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豬皮怎麼吃更容易吸收膠原蛋白
豬皮燉著吃更容易吸收膠原蛋白。豬皮中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質,它在烹調過程中可轉化成明膠,明膠具有網狀空間結構,它能結合許多水,增強細胞生理代謝。
原料:山葯 350克、豬皮150克、青椒1個、鹽、味精、醬油、醋、料酒、干辣椒紅、植物油、大蔥、姜。
做法:
1、先把豬肉片用清水焯過,然後把肉皮用刀將油脂清理干凈,切成寬條兒,備用;
2、青椒切塊,蔥、姜切成碎末,干辣椒切成細絲;
3、山葯去皮,洗凈,切成片;
4、把鍋放旺火上,放入油,燒到八成熱,下蔥末、薑末爆香,將豬肉片放入鍋內翻炒,然後烹入醋、料酒、醬油,倒入點兒清水,放入山葯塊兒加入干辣椒絲、精鹽;
5、燒開後,改用小火燉20分鍾,加入青椒翻炒均勻,放入味精出鍋即可。
2. 新鮮豬肉皮怎麼煮補充膠原蛋白
直接洗凈開水煮爛,撈出豬皮,涼後上面的一層凝固物就是膠原蛋白,涼拌就可以吃,放點辣椒油,鹽,味精,大蒜,芝麻油,香菜,醋,醬油,花椒粉
3. 滿是膠原蛋白的炒豬腳,應該怎麼做
豬腳中的膠原蛋白是很好吃的,所以說很多女性是特別喜歡吃炒豬腳的。在製作炒豬腳的時候,我們要先將豬腳燉熟或者鹵熟,這樣才能讓豬腳入味,不會吃起來淡白無味。我們應該在市場上購買新鮮的豬腳,不要買一些冷凍的豬腳,因為冷凍的豬腳的肉是很柴的,沒有那麼的好吃。然後我們就可以將豬腳進行焯水,再將豬腳上的毛毛用鑷子拈掉。這樣就能進行後續的製作了,就能吃到美味的炒豬腳。
4. 紅燒肉怎麼製作才會顏色紅亮肉香汁濃
【懶人版紅燒肉】——紅亮誘人,肥而不膩,免炒糖色
[食材]:五花肉400克,蔥蒜適量,干紅辣椒3個。
[調料]:食鹽8克,生抽10克,老抽5克,香葉4片,八角1個,桂皮1塊,冰糖5克,可樂適量。
[製作流程]:1、五花肉清洗干凈,用刀切成約3厘米左右的肉塊。
6、接著倒入沒過肉塊的可樂,沸騰後轉中小火燉煮30分鍾即可。
7、當湯汁快要收干時,放入8克食鹽調味,翻拌均勻即可出鍋。
通過醬油和可樂來給肉塊上色,同時是香甜的味道更加突出,30分鍾的燉煮讓肉塊產生了神奇的美拉德反應,肉香濃郁,色澤鮮亮有人,同時吃起來香甜松軟,入口即化。紅燒肉中還富含豐富的膠原蛋白,可以保持肌膚彈性嫩滑,女性朋友可以多吃一些喲。
1、焯燙五花肉時一定要冷水下鍋,可以加入適量薑片和料酒給肉塊去腥。
2、焯燙好的五花肉通過小火煸炒可以逼出肉塊中多餘的油脂,成品吃起來油而不膩。
3、用可樂代替普通的清水,不僅可以給五花肉上色,還增加了香甜度,當然甜度也可以自己掌握,如果不喜歡吃太甜的朋友,在炒制香料時可以減少冰糖的用量。
5. 各部位豬肉怎樣烹飪
豬肉的蛋白質為完全蛋白質,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並且必需氨基酸的構成比例接近人體需要,因此易被人體充分利用,營養價值高,屬於優質蛋白質。豬肉的部位不同肉質也不同,烹調時有不同吃法,按照烹調的需要,今天就為大家介紹豬肉的健康吃法一起去看看吧!
裡脊肉:是脊骨下面一條與大排骨相連的瘦肉。肉中無筋,是豬肉中較嫩的肉,可切片、切絲、切丁,也是炸、熘、炒、爆之用最佳部位。
臀尖肉:位於臀部的上面,都是瘦肉,肉質鮮嫩,一般可代替裡脊肉,多用於炸、熘、炒。
坐臀肉:位於後腿上方、臀尖肉的下方臀部,全為瘦肉,但肉質較老,纖維較長,一般多作為白切肉或回鍋肉用。
五花肉:為肋條部位肘骨的肉,是一層肥肉、一層瘦肉疊起的,適於紅燒、白燉和粉蒸肉等用。
夾心肉:位於前腿上部,質老有筋,吸收水分能力較強,適於制餡、做肉丸子。在這一部位有一排肋骨,叫小排骨,適宜作糖醋排骨或煮湯。
前排肉:又叫上腦肉。是背部靠近脖子的一塊肉,瘦肉中夾肥肉,肉質較嫩,適於作米粉肉、燉肉用。
奶脯肉:在肋骨下面的腹部。結締組織多,均為泡泡狀,肉質差,多熬油用。
彈子肉:位於後腿上,均為瘦肉,肉質較嫩,可切片、切丁,能代替裡脊肉用。
蹄膀: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又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豬頸肉:又稱血脖,這塊肉肥瘦不分,肉質差,一般多用來作餡。
豬頭:宜於醬、燒、煮、腌,多用來製作冷盤,其中豬耳、豬舌是下酒的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