋白、氨基酸、骨膠原和鈣、磷等多種無機元素。
【貯藏與保管】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J. 龜甲膠什麼樣的是好的
龜甲膠為龜甲經煎煮、濃縮製成的固體膠。為長方形或方形的扁塊,深褐色。質硬而脆,斷面光亮,對光照視時呈透明狀;氣微腥,味淡。炮製方法取漂泡後的凈龜甲,分次水煎,濾過,合並濾液(可加入少許明礬細粉),靜置,濾取膠液,用文火濃縮(可加適量的黃酒)至稠膏狀,冷凝,切塊,陰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