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燕窩功效 > 膠原纖維是怎麼合成的

膠原纖維是怎麼合成的

發布時間:2022-07-31 10:56:00

Ⅰ 膠原是如何合成分泌和組裝的有什麼功能

細胞合成原膠原後運輸出細胞,原膠原在細胞外被特異性蛋白酶水解切除兩端的端肽後生成的分子。由原膠原分子自動裝配成膠原原纖維。

在空間結構上,膠原蛋白顯示出特殊的三股螺旋纏繞的結構,三條相互獨立的膠原蛋白肽鏈依靠
甘氨酸之間形成的氫鍵維系三股螺旋相互纏繞的結構。

膠原蛋白是人體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蛋白質,主要存在於結締組織中。
它具有很強的伸張能力,是韌帶和肌鍵的主要成份,膠原蛋白還是細胞外基質的主要組成成分。
它使皮膚保持彈性,而膠原蛋白的老化,則使皮膚出現皺紋。
膠原蛋白亦是眼睛角膜的主要成份,但以結晶形式組成。

Ⅱ 膠原纖維是什麼啊

是膠原蛋白的基本結構
膠原蛋白是哺乳動物體內含量最多的蛋白質,佔全身蛋白總量的1/3,相當於體重的6%,膠原蛋白是一類纖維狀的蛋白質,它廣泛分布於結締組織中,但以皮膚、肌腱、韌帶、鞏膜、角膜、軟骨、骨及胎盤含量最多。它具有容易成膠的特性。

Ⅲ 膠原纖維是由更細的什麼構成

膠原纖維是主要含有膠原蛋白,氨基酸有甘氨酸、脯氨酸和羥脯氨酸等的纖維組合物。膠原纖維是三種纖維中分布最廣泛,含量最多的一種纖維。廣泛分布於各臟器內,在皮膚、鞏膜和肌腱最為豐富。膠原纖維染色主要用於和肌纖維的鑒別。

膠原纖維是真皮中的主要成分,占真皮全部纖維質量的95%-98%.新鮮的膠原纖維呈白色,故又稱白纖維。在HE染色標本中,膠原纖維被染成粉紅色,較粗大,直徑0.5-20um,成束分布,排列緊密,並交織成網。

膠原是唯一含羥脯氨酸較多的蛋白質,因此,測定羥脯氨酸的量能確定組織中膠原的含量。膠原蛋白佔全身蛋白質的30%。聚合成膠原的微原纖維的蛋白質分子稱為原膠原分子 。

Ⅳ 人體的膠原是由什麼形成的

膠原纖維形成的基本過程如下(圖3-13):

(1)細胞內合成前膠原蛋白分子:成纖維細胞攝取合成蛋白質所需的氨基酸,包括脯氨酸、賴氨酸和甘氨酸,在粗面內質網的核糖體上按照特定的膠原mRNA的鹼基序列,合成前α-多肽鏈。後者邊合成邊進入粗面內質網腔內,並在羥化酶的作用下,將肽鏈中的脯氨酸和賴氨酸羥化。經羥化後,三條前α-多肽鏈互相纏繞成繩索狀的前膠原蛋白分子(procollagen molecule)。溶解狀態的前膠原蛋白分子,兩端未纏繞,呈球狀構型,在粗面內質網腔內或轉移到高爾基復合體內加入糖基後,分泌到細胞外。

(2)原膠原蛋白分子的細胞外聚合:細胞外的前膠原蛋白分子,在肽內切酶的作用下,切去分子兩端球狀構形部分,形成原膠原蛋白分子(tropocol-lagen)粗約1.5nm,長約300nm。原膠原蛋白分子平行排列聚合成膠原原纖維。聚合時,相互平行的相鄰分子錯開1/4分子長度,同一排的分子,首尾相對並保持一定距離,聚合成束,於是形成具有64nm周期橫紋的膠原原纖維。聚合時,分子內、分子間的化學基因進行縮合、交聯,增加原纖維的穩固性。若干膠原原纖維經糖蛋白粘合成粗細不等的膠原纖維。

膠原纖維的一菜成受多方面的影響和調控。如細胞內脯氨酸的含量直接影響前α-多肽鏈的合成。缺氧或缺乏維生素C或Fe2+等輔助因子,導致前α-多肽鏈的羥化受到抑制,造成前膠原蛋白合成障礙,影響創傷的癒合。聚合時,如膠原蛋白分子內和分子間的交聯障礙(常因賴氨醯氧化酶不足所致)將影響膠原纖維的穩固性。除成纖維細胞外,成骨細胞、軟骨細胞、某些平滑肌細胞等起源於間充質的細胞以及多種上皮細胞也能產生膠原蛋白。

不同組織的膠原蛋白其分子類型不同,已證實α-多肽鏈按其一級結構分為α1,α2,α3,三類,各類又分為10型,如α1(Ⅰ)、α1(Ⅱ)、α1(Ⅲ)、α1(Ⅲ)……α1(X)。

根據構成膠原蛋白三股肽鏈的不同,現已發現有11種不同類型的膠原。現將主要幾種類型的組成、分布和特點列舉於表(表3-1)。

表3-1 膠原蛋白的類型、分布和特點

類型 前膠原蛋白的三股肽鏈 分布 主要特點
Ⅰ [α1(Ⅰ)]2α2(Ⅰ) 真皮、筋膜、鞏膜、被膜、腱、纖維軟骨、骨、牙本質 構成緻密並有橫紋的粗纖維束,抗拉力強
Ⅱ [α1(Ⅱ)]3 透明軟骨和彈性軟骨 構成有橫紋的細原纖維,抗壓力較強
Ⅲ [α1(Ⅲ)]3
[α1(Ⅳ)]2α2(Ⅳ)
網狀纖維、平滑肌、神經內膜、動脈、肝、脾、腎、肺、子宮 構成有橫紋的細原纖維,維持器官的形態結構
Ⅳ [α1(Ⅳ)]3
[α2(Ⅳ)]3

[α1(Ⅴ)]2α2(Ⅴ)
基膜基板、晶 狀體囊 不形成原纖維,為均質狀膜,支持和濾過作用
Ⅴ [α1(Ⅴ)]3
α1(Ⅴ)α2(Ⅴ)α3(Ⅴ)
胎膜、肌、腱鞘 構成細的無橫紋原纖維

Ⅳ 發生血栓時的膠原纖維來自於哪裡怎麼形成的

血栓形成的機理:
在活體的心血管內,血液發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析出、凝集形成固體質塊的過程,稱為血栓形成(thrombosis)。所形成的固體質塊稱為血栓(thrombus)。
與血凝塊不同的是,血栓是在血液流動的狀態下形成的。
一、血栓形成的條件和機理
血栓形成是血液在流動狀態中由於血小板的活化和凝血因子被激活而發生的異常凝固。血栓形成的條件目前公認是由Virchow提出的三個條件:
(一)血管內皮細胞損傷
心血管內皮的損傷,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和最常見的原因。
內皮細胞的損傷,暴露了內皮下的膠原纖維,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Ⅻ,啟動了內源性凝血系統。
損傷的內皮細胞釋放組織因子,激活凝血因子Ⅶ,啟動外源性凝血系統。在觸發凝血過程中重要作用的是血小板的活化。
血小板在vWF的介導下粘附於內皮損傷處的膠原纖維;粘附後不久,血小板釋放出ADP、血栓素A2(thromboxane,TXA2)、5-HT等,促進血小板粘集;血小板還可與纖維蛋白和纖維連接蛋白粘附,促使血小板彼此粘集成堆,稱為血小板粘集堆。
血流改變,血流變慢和血流產生漩渦等。
血液性質改變,主要是指血液凝固性增高,見於血小板和 凝血因子增多。如在嚴重創傷、產後及大 手術後。

Ⅵ 膠原纖維是由什麼組成的

膠原纖維主要含有膠原蛋白,氨基酸有甘氨酸、脯氨和羥脯氨酸等。

Ⅶ 膠原纖維是如何裝配的

膠原是動物體內含量最豐富的蛋白質,約占人體蛋白質總量的30%以上。它遍布於體內各種器官和組織,是細胞外基質中的框架結構,可由成纖維細胞(圖10-3)、軟骨細胞、成骨細胞及某些上皮細胞合成並分泌到細胞外。

圖10-3 成纖維細胞周圍的膠原纖維

目前已發現的膠原至少有19種(表10-1),由不同的結構基因編碼,具有不同的化學結構及免疫學特性。Ⅰ、Ⅱ、Ⅲ、Ⅴ及Ⅺ型膠原為有橫紋的纖維形膠原。

各型膠原都是由三條相同或不同的肽鏈形成三股螺旋,含有三種結構:螺旋區,非螺旋區及球形結構域。其中Ⅰ型膠原的結構最為典型。

表10-1 膠原的類型

圖10-4 膠原的結構(左模式圖,右電鏡照片)

Ⅰ型膠原的原纖維平行排列成較粗大的束,成為光鏡下可見的膠原纖維,抗張強度超過鋼筋。其三股螺旋由二條α1(Ⅰ)鏈及一條α2(Ⅰ)鏈構成。每條α鏈約含1050個氨基酸殘基,由重復的Gly-X-Y序列構成。X常為Pro(脯氨酸),Y常為羥脯氨酸或羥賴氨酸殘基。重復的Gly-X-Y序列使α鏈捲曲為左手螺旋,每圈含3個氨基酸殘基。三股這樣的螺旋再相互盤繞成右手超螺旋,即原膠原。

原膠原分子間通過側向共價交聯,相互呈階梯式有序排列聚合成直徑50~200nm、長150nm至數微米的原纖維,在電鏡下可見間隔67nm的橫紋。膠原原纖維中的交聯鍵是由側向相鄰的賴氨酸或羥賴氨酸殘基氧化後所產生的兩個醛基間進行縮合而形成的。

原膠原共價交聯後成為具有抗張強度的不溶性膠原。胚胎及新生兒的膠原因缺乏分子間的交聯而易於抽提。隨年齡增長,交聯日益增多,皮膚、血管及各種組織變得僵硬,成為老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人α1(Ⅰ)鏈的基因含51個外顯子,因而基因轉錄後的拼接十分復雜。翻譯出的肽鏈稱為前α鏈,其兩端各具有一段不含Gly-X-Y序列的前肽。三條前α鏈的C端前肽借二硫鍵形成鏈間交聯,使三條前α鏈「對齊」排列。然後從C端向N端形成三股螺旋結構。前肽部分則呈非螺旋捲曲。帶有前肽的三股螺旋膠原分子稱為前膠原(procollagen)。膠原變性後不能自然復性重新形成三股螺旋結構,原因是成熟膠原分子的肽鏈不含前肽,故而不能再進行「對齊」排列。

參考資料:http://www.cols.com.cn/news.asp?id=337

Ⅷ 膠原纖維是由什麼細胞產生的

成纖維細胞分泌前膠原蛋白,在酶作用下,轉化為膠原原纖維,再黏合成膠原纖維

Ⅸ 膠原纖維的簡介

膠原纖維(collagenous fiber) 在三種纖維中數量最多,新鮮時呈白色,有光澤,故又名白纖維。在HE染色切片中呈嗜酸性,粗細不等,直徑0.5~10um,呈波浪形,有分支並交織呈網,膠原纖維的生化成分為I型膠原蛋白。膠原蛋白(collagen)由成纖維細胞分泌,於細胞外聚合成膠原原纖維,在再經少量黏合成膠原纖維。電鏡下,膠原原纖維直徑20~100nm,呈明暗交替的周期性橫紋,橫紋周期約64nm,膠原纖維的韌性大,抗拉力強。
膠原纖維:染成粉紅色,束狀,其中的原纖維大多看不清;
兒童時期,骨骼的膠元纖維占的比重較大,成骨細胞製造骨質十分活躍。因此,兒童的骨骼彈性大,不易折斷。

Ⅹ 膠原蛋白是怎樣形成的

膠原蛋白是人體含量最多的一種蛋白質,是人體結締組織的主要組成部分,是骨骼的核心物質。膠原蛋白質像是幾根細繩子一樣扭成一束,成為膠原纖維。膠原纖維形成時必須在膠原蛋白分子內部或分子之間交聯起來,才能堅韌有力,強硬奈拉。此種交聯反應必須由一種叫做賴氨酸氧化酶的催化才能完成。此酶是一種含銅的金屬酶,必須具備充分的銅才能起作用。進入老年期後,如食物中缺乏銅,就會出現骨質疏鬆、牙齒脫落、傷筋損骨等症狀。

人體血清里的銅幾乎80%都存在於銅藍蛋白中。銅藍蛋白是一種含銅的氧化酶,它能氧化體內的酚類、脂類和維生素C,並能使二價鐵變為三價鐵,使之便於在體內運輸,並負責細胞色素的再生,從而保證細胞內產生足夠的能量。上年紀的人如果缺銅,會導致細胞供應能量不足,出現精力缺乏、步履不穩、運動失調及思維遲鈍等症狀。

閱讀全文

與膠原纖維是怎麼合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一次燕窩要多少克 瀏覽:1161
面部血管瘤怎麼治不留疤 瀏覽:2014
yamii膠原蛋白怎麼吃 瀏覽:1410
貴陽祛斑哪個好先薦利美康 瀏覽:1335
和田玉戈壁料沒油性怎麼辦 瀏覽:953
鵝耳朵凍瘡塗什麼精油 瀏覽:1973
燕窩有什麼不好的副作用嗎 瀏覽:942
皮膚使用爽膚水有什麼好處 瀏覽:1316
漂白燕窩燉不爛怎麼辦 瀏覽:1479
燕窩跟什麼吃最好 瀏覽:1718
容易長痘痘油皮怎麼可以做美白 瀏覽:1548
醫院和美容院哪個祛斑好 瀏覽:1707
山羊奶面膜與龍血精華面膜哪個好 瀏覽:1763
學生干皮適合什麼面霜 瀏覽:1533
生薑和什麼一起煮能祛斑 瀏覽:1388
兩三個月的寶寶選面霜怎麼選 瀏覽:1603
嘴巴上和下面長痘怎麼治 瀏覽:1707
南京醫院激光祛痘印多少錢 瀏覽:1048
燕窩每天多少毫升合適 瀏覽:1643
膠原蛋白肽分子量多少利於吸收 瀏覽: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