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肝火旺按哪個穴位
所謂肝火旺,一般是指火熱熾盛後內擾於肝,則氣火上逆,表現出以頭痛,煩躁,耳鳴,脅痛等症狀的實熱表現.其多由於情志不遂後肝鬱化火,或因火熱之邪內侵人體,或其它臟腑火熱累及,致肝經氣火上逆.
一般因肝火上炎引起的以上症狀可以考慮行如下推拿按摩手法:(手法操作主要在穴位上進行)
1.治法原則:疏肝解郁,通絡止痛.
2.操作手法:以按,揉,點,彈撥,推,抹,一指禪推推法為主.
3.選穴:太陽,頭維,角孫,風池,頭臨泣,率谷,魚腰,攢竹,期門,章門,太沖,外關,陽陵泉,丘墟,支溝等
4.操作:以上穴位主要行:點,按,揉,彈等手法,在少陽膽經附近區域行一指禪推法,順經理,(頭部分常用),拍(頭部不拍)法,沿眼眶行8字推法,環繞眼眶在前額及眉弓處.再拇指推頭部兩側膽經,循經施法.軀體部分可以行分推,抹得手法.下肢膽經可以行拍擊的手法予以操作.
5.時間:一般操作3~5次即可.
② 肝膽上火按哪個穴位
去胃火的穴位是內庭。它在人的三腳趾和二腳趾相連接的交叉處,按壓時偏向二腳趾方向。一般都會很刺痛,或者再沿著兩腳趾的韌帶中間往上一點會找到陷谷穴,一並按去胃火效果更好,一般按幾分鍾就會緩解痛感。
去心火的穴位是心經上的少府和少海,少府在人的手掌智力線和小手指以及無名指縫隙延長線的交叉處,少海在肘關節內緣突後下端,也在無名指縫隙延長線上。按壓5分鍾就好了。
去肝火的穴位是肝經的太沖和行間。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的交叉處是行間,往上延伸到韌帶交叉深處就是太沖。由太沖向行間方向掐壓3到5分鍾,立刻見效。
去肺火的穴位是魚際穴或者尺澤,魚際就是我們的大拇指側的大魚際中,貼近大拇指骨,尺澤在肺經的肘關節處,內側肘橫紋處。
以上穴位大家可以參考我以前的空間文章或者在網上直接搜索穴位名字,可找到相關圖片和具體指示
③ 長痘痘按摩哪個穴位好
洗臉注重細節 ①洗臉前將手洗干凈,選擇痘痘專用的潔面霜,在手掌中揉搓出細膩的泡沫。 ②輕柔地從內向外打圈洗臉,力度要輕,以免刺激肌膚,留意發髻處的肌膚也要洗到並沖干凈。夏日洗臉的次數可適度增加,但一天不能超過四次。 ③把緊膚水放進冰箱里,冷藏後的緊膚水具有收斂肌膚油分、收縮毛孔的效果。但要謹記在每次潔膚後才能使用,肌膚沒有按摩哪個穴位能長高徹底清潔時千萬不要使用哦,那樣會使毛孔緊縮,將污垢穴位長高在毛囊裡面。 擦化妝品注意手法 ①剛擦完緊膚水,肌膚處在最脆弱的頸椎按摩器有用嗎,馬上使用痘痘肌膚專用的按摩穴位長高露效果最佳。即使是炎熱夏季,痘痘肌膚也需要清爽按摩哪個穴位能長高品的適度滋潤,才能穴位長高水油平衡的狀態。 ②分區塗抹潤膚露。治痘痘的中葯配方潤膚露時,要繞開痘痘生長部位,最後在痘痘上按摩哪個穴位能長高調理露。 有痘不要擠 ①不要擠壓、摳、撓抓或者摩擦已經形成的痘痘,清潔肌膚後在痘痘上擦調理露,有助於控制痘痘的惡化趨勢。 ②假如不慎把痘痘弄破了,要使用干凈棉簽在傷口周圍按摩哪個穴位能長高按壓,吸干凈膿血按摩穴位長高,立即將粉刺調理露塗抹在青春痘上,以免造成更大的治痘痘的中葯配方面。 t字部位頸椎按摩器有用嗎要留心 ①經常將吸油麵紙帶在身邊,對t字部位要及時吸取多餘油分。 ②使用t區專用面膜,每周一次單獨護理,拔除已形成的粉刺、黑頭,防止油脂積聚過多形成痘痘。 定期去角質①角質層過厚、堆積在肌膚表層造成毛孔堵塞,也是青春痘滋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周一次清理角質,也可以減少粉刺的產生,讓毛孔呼吸更通暢。 ②要注意的是,痘痘處於化膿狀態時則不適宜進行去角質護理,避免造成痘痘破裂。
④ 按摩什麼穴位對膽肝好
1、按摩太沖穴對膽肝好
太沖穴與我們的肝臟有著特殊的關系,它肝經上最大的排毒穴位,按摩太沖穴可有有效去去肝火排肝毒、熄肝風、平肝瀉熱及舒肝養血的作用。
2、按摩行間穴對膽肝好
行間穴位於太沖穴之上,不少人對這兩個穴位位置容易混淆,按摩該穴對於清肝瀉熱有很好的療效,特別適合肝火旺盛的人。另外,還能疏肝理氣,舒利胸脅,具有泄熱解毒的作用。新經絡公眾號提示:按摩時,順著「太沖穴」向「行間穴」的方向按摩,這里要注意的是方向可不能錯,因為肝火可不需要補,減少肝的壓力就算是補了。
3、按摩大敦穴對膽肝好
按摩大敦穴要盤腿端坐,赤腳,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腳的大敦穴腳大趾甲根部外側)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腳的此養生穴位,手法同前。
4、按摩三陰交穴對膽肝好
按摩三陰交穴要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處)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按揉此養生穴位的手法同前。
5、按摩足三里對膽肝好
自古以來,足三里穴就被醫家認為是養生大穴,為強壯及保健的要穴。足三里穴之所以名為「三里」,是因為它有「 理上、理中、理下」 的作用。當肚腹部位有不適時, 不同的部位按揉足三里穴的方法不同。如果是胃部不適, 可按住足三里穴向上方使勁,這就是所謂的「理上」;如果腹部正中不適,則要往內按,這是「理中」;如果小腹不適則要向下使勁,就是「理下」。
⑤ 肝火旺盛,有火去不掉,按摩哪些穴位管用
肝火太旺盛,可以多按摩內廷穴和太沖穴。
⑥ 肝火旺盛的症狀有哪些怎樣調理降火按摩哪些穴位輔助
問題分析:
肝火旺盛多表現為頭暈頭痛,性情急躁易怒,小便黃,大便干結等。
意見建議:
治療當清肝泄火,應該要服用葯物治療,如龍膽瀉肝丸,效果不錯,按摩穴位效果不是很好。
⑦ 脾虛,濕氣重,肝鬱火旺,需要注意點什麼嘛如果用太空按摩球按摩哪個穴位會緩解
可以按摩湧泉穴位,補腎益精、疏肝明目、促進食慾,改善睡眠。
⑧ 肝火旺盛耳穴壓豆的穴位有哪些
你好,你的情況考慮為肝火旺盛,可以壓豆神門、內分泌、肝膽等反射區。
⑨ 肝膽的穴位如何按摩
肝膽按摩主要集中在肝經和膽經的諸多穴位上面,對於不同病徵的肝病和膽病,按摩的方法和穴位也是大有區別,對症下葯,對症按摩,這也是中醫的精髓所在。
保健肝膽按摩法:
揉肝膽:3分鍾左右。手法:在肝區域用手掌順時針方向,由小到大輕柔按摩,再用手掌逆時針方向,由大到小輕柔按摩,此為一次,反復做三十次左右。
推胸腹:2分鍾左右。手法:用手掌沿腹正中線,從劍突向下,往臍部推摩,反復做二十至三十次。 推肝俞、膽俞、脾俞、腎俞:3分鍾。手法:用手掌沿背正中線兩側旁開1.5寸,由第十二胸椎棘突向第六胸椎棘突往上推摩。
此法具有下列作用:疏通經絡;調整氣血;提高機體免疫力;調節肝膽,增強肝膽功能;恢復肝膽狀態正常 ;調節增強消化功能;調養消化系統。
注意事項:
揉肝膽、推胸腹取仰卧位,推俞穴取俯卧位;
手法要輕鬆柔和,動作要不急不緩,協調有序 ;???
肝膽區域有疼痛時,手法更需輕鬆柔和,並要加強交流,邊輕松交流邊推拿按摩; ?? ?
要將沐浴露經推拿按摩滲透於肌膚深層,使其發揮作用。
按摩肝膽理氣機法:
用拇、食、中三指撮捏右季肋部皮膚,自上而下進行捻動,反復操作3分鍾。 張掌,一手掌或兩手掌重疊,按放在右季肋部,自右向左橫擦3分鍾,使局部皮膚發熱。
本法能直接作用於肝臟和膽囊,而加強肝膽的疏泄功能,使氣機調暢,氣血和調,經絡通利,情志調暢。 注意事項:
⒈捻時要用手指腹部,對稱用力,做搓轉活動,邊捻邊移動位置。
⒉配合點按背部肝俞穴和膽俞穴,效果更好。
肝膽疏泄按摩
泄膽
後腰外側,腎下無肋處,上連腎中,下往外側,沿髖骨、大腿外側直下膽經絡。按摩,拇指按住後腰肋上酸軟點,順逆時針揉,沿經而下,一路揉動,直到髖骨,用拇指按揉環跳穴、大腿外側、膝頭縫隙。膽經絡脹,後肋隱隱作痛,一會即有排泄之意。 本法應對肝腎不足,膽汁淤積,無力推動,借按摩引動肝腎行氣,鼓舞膽經絡分泌之功效。 舒肝
前肋,劍突前豎徘兩指處,右手叉腰,左手沿右小腹外側來回揉動按摩18次。完成後,換左手叉腰,右手沿左小腹外側來回揉動按摩18次。 這樣按摩,經絡氣沿肝經絡引動到大敦穴。同時也可以體驗到小腹沿肝經絡一線,虛寒,隱隱不適。來回上下按摩。肝氣條達,腹部一線變粗,變深。眼部反應,太陽穴氣往外鼓動,從側角清透而出。手三焦經絡反應,頭目清晰,一身和煦。然後內臟行氣。 平衡
按摩日月穴,平衡氣血。右手叉腰,左手按摩右日月穴,按照從左到右的逆時針方向按摩。18次之後,換左手叉腰,右手按摩左日月穴,順時針揉按。內心保持溫和狀態,溫和的情緒,平靜的身心,體驗各經絡行氣。也是內驅虛寒,外透邪熱的過程。 歸原
一身平和之後,用手背交替揉命門。先左手順時針,後右手逆時針。各九次。
按摩治療脅痛
脅痛是指一側或兩側脅肋疼痛而言,系病人的一種自覺症狀。由於肝居脅下,膽附於肝,肝膽之經脈循行於兩脅,故脅痛的發生,多與肝膽疾患有關。如《靈樞。五邪篇》上說「邪在肝,則兩脅中痛」。《素問。藏器法時論》也說:「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
肝氣郁結者
主證兩脅脹痛,痛無定處,並常因情緒波動而增減,胸悶不暢,時欲太息,食減,苔薄,脈弦。分析肝喜條達,主疏泄,情志不暢,則氣郁不舒,肝失條達,故見脅肋脹痛,並隨情志波動而增減;氣滯則胸悶不暢,時欲太息,太息則郁悶略散,而覺胸悶緩解;肝氣乘刷,脾失健運,故食少。苔薄脈弦,是肝鬱之徵象。
選穴肝俞、膽俞、章門、期門、肩井、環跳、陽陵泉、絕骨、太沖。可重用推揉背腰利氣法,搓擦痛點化瘀法,推揉胸脅疏肝法,攏揉脅下柔肝法,配用遠端取穴利膽法。
瘀血停著者
主證脅肋刺痛,痛處不移,痛甚拒按,晚間尤重,或脅下可見痞塊,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沉澀。分析肝病日久,瘀血停著,絡痹不通,氣血不暢,故脅肋刺痛,痛處不定;瘀血積聚,故入夜痛甚。舌質紫黯或有瘀點,脈沉澀,均系瘀血停滯肝經,血氣不通的表現。
選穴肝俞、膽俞、陽陵泉、太沖。此型以葯物治療為主,可選用推揉背腰理氣法,推揉胸脅利肝法,遠端取穴利膽法,搓擦痛點化瘀法,對症處之。
肝陰不足者
主證脅痛隱隱,綿綿不休,頭暈目眩,虛煩少寐,口乾唇紅,舌紅苔少,脈沉弦細或細數。
分析:肝病日久,肝血虧耗,精血不足,致使血不養肝,肝絡失養,則見脅痛隱隱,綿綿不休;肝血虛,血不上榮,則見頭暈目眩;肝陰不足,虛火擾心,則虛煩少寐;口乾唇紅,舌紅苔少,脈弦細數,系陰虛內虛之徵。
選穴肝俞、三焦俞、章門、陽陵泉、絕骨、太沖。可重用推揉背腰利氣法,推揉胸脅疏肝法,推揉脅下柔肝法,配用搓擦痛點化瘀法。
若脅痛為經絡阻滯型,證見疼痛較重,痛扯肩背,走竄肋下,咳嗽痛劇,可重用以下推揉背腰理氣法,按顫痛點定痛法,還納扭挫抱抖法,以疏經通絡,理氣止痛。脅痛其他證型的治療,可根據兼證選用葯物,參考以下基本手法對症處理。
基本手法:
· 推揉背腰理氣法患者俯卧,醫者立於其側,兩手多指交叉或左右分推背部,以右脅肋為主,疊掌揉膀胱經內側線肝俞至三焦俞一段;側掌滾以上部位;雙拇指重疊分別揉右肝俞與膽俞,揉動緩慢,揉按交替,按壓沉穩,反復操作。
搓擦痛點化瘀法單掌或小魚際肌搓背部痛點,亦可用擦法和摩法,或用展形推。
· 壓顫痛點定痛法令患者深吸氣,醫者疊掌快速輕揉背部痛點,待患者呼氣時,作有節律地壓顫動作。
· 推揉胸脅疏肝法患者側卧,醫者立於其後,兩手自腋中線前後分推胸脅部,疊掌揉以上部位,以右側為主。
· 推揉脅下柔肝法患者仰卧,醫者立於左側,兩手交替推撫右脅肋下;然後,立於右側,疊掌推揉以上部位。
· 遠端取穴利膽法醫者雙拇指同撥陽陵泉、絕骨,按壓雙太沖。
· 還納扭挫抱抖法若患者為肋椎關節半脫位所致的肋間神經痛,可用抱抖法整復錯位,鎮靜止痛。令患者直立,兩手交叉抱於頸部,醫者立於其後,兩上肢環抱其雙肘,當其雙足離地時,作上下抖動,多可聽到上背部肋椎關節發出彈向。一般以每日作一次為宜。