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膠原蛋白從哪裡提取
採用超高壓處理系統對原料給予高壓處理一段時間,使其組織結構和膠原蛋白的三股螺旋結構發生鬆弛、變性,把膠原蛋白從其他蛋白質中分離出來。
(1)怎麼提取植物膠原蛋白擴展閱讀:
1、膠原蛋白是生物高分子,動物結締組織中的主要成分,也是哺乳動物體內含量最多、分布最廣的功能性蛋白,占蛋白質總量的25%~30%,某些生物體甚至高達80%以上。
2、畜禽源動物組織是人們獲取天然膠原蛋白及其膠原肽的主要途徑,但由於相關畜類疾病和某些宗教信仰限制了人們對陸生哺乳動物膠原蛋白及其製品的使用,現今正在逐步轉向海洋生物中開發。
3、由於氨基酸組成和交聯度等方面的差異,使得水產動物尤其是其加工廢棄物—皮、骨、鱗中所含有的豐富的膠原蛋白具有很多牲畜膠原蛋白所沒有的優點,另外來源於海洋動物的膠原蛋白在一些方面明顯優於陸生動物的膠原蛋白,比如具有低抗原性、低過敏性等特性。原蛋白種類較多,常見類型為Ⅰ型、Ⅱ型、Ⅲ型、Ⅴ型和Ⅺ型。
4、膠原蛋白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以及生物活性,因此在食品、醫葯、組織工程、化妝品等領域獲得廣泛的應用。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膠原蛋白
『貳』 魚鱗魚皮提取膠原蛋白 怎麼樣提取膠原蛋白
魚皮和魚鱗都是膠原蛋白主要的原料來源
成品區別:提取工藝 原料本身特性不同。
魚鱗的前期處理要脫鈣,脫鈣採用酸法同時也脫去其他金屬離子,時間處理過長超
過48h,腐蝕物質會侵入,為後期處理帶來不便。
同以當前簡單流行的生物酶提取方法:魚鱗在提取的過程中會產生苦味肽。淡水
魚皮脂肪含量過高,深海魚皮脂肪含量極低。以海健堂深海魚皮膠原蛋白提取為例
:膠原蛋白在提取中不進行脫色脫脂。整個過程中不添加化學添加劑。成品只有淡
淡的魚腥味,但是純度可以達到95%以上。
魚皮和魚鱗提取膠原蛋白的主要差異在魚鱗的重金屬上,而過量攝入重金屬對人體
傷害極大,脫出重金屬又會產生其他雜質的污染。
『叄』 膠原蛋白的提取分離
由於膠原是細胞外間質成分,在體內以不溶性大分子結構存在,並與蛋白多糖、糖蛋白等結合在一起,因此膠原的制備包括材料的選擇、預處理、酸鹼酶鹽水法提取、不同類型膠原的分離和純化。 除膠原蛋白外,動物骨中還含有油脂、多種礦物質和其他雜質,因此在被用於提取膠原蛋白之前必須進行預處理。先剔除動物骨上殘留的肉質和肌腱等雜物,粉碎後用正丁醇或正己烷萃取出骨油。最後除去骨中無機物以提高膠原蛋白的得率。除去骨中的礦物質可用稀酸或EDTA溶液。有人用原料用5倍質量的1.0moL/LHCL脫鈣處理2d,用正乙烷脫脂後再用胃蛋白酶酶解,在加酶量150U/g,pH值1.7,37℃條件下處理120min,然後在固液比1∶6的情況下抽提5h,在此條件下,提取率可達18%;還有人用EDTA溶液(pH7.4)浸泡骨料5d,可有效脫去骨料中的羥基磷灰石。
膠原蛋白的提取一般有三種方法:一是高壓輔助的物理方法;二是用溶劑預處理結合低溫或熱水抽提的化學方法,根據溶劑的不同,可分為熱水浸提法、酸法、鹼法、鹽法;三是用酶的生物化學法。一般來說,高壓輔助和熱水抽提針對明膠的提取,而低溫抽提和酶法針對膠原的提取,但其基本原理都是根據膠原蛋白的特性改變蛋白質所在的外界環境,把膠原蛋白從其他蛋白質中分離出來。
在實際提取過程中,不同提取方法之間往往相互結合,可以得到較好的提取效果。採用超高壓處理系統對原料給予高壓處理一段時間,使其組織結構和膠原蛋白的三股螺旋結構發生鬆弛、變性,便於分離提取。 酸法提取是利用一定濃度的酸溶液在一定的條件下提取膠原蛋白,主要採用低離子濃度酸性條件破壞分子間鹽鍵和希夫鹼,而引起纖維膨脹、溶解,採用酸法提取的膠原蛋白通常成為酸溶性膠原蛋白。酸溶解法可將沒有交聯的膠原分子溶解出來,也可溶解含有醛胺類交聯鍵的膠原纖維,然後釋放到溶劑中。酸法是提取膠原蛋白比較常用和有效的方法,用低溫酸法提取的膠原最大程度的保持了其三螺旋結構,適用於醫用生物材料及原料的制備。通常的做法是將適當濃度的酸液按一定料液比加入到經過預處理的骨粉中,於0~25℃攪拌提取一定時間。在採用酸法進行膠原蛋白的提取時,注意提取溫度不宜過高,以免膠原蛋白的生物活性發生破壞。取樣經前處理後,勻漿在低溫下用酸浸提,離心即可得酸溶性膠原蛋白(acid-soluble collagen,ASC)。作為溶劑使用的酸,主要有鹽酸、磷酸、甲酸、乙酸、蘋果酸、檸檬酸等,但大多數研究集中於乙酸抽提,像Maria Sadowska等用0.5mol/L檸檬酸在室溫下提取骨膠原蛋白,其提取率略低於乙酸提取。檸檬酸因不產生顏色和異味得以廣泛使用於食品工業的膠原蛋白的提取。
酸法處理時,反應強烈,水解徹底,多生成氨基酸混合物,而且使用酸提取時,根據酸濃度、水解溫度、水解時間等條件的不同,可以得到分子量不均的膠原水解物。但是在即使中等濃度酸徹底水解過程中色氨酸也會全部被破壞,絲氨酸和酪氨酸也會部分被破壞,且設備腐蝕嚴重。因此,酸法溶出生物醫用膠原要准確控制酸度、溫度、時間等影響因素。由於各種不足,酸法很少單獨使用,一般和酶法配合。比如以豬皮為原料,在檸檬酸(pH8.6)和胃蛋白酶協同下提取膠原蛋白。在處理後的豬皮中加0.05moL/L含有胃蛋白酶的檸檬酸溶液(pH2.5-3)處理一段時間,然後再用NaCL鹽析,最後提取率為12.35%,提取物保持了完整三股螺旋結構的I型膠原蛋白。還有人以雛雞胸軟骨為原材料,在0.5moL/L醋酸條件下經胃蛋白酶多次消化,在4℃,20000r條件下離心20min,最後應用DEAE-Sephadex A-50進行離子交換層析,之後透析,再用NaCL鹽析,最後得到純化的膠原蛋白Ⅱ型。 鹼法提取即利用一定濃度的鹼在一定的外界條件下提取膠原蛋白,鹼處理法中常用的處理劑為石灰、氫氧化鈉、碳酸鈉等,用氫氧化鈉浸提時效果較好。一般的是把樣品勻漿後,用鹼溶液多次溶脹後,再離心提取。但由於易引起蛋白質變性,如膠原肽鍵水解,含羥基、疏基的氨基酸全部被破壞;所得產物等電點pH值較低,天冬酞胺和谷氨酞胺分別轉變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得到的水解產物分子量較在酸性溶液中比低等問題,若比較嚴重的話,還會產生 D、L-型氨基酸消旋混合物,若D型氨基酸含量高過L 型氨基酸,則會抑制L-型氨基酸的吸收,有些D型氨基酸有毒,甚至有致癌、致畸和致突變的作用。而且鹼法提取的含量較低,用氫氧化鈉從魷魚皮中提取鹼溶性膠原蛋白,其得率只有3%(以濕基計)。所以,若想提取結構完整、使用安全的膠原蛋白,很少採用此方法。有關單獨採用鹼法提取膠原蛋白的報道不多,一般是鹼法提取和酸法提法結合使用。比如在4℃條件下,魚骨用0.1moL/L的NaOH浸泡6h,再用2.5%NaCl浸泡6h去除雜蛋白,用10%的異丙醇溶液去除脂肪,0.1moL/L的檸檬酸浸泡3d,最後得到無色無味的膠原蛋白,提取率為11.87%。
注意,無論酸法或鹼法,均可有效地提取膠原蛋白,有人分別採用醋酸- 鹽酸的混合酸液(pH3.0)和NaOH溶液(pH12.0)提取骨膠原蛋白,提取率基本相當。但是,這兩種方法提取膠原蛋白不僅容易影響膠原蛋白的生物活性,而且提取後產生的酸性或鹼性廢液必須進行適當處理,以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酶法提取是指可溶性膠原和酸溶性膠原被提取後,需用一些蛋白酶,如膠原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等水解,得到不同的酶促溶性膠原蛋白。所使用的蛋白酶主要分3種:動物蛋白酶(如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植物蛋白酶(如木瓜蛋白酶,菠蘿蛋白酶),微生物蛋白酶(如鹼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在對酶法水解膠原蛋白的研究中,以鹼性蛋白酶應用最多。
將膠原進行限制性降解,即將末端肽切割下來,由於膠原肽鏈間的共價鍵都是通過分子末端肽里的賴氨酸或羥賴氨酸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末端肽被切下後,含三螺旋結構的主體部分可溶於稀有機酸而被提取出來。用酶處理,可以水解掉膠原纖維蛋白的末端肽,提高膠原蛋白的產率;而且還不會破壞膠原蛋白的三股螺旋結構,保持其特性。影響酶提取的因素有很多,如酶濃度、酶與底物的比例、酶解時間、酶解溫度、pH值以及料液比等。在實際操作中,大多數採用酶復合法提取膠原蛋白,較多的是使用胃蛋白酶提取,有機酸多為乙酸。
酶解膠原蛋白的工藝主要分為單酶水解法和多酶水解法。多酶水解法又分為混合酶水解法(比如牛胰蛋白酶,鏈黴菌蛋白酶,芽孢桿菌蛋白酶混合)和分步酶水解法,酶法提取皮膠原具體實驗工藝及條件的選取通常應考慮要開發的產品對分子量的要求,要得到分子量較小的膠原多肽一般採用多酶水解法。影響酶解效果的因素主要有:酶的種類、加酶量、酶解溫度、酶解時間、pH值及料水比。採用酶法提取骨料中的膠原蛋白,既能有效縮短提取時間,又能獲得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膠原蛋白,而且對環境的污染也較小。膠原蛋白不易被普通蛋白酶水解,但能被動物膠原酶斷裂,斷裂的碎片自動變性後可被普通蛋白酶水解。胃蛋白酶水解膠原蛋白的適宜條件為pH 1.65~1.70、溫度37℃。
有人以豬骨為原料,用蛋白酶的酶解反應代替傳統制膠工藝,對骨膠原的酶解反應與酶法制膠工藝進行了試驗研究。結果表明:以胃蛋白酶對骨膠原的提取率最高(46.14%),其次是胰蛋白酶(43.42%),接下來是中性蛋白酶(30.14%),最後是鹼性蛋白酶(21.15%)。並且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對胃蛋白酶酶解反應中各主要影響因素進行了優化。試驗結果表明,胃蛋白酶提取的最優條件是,胃蛋白酶的濃度是1%,在pH2.0的條件下酶解48h,然後在濃度為10%(w/v)的NaCL溶液中鹽析24h,最後骨膠原的回收率為64.77%,骨膠原的提取率為49.75%。還有人用胃蛋白酶提取豬皮膠原蛋白,分別在水解0、2、6、10、14、18、22、26h時對四種不同胃蛋白酶用量(分別為1%、2%、2.5%、3%)的試樣取樣檢測,採用一階HILL方程模擬胃蛋白酶提取豬皮膠原蛋白的進程以及胃蛋白酶水解速率的衰減過程,最後得出2%的胃蛋白酶用量和6-7h的水解時間提取率最大。還有人用以新鮮豬皮為原料,在50-52℃的條件下用胰酶進行水解,在酶用量為 5000:1~10000:1,pH值為9,反應2-3h,原料:水為1:2的條件下酶解。結果表明:總蛋白質的提取率≥80%。
採用酶法提取膠原蛋白時,必須嚴格控制提取條件。首先,酶作用時間必須適當。如果時間過短,膠原蛋白就不能充分釋放到提取液中,影響提取率;如果酶作用時間過長,膠原蛋白會水解過度,產生過多的苦味小分子低聚肽,不僅會增加分離純化的難度,也會影響膠原蛋白的功能特性和生物活性。其次,酶解溫度要適宜。溫度過低,酶的作用效果不明顯;溫度過高會引起酶的失活和膠原蛋白的變性。據報道,當介質pH略低於中性時,膠原蛋白的變性溫度為40~41℃,當介質pH為酸性時,膠原蛋白的變性溫度為38~39℃,而且魚皮膠原蛋白的變性溫度要比豬皮膠原蛋白的變性溫度低7~12℃。所以,如果要使提取的膠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提取過程中應使提取溫度低於變性溫度。第三,需選用適當的酶。一般從陸生哺乳動物組織中提取膠原蛋白時,採用胃蛋白酶在其最適作用溫度下進行提取是合理的,但對於魚類等水生動物,由於其膠原蛋白的變性溫度比陸生哺乳動物低,因此許多蛋白酶便不適用,如果在這些酶的最適作用溫度下提取可能會破壞膠原蛋白的某些功能特性和生物活性。採用酶法提取膠原蛋白及其多肽的研究主要是從動物皮及其加工副產物中,應用酶法從動物骨中提取膠原蛋白及其多肽報道較少。 指使膠原分子內部和分子間通過共價健結合提高膠原纖維的張力和穩定性的方法。該法又分為物理方法、化學方法和低溫等離子體法,生物學方法;其中物理方法、化學方法是最常用的交聯改性方法,生物學方法改性膠原蛋白主要在研究有關動物老化的生命現象中涉及,在研製膠原基生物醫學材料中少見報道。
物理方法
通過物理手段對膠原蛋白改性有紫外線照射、重度脫水、λ射線照射和熱交聯等方法。膠原溶液如被紫外線等照射,將在分子間產生交聯,粘度增加,生成凝膠。常用的紫外線交聯膠原膜的方法是將膠原膜放在鋁箔上,距離254 nm紫外燈20 cm高度,照射1~5 h。對紫外線照射的膠原膜進行力學性能和膠原酶試驗表明:交聯膠原膜的萎縮溫度Ts和抗膠原酶解的能力均顯著高於未交聯膠原膜。
重度脫水也是膠原蛋白物理改性中常使用的方法,該法是通過脫水導致膠原分子間交聯,從而增加變性溫度,改善膠原的性能。改性後膠原膜生物相容性提高,降低了水溶性,影響了膜與成骨細胞的生物相容性。物理方法改性原蛋白的優點是可避免外源性有毒化學物質進入膠原內,缺點是膠原膜交聯度低,且難以獲得均勻一致的交聯。
化學方法
化學方法比物理方法改性交聯度高,且能獲得均勻一致的交聯,對調節、控制膠原的各性質均有效。已廣泛應用於各種化學試劑交聯膠原,以提高其交聯度、力學性能及生物相容性。化學改性法具體又可分為使用化學試劑交聯、側鏈的修飾、生理活性物的固定化三種方法。
化學試劑交聯法中常用的化學交聯劑有戊二醛、己異二氰酸酯、碳化二亞胺、疊氮二苯基磷等,其中戊二醛是應用最廣泛的試劑,大量實驗證明:戊二醛能提供有效交聯,但有細胞毒性,且其用量難以控制。另外,隨著交聯度的增加,吸水能力和膨脹度卻會降低。醯基疊氮化物、聚環氧化物或京尼平交聯等,不會引入明顯的毒性,且可獲得理想的交聯效果。所見報道中,多使用單一交聯劑對膠原蛋白交聯改性,但也有使用混合交聯劑的,如為了解決人工心臟瓣膜晚期鈣化問題,篩選出環氧丙烷化學改性戊二醛處理生物瓣的方法,可明顯減低瓣膜組織膠原蛋白末端游離羧基含量。動物實驗表明,經改性後的瓣膜組織能保持較好的組織穩定性和機械抗張強度、免疫原性測試為陰性,符合臨床應用。
側鏈修飾就是對膠原分子側鏈的氨基和羧基進行化學修飾,改善電荷分布,使膠原獲得新的特性,例如將膠原氨基丁二醯化,可變成負電荷豐富的膠原。與未修飾膠原蛋白相比血小板粘附能,血纖維蛋白形成能都弱,有抗栓性;然而如將膠原羧基甲基化獲得的正電荷豐富的膠原,生理條件下血小板粘附能、活化能都高。與交聯改性相比,在生物材料領域,利用側鏈修飾對膠原改性所做的工作還較少。
化學方法雖然可獲得均勻一致的交聯,但存在著引入外源有毒試劑,殘留試劑難清除等缺點。一些報道表明,低溫等離子體技術改性膠原或膠原復合膜可使材料表面引入不同基團,改變材料表面化學組分和結構,從而改變材料的特性,如使之更具有細胞識別位,提高表面能,改善表面極性等。 膠原單獨使用,物理機械性能差(這幾乎是天然材料共有的弱點),性能單一,且因有親水性強,在體內易被膠原酶降解等不可避免的弱點限制了它的應用。但如將膠原與其它物理、化學性質不同的合成或天然高分子共混,組成一種多相固體材料,在性能上膠原與其它高分子互相補充,膠原基「復合材料」的概念由此產生。
已見報道的與膠原共混的合成高分子有不可生物降解的聚甲基烯酸酯及丁烯酸酯、聚氨酯、聚醯胺和可生物降解的聚乙烯醇、聚乳酸、聚谷氨酸、聚乙醇酸等,20世紀80~90年代初最有代表性的是聚甲基丙烯酸羥乙酯(PHEMA)和聚乙烯醇與膠原共混,其報道集中於復合方法、復合機理、理化及生物學性能、材料表面和整體結構、表面修飾的方法和機理以及水凝膠的溶脹擴散等,尤其是水凝膠制備、作軟組織替代、葯物緩釋等。後來利用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聚乙醇酸、聚酸酐、聚谷氨酸、聚亞乙基四乙酸等與膠原共混改性制備可吸收外科縫線、組織工程支架材料(如組織引導再生材料)的相關研究相對增多。不過合成高分子與膠原蛋白共混復合一些問題,如尼龍等不降解高分子材料不能進行生理代謝,與膠原蛋白復合後只能用做皮膚的外層敷料不能永久代替皮膚,而聚谷氨酸等可生物降解材料,如果相對分子質量小則強度不夠,相對分子質量大難溶於水,溶解時還出現降解,影響材料的機械強度。
天然高分子材料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天然蛋白質和天然多糖,多糖主要有軟骨素、HA(透明質酸)、殼聚糖、肝素等,多糖復合材料比較集中於可吸收性外科縫線、葯物釋放的載體、皮膚替代物、透析膜、止血劑、醫用引導組織再生材料、骨替代材料、組織培養系統的支架。
『肆』 膠原蛋白是從哪裡提取出來的
膠原蛋白是從動物的結締組織中取出來的。
膠原蛋白是生物高分子,動物結締組織中的主要成分,也是哺乳動物體內含量最多、分布最廣的功能性蛋白,占蛋白質總量的25%~30%。
膠原蛋白是一類蛋白質家族,已至少發現了30餘種膠原蛋白鏈的編碼基因,可以形成16種以上的膠原蛋白分子,根據其結構,可以分為纖維膠原、基膜膠原、微纖維膠原、錨定膠原、六邊網狀膠原、非纖維膠原、跨膜膠原等。根據它們在體內的分布和功能特點,可以將膠原分成間質膠原、基底膜膠原和細胞外周膠原。
『伍』 膠原蛋白都是從動物中提取的嗎
不是的。從動物中提取只是其中的一種提取方式。
從動物中提取的膠原蛋白,營養價值高、提取工藝系相對繁瑣,所以價位也比較高,目前市場基本價位就在500—1000之間,如果比這個還低的,就值得懷疑了,效果好壞更是個問題了。
從植物中提取的膠原蛋白,含量較低,營養價值不如從動物中提取的膠原蛋白高,提取工藝相對簡單,價錢比較低,但是效果方面不如從動物中提取的快捷。
目前市場上流通比較好的應該屬來自日本的 花青宜膠原疍白了,當然了,僅供參考,記得採納我。
『陸』 膠原蛋白肽是什麼提取的對皮膚好嗎
像這方面的提取一般是膠原蛋白肽則需要經過多重工序,將最初的大分子蛋白質,一步步提取成為分子量很小的肽,便於人體有效吸收。
而被人體吸收後,膠原蛋白肽在整個身體中遊走,起著修復和重建的作用,並為人體提供能量。膠原蛋白肽會穿梭到不同的組織中,在那裡細胞將膠原蛋白肽構建成全長膠原螺旋,從而修復我們的皮膚,骨骼和關節。
所以這方面對我們的皮膚有很好的補充作用,所以我當初也是有選擇過類似的膠原蛋白補充,而這款湯臣倍健膠原蛋白粉就是之一的選擇
『柒』 植物膠質如何提取
懸賞0隻能給你復制的
一種黃蜀葵植物膠的製取方法,包括原料清洗、粉碎、乾燥等工藝,其特徵是: (1)黃蜀葵植物膠採用根、莖分離,分別切割粉碎,粗細度通過1毫米孔經的篩,磨粉粗細度通過0.45~0.076毫米孔徑的篩,製成膠質原粉成品,(2)製取植物膠的方法,首先在膠質原粉中加入適量的水溶解成溶液,溶液經過離心分離或加熱靜置後提取清液;其次在提取的清液中添加有機沉降劑,經離心沉澱,低溫乾燥,磨粉,過篩即製成植物膠成品, (3)新鮮黃蜀葵,根、莖除葉及果實,經清洗後,根莖分離,分別進行泵式或機械打漿,加適量水溶解成溶液,溶液經過離心分離或加熱靜置的方法提取清液,在提取的清液中添加有機沉降劑,經分離沉澱、低溫乾燥,磨粉、過篩即製成植物膠成品。
『捌』 如何從食物中補充能夠被皮膚吸收的膠原蛋白
一、豬皮凍美膚效果最佳
豬皮是人們吃得最多的一類,最經典的大眾吃法就是豬皮凍。只要將肉皮處理干凈,切成絲,放入料酒和料包熬2小時左右至肉皮熟透、湯汁濃稠,然後加入鹽、糖調味,倒入容器中放涼凝固即可。
還可將豬皮切成小丁做餡,灌湯包香濃流湯的秘密可就是它呢。動物的皮都富含膠原蛋白,因此都具有潤膚養膚的功效。豬皮能潤肺,而肺主皮毛,故而豬皮美膚效果最佳。
二、魚皮營養膽固醇低
魚皮的營養價值及滋補效果與其他的皮類似,但是膽固醇含量卻最低。血脂高不敢吃其他皮的人,吃魚皮倒不用擔心。魚皮的吃法也不少,最受人歡迎的是涼拌魚皮。此外,紅燒魚皮、酸辣魚皮、蒜燒魚皮等也是不錯的嘗試。
做魚皮的時候,注意汆燙時間不能過長,以免影響它脆爽的口感。胃不好的人不要多吃魚皮,它更不易吸收,若是加點醋能改善一些。
三、在通過食補獲取膠原蛋白的同時,還應多吃一些橘子、胡蘿卜、西紅柿、葡萄等有抗氧化功能的食物,以減少體內自由基對膠原蛋白的破壞。
四、動物皮含有較多的脂肪,搭配洋蔥、菜花、芹菜和南瓜等具有降脂作用的蔬菜會更好
過了30歲,自身膠原蛋白的產量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膠原蛋白的流失導致支撐皮膚的膠原肽鍵和彈力網斷裂,其螺旋網狀結構隨即被破壞,皮膚組織被氧化、萎縮、塌陷,肌膚就會出現乾燥、皺紋、鬆弛無彈性等衰老現象。所以,要延緩衰老必須要補充膠原蛋白。
在人體皮膚的真皮層,有75%的成分都是膠原蛋白。當我們年輕的時候,肌體自身會生成很多的膠原蛋白,但過了30歲,它的產量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少。
所以,一般來說,30歲以上的女性更需要補充膠原蛋白,來應對膠原蛋白流失而造成的皮膚乾燥、細紋、鬆弛等肌膚問題。
此外,身處以下階段的女性,也需要注意膠原蛋白的補充:紫外線活躍的夏季;新媽媽階段,生育和哺乳會消耗人體大量的膠原蛋白;節食減肥期間,從食物中攝取到的膠原蛋白較以往變得更少,其實補充膠原蛋白不僅不會增肥,還能幫助加快脂肪代謝,讓肌肉更緊實。
『玖』 ★★怎麼辦植物膠原蛋白藏在哪些食物中,哪些食物中含玻尿酸
植物膠原蛋白藏在哪些食物中?常用的植物膠原蛋白的提取對象是:褐藻(又名:石花菜),最新還在被研發的為一種並不為大家所知的植物:Centella asiatica(可以稱為:動物草)。它是一種生在在亞洲的綠色沼澤植物。科學研究發現【點擊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