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免疫組化報告怎麼看
免疫組化是用標記的特異性的抗原或者抗體,對組織內的抗體或者抗原的分布進行檢測,可以用來診斷和鑒別惡性腫瘤,確定轉移性惡性腫瘤的原發部位,對某些腫瘤進行病理分型,明確軟組織腫瘤的正確組織學分類,明確軟組織的診斷,可以早期發現微小的轉移灶,為臨床的治療方案提供支持。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乳腺癌來講,ER以及PR分別代表雌激素受體和孕激素受體。陽性的患者預後要比陰性的患者要好,而且加號越多越好。對於兩者是陽性或者一個陽性的患者可以考慮應用內分泌治療,如口服三苯氧胺或者來曲唑可以延緩患者的生存期,減少早期的復發和轉移。HER2是一種原癌的基因,過度表達,表明患者的預後不好,也提示患者容易出現腋窩淋巴結的轉移,一般其表達率越高,預後也就越差。但是如果FISH檢測兩個加號以上的患者,可以進行生物的靶向治療,如赫賽汀。對於E-鈣粘附蛋白,是一種亞型,集中表達粘附連接,對於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性形態和組織結構起著重要的作用。它的表達,表明預後比較好。Ki67是反應細胞增生的一種增殖抗原,它的表達與乳腺癌的發生、發展有關,是不良預後的因素,數值越高,預後越不好。P53基因是一種腫瘤抑制基因,突變率高的乳腺癌細胞,增殖活力強、分化差、惡性程度高、清晰性強、淋巴的轉移率高。
B. 如何看懂免疫組化結果
看懂免疫組化結果方法如下:
對照染色——定位——半定位——圖像分析儀
C. 膠原蛋白1-3型和2型有何區別
一、存在位置不同
1、膠原蛋白1型:主要存在於成人皮膚、肌腱、骨組織。
2、膠原蛋白2型:主要存在於嬰兒皮膚或血管內膜、腸道。
3、膠原蛋白3型:主要存在軟骨、玻璃體、椎間盤等。
二、特點不同
1、膠原蛋白1型:I型膠原蛋白是相對堅硬的膠原蛋白,並呈現有魚種的特異性。
2、膠原蛋白2型:II型膠原蛋白獨特的高分子長鏈纖維結構使它在體內能形成膠原蛋白網路,並吸附各種蛋白多糖聚合物最終為組織提供抗拉張強度。
3、膠原蛋白3型:III型膠原不成熟、不穩定,彈性張力較低;III型膠原蛋白是具有彈性的膠原蛋白。
三、作用不同
1、膠原蛋白1型:膠原蛋白Ⅰ型較粗大,用於支撐皮膚硬度,使皮膚堅固。但是如果含量過多,則會使皮膚僵硬,創傷癒合後,也容易形成疤痕。
2、膠原蛋白2型:與皮膚損傷修復過程和修復質量緊密相關。
3、膠原蛋白3型:膠原蛋白III型較細小,用於支撐皮膚柔嫩度,使皮膚細膩和富有彈性。含量越高,越能使皮膚細膩柔嫩,創傷後III型膠原蛋白可以更好地讓傷口恢復,不容易留疤痕。
D. 免疫組化結果怎麼看求大神分析一下!
肝區多發癌灶,CK7陰性,CK20、villin、CDX-2、CEA陽性,考慮為轉移性腺癌,來源於胃腸道的可能可能大,明確提示為晚期。
E. 免疫組化結果怎麼看
免疫組化,是應用免疫學基本原理——抗原抗體反應,即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通過化學反應使標記抗體的顯色劑(熒光素、酶、金屬離子、同位素)顯色來確定組織細胞內抗原(多肽和蛋白質),對其進行定位、定性及相對定量的研究,稱為免疫組織化學技術(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細胞化學技術(immunocytochemistry)。
化驗檢查結果:淋巴免疫組化結果:CD3和CD43彌漫陽性,CD79a和CD20灶狀陽性,CD30散在陽性,TdT陰性.請問是否為惡性淋巴瘤?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當淋巴結/淋巴結核治療後做了發病處淋巴取樣,全身腫塊小了一些。
按照你目前檢查的結果來看,已經確定是惡性的淋巴瘤,目前的情況下,治療的話可以使用化學葯物治療,如果經濟條件允許,也可以使用靶向葯物治療。
目前單憑淋巴免疫組化結果是不能准確判斷的,需要看下本人的臨床表現有無胸腔內異物增生?或者發生了淋巴結局部腫大等?患者本人有無胸痛等表現。
F. 免疫組化結果判讀
(1)首先要確定免疫組化技術是否合格,合格的染色結果應該是背景顏色淺淡或無著色,而陽性標志物清晰和定位明確。
(2)不僅要判斷所檢組織中有或無陽性標記物,還要注意陽性信號的分布部位和形態特徵。一般說來,陽性信號應與被測抗原所在的部位一致。此處所說的部位包括組織和細胞的不同區域。
(3)陰性染色結果是組織內預期特定區域中未見抗原表達,但陰性結果不能立即認為是否定意義。
G. 怎麼看免疫組化結果檢查單
1、CK-P(-)—不是癌。
2、LCA(-)、CD3(腫瘤細胞一)、CD2(腫瘤細胞一)—不是淋巴瘤(惡性腫瘤)。
3、Syn(-)、CgA(-)、CD56(-)—不是神經內分泌來源的腫瘤。
4、Ki67(+)>80%—增殖指數很高,提示是惡性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